一种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3364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命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往往导致各种地质灾害或灾难发生,例如地震、泥石流、矿井塌方、透水等。这些灾害或灾难会将人掩埋或封堵底下,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援很可能造成人员死亡。

“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透气和生命的机会。在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中,72小时内的国际化救援是最有效的救援方式。

目前市面上很多生命探测设备在使用时都需要用手持式设备作为可视终端对主机进行手持控制操作,不使用时又要跟主机放在一起,以免丢失。这就需要在主机上设计一种固定装置,平时能收纳平板,且不易掉落,用时只需按压平板即可方便快速的取出。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具备按压后可自动弹出(一段距离)的功能(又称为push-open功能),令用户在不方便直接用手开启抽屉时仍可打开抽屉(例如双手拿着文件或物品时,仍可利用膝盖推顶抽屉将其打开),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第201249375号「滑轨总成的开启机构」便已揭露相关技术,其系由一固定座、一活动座、一扣件、一第一弹性件与一第二弹性件等主要零组件所构成,前述专利文献于第5图中即说明当以一推力施加于第二滑轨时,该扣件之扣部将自该活动座的卡掣部脱离解掣,而位移至该活动座的第二纵向沟,且第三滑轨藉该第一弹性件的弹力释放,而带动该第二滑轨一起相对第一滑轨开启位移,同时,该扣件之扣部自该活动座的第二纵向沟位移离开,而可达成透过推力开启该滑轨总成之动作。

该「滑轨总成的开启机构」,虽可达到透过推力开启滑轨之功能,但其结构较为精细与复杂,例如活动座即包含一第一脚、一第二脚、一导引渠道及一卡掣部,且该导引渠道又包含一第一纵向沟、一第二纵向沟与一通道,因而在整体的制作成本上较不具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适用于同时有主机和手持终端,且手持式设备跟主机需要分开的场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主要包括设备机身、按压回弹装置和固定承载装置,设备机身上方的一侧边上设有方形凹槽,按压回弹装置嵌于靠近方形凹槽的正侧面方向的设备机身内,按压回弹装置包括座子、运动件、压缩弹簧、u形针、卡片、推片和磁铁,座子通过压缩弹簧与运动件相连,运动件靠近座子一端的背部设有限位槽,u形针的一端与限位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座子背面固定连接,座子远离运动件的一端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上设有u形针固定弹簧,运动件远离限位槽一端头设有圆形挡板,磁铁固定连接在卡片的正面中间位置上,卡片底边上设有两个卡槽,卡槽关于磁铁左右对称,运动件置于卡槽内,圆形挡板靠近卡片正面方向,推片与卡片通过螺丝相连,螺丝分别连接在两个卡槽的左右两边,推片中间与磁铁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承载装置包括承托板、滑轨和铁片,承托板上放置有手持式设备,承托板内设有无线充电器,滑轨设置在承托板的左右侧壁上,通过固定在方形凹槽的左右侧面的滑轮与设备机身滑动连接,铁片固定连接在承托板靠近推片的后侧壁上,按压回弹装置通过磁铁与固定承载装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方形凹槽的上方还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为嵌盖,防护罩前端呈圆弧形,与承托板外边相吻合,防护罩为透明材质,透明防护罩可以保护收纳的手持式设备不受损伤,且更加直观观察手持式设备的状态。

进一步地,限位槽内部设有折形回环槽、近端固定点和远端固定点,折形回环槽沿限位槽内壁分布形成闭合回路,近端固定点和远端固定点纵向设置在折形回环槽的两端,近端固定点靠近座子方向,远端固定点远离座子方向,通过u形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完成往复运动,以此实现固定承载装置的推出和回弹,便于手持式设备的收纳和使用。

进一步地,u形针由近端固定点逆时针沿折形回环槽运动到远端固定点,按压回弹装置为弹出状态,u形针由远端固定点逆时针沿折形回环槽运动到近端固定点,按压回弹装置为回缩状态。

进一步地,无线充电器主要包括无线发射线圈、qi芯片、发射端电路控制板、磁性屏蔽材料层和石墨散热片,qi芯片固定连接在发射端电路控制板上,发射电路控制板的电能输入端电性接入设备机身内的蓄电池端,无线发射线圈位于发射端电路控制板的左边,无线发射线圈的电能输入端与发射电路控制板的电能输出端电性连接,磁性屏蔽材料层位于无线发射线圈和发射端电路控制板的下方,石墨散热片连接在磁性屏蔽材料层的下方并贯穿承托板底部,在手持式设备收纳闲置时可通过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器连接至设备机身的蓄电池端,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地,石墨散热片为长方形薄片结构,多个石墨散热片的长边一端与磁性屏蔽材料层的下表面呈等差间隔依次相接触,间隔式安装的石墨散热片较整片安装的石墨散热片散热效果更加良好。

磁性屏蔽材料层的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45-55%环氧树脂、10-15%短切纳米碳纤维,4-6%纳米磁性陶瓷粉、6-8%羰基铁粉、3-5%硅藻土细粉、0.3-1%增稠剂、0.3-0.8%稳定剂、0.5-1%成膜稳定剂、0.3-0.5%金属离子固定剂、余量为去离子水,上述组分成分在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混合制得。

进一步地,手持式设备内置qi标准的无线接收器,或外置与qi标准相匹配的市售贴附式无线接收器,使用与qi芯片配套的无线接收器可提高手持式设备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推片的长度与承托板的长边相等,推片的材质为非磁性金属材质,可防止干扰磁铁与铁片的吸附。

本发明的工作方法为:设备在未使用状态时,手持式设备位于固定承载装置内,靠按压回弹装置上的磁铁吸附固定在设备机身上的方形凹槽内,当要使用手持式设备时,用手按压承托板的外侧,u形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到远端固定点,承托板在按压回弹装置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出方形凹槽,这时便可取出承托板上的手持式设备使用,使用完毕时,将手持式设备放回承托板,继续按压承托板的外侧,u形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到近端固定点,承托板回归至方形凹槽内,等待下次使用;当手持式设备需要充电时,将与qi标准相匹配的市售贴附式无线接收器按指示贴在手持式设备的后面,然后放置承托板上,发射端电路控制板的电能输入端电性接入设备机身内的蓄电池端,发射电路控制板的电能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的电能输入端电性连接,将设备机身内的电能通过无线发射线圈输送至贴有无线接收器的手持式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不仅解决了在同时有主机和手持终端时,不方便收纳手持式设备的问题,还解决了手持式设备充电麻烦的问题,其中,按压回弹装置通过u形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完成往复运动,实现固定承载装置的推出和回弹,相较于其它按压回弹结构,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更高;此外,承托板内设有无线充电器,可将设备机身内的电能通过无线发射线圈输送至贴有无线接收器的手持式设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总之,本发明设计合理、人性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设备的便捷性。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平板收纳在设备机身内的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板弹出设备机身的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按压回弹装置安装在设备机身上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座子与运动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u形针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承载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10-设备机身、11-方形凹槽、12-滑轮、13-防护罩、20-按压回弹装置、21-座子、211-圆柱凸台、u212-形针固定弹簧、22-运动件、221-限位槽、222-圆形挡板、223-折形回环槽、224-近端固定点、225-远端固定点、23-压缩弹簧、24-u形针、25-卡片、251-卡槽、26-推片、261-圆形通孔、27-磁铁、28-螺丝、30-固定承载装置、31-承托板、32-滑轨、33-铁片、34-手持式设备、35-无线充电器、351-无线发射线圈、352-qi芯片、353-发射端电路控制板、354-磁性屏蔽材料层、355-石墨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7所示,一种带按压弹出机构的手持式设备固定装置,主要包括设备机身10、按压回弹装置20和固定承载装置30,设备机身10上方的一侧边上设有方形凹槽11,其中,方形凹槽11的上方还设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为嵌盖,防护罩13前端呈圆弧形,与承托板31外边相吻合,防护罩13为透明材质,透明防护罩可以保护收纳的手持式设备不受损伤,且更加直观观察手持式设备的状态。按压回弹装置20嵌于靠近方形凹槽11的正侧面方向的设备机身10内,按压回弹装置20包括座子21、运动件22、压缩弹簧23、u形针24、卡片25、推片26和磁铁27,座子21通过压缩弹簧23与运动件22相连,运动件22靠近座子21一端的背部设有限位槽221,u形针24的一端与限位槽22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座子21背面固定连接,其中,限位槽221内部设有折形回环槽223、近端固定点224和远端固定点225,折形回环槽223沿限位槽221内壁分布形成闭合回路,近端固定点224和远端固定点225纵向设置在折形回环槽223的两端,近端固定点224靠近座子21方向,远端固定点225远离座子21方向,通过u形针24在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完成往复运动,以此实现固定承载装置30的推出和回弹,便于手持式设备34的收纳和使用;其中,u形针24由近端固定点224逆时针沿折形回环槽223运动到远端固定点225,按压回弹装置20为弹出状态,u形针24由远端固定点225逆时针沿折形回环槽223运动到近端固定点224,按压回弹装置20为回缩状态。座子21远离运动件22的一端设有圆柱凸台211,圆柱凸台211上设有u形针固定弹簧212,运动件22远离限位槽221一端头设有圆形挡板222,磁铁27固定连接在卡片25的正面中间位置上,卡片25底边上设有两个卡槽251,卡槽251关于磁铁27左右对称,运动件22置于卡槽251内,圆形挡板222靠近卡片25正面方向,推片26与卡片25通过螺丝28相连,其中,推片26的长度与承托板31的长边相等,推片26的材质为非磁性金属材质,可防止干扰磁铁27与铁片33的吸附。螺丝28分别连接在两个卡槽251的左右两边,推片26中间与磁铁27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圆形通孔261。

如图3-7所示,固定承载装置30包括承托板31、滑轨32和铁片33,承托板31上放置有手持式设备34,手持式设备34内置qi标准的无线接收器,或外置与qi标准相匹配的市售贴附式无线接收器,使用与qi芯片352配套的无线接收器可提高手持式设备的适用性。承托板31内设有无线充电器35,其中,无线充电器35主要包括无线发射线圈351、qi芯片352、发射端电路控制板353、磁性屏蔽材料层354和石墨散热片355,qi芯片352固定连接在发射端电路控制板353上,发射电路控制板353的电能输入端电性接入设备机身10内的蓄电池端,无线发射线圈351位于发射端电路控制板353的左边,无线发射线圈351的电能输入端与发射电路控制板353的电能输出端电性连接,磁性屏蔽材料层354位于无线发射线圈351和发射端电路控制板353的下方,其中,磁性屏蔽材料层的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0%环氧树脂、12%短切纳米碳纤维,5%纳米磁性陶瓷粉、7%羰基铁粉、4%硅藻土细粉、0.6%增稠剂0.7%稳定剂、0.8%成膜稳定剂、0.45%金属离子固定剂、余量为去离子水,上述组分成分在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通过机械混合制得。石墨散热片355连接在磁性屏蔽材料层354的下方并贯穿承托板31底部,其中,石墨散热片355为长方形薄片结构,多个石墨散热片355的长边一端与磁性屏蔽材料层354的下表面呈等差间隔依次相接触,间隔式安装的石墨散热片较整片安装的石墨散热片散热效果更加良好。在手持式设备34收纳闲置时可通过无线充电器35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器35连接至设备机身10的蓄电池端,方便快捷。滑轨32设置在承托板31的左右侧壁上,通过固定在方形凹槽11的左右侧面的滑轮12与设备机身10滑动连接,铁片33固定连接在承托板31靠近推片的后侧壁上,按压回弹装置20通过磁铁27与固定承载装置30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方法为:设备在未使用状态时,手持式设备34位于固定承载装置30内,靠按压回弹装置20上的磁铁27吸附固定在设备机身10上的方形凹槽11内,当要使用手持式设备34时,用手按压承托板31的外侧,u形针24在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到远端固定点225,承托板31在按压回弹装置20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出方形凹槽11,这时便可取出承托板31上的手持式设备34使用,使用完毕时,将手持式设备34放回承托板31,继续按压承托板31的外侧,u形针24在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沿箭头继续逆时针运动到近端固定点225,承托板31回归至方形凹槽11内,等待下次使用;当手持式设备34需要充电时,将与qi标准相匹配的市售贴附式无线接收器按指示贴在手持式设备34的后面,然后放置承托板31上,发射端电路控制板353的电能输入端电性接入设备机身10内的蓄电池端,发射电路控制板353的电能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线圈351的电能输入端电性连接,将设备机身10内的电能通过无线发射线圈351输送至贴有无线接收器的手持式设备3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