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69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维修器材,即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的导线(包括地线)有时会沾挂塑料布、冰雪等异物。其中,较大异物造成相间搭接等事故,因而必须及时清除。可是,上述异物的清除难度较大。如果异物在杆塔附近3米左右的距离内,人可以在杆塔上采用长杆工具进行清除。距离再远就需要人沿导线攀爬,手工清除。劳动强度大,而且非常危险,成为线路维护的一大难题。据有关资料,采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可以替代人力清除导线异物。可是,机器人造价昂贵,难以用到实际作业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替代人力清除输电线路导线上的异物,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其特点是:在立柱的一侧固连两块相对的夹板,夹板之间通过转轴装有转轮,夹板上装有多支细长的尖杆,立柱的下端设有拉环。

所述立柱有两支,上面分别装有夹板和转轮,立柱的下端通过连杆相连,所述拉环设在连杆的两端。

所述立柱的上端装有挂钩。

所述挂钩的开口处设有锁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把转轮卡在导线上,或者把挂钩挂在导线上,下面通过拉绳拉动沿导线行走,即可清除各种异物。可以避免人工攀爬作业,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应用,可望成为业内普遍采用的定型器材。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又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可见:立柱1,夹板2,转轮3,尖杆4,连杆5,拉环6,导线7,异物8,拉绳9,挂钩10,锁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这种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有一支立柱,立柱的一侧固连两块相对的夹板,夹板之间通过转轴装有转轮,夹板上装有多支细长的尖杆,立柱的下端设有拉环。

为了工作更加稳定,这里的立柱有两支,上面分别装有夹板和转轮,立柱的下端通过连杆相连,所述拉环设在连杆的两端。

使用时,如图3所示,把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的转轮3卡在导线7的上面,两片夹板夹在导线两侧,下面的拉环6连接拉绳9,拉绳9由地面的人牵拉,使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沿导线滑动,导线上的异物8即可被尖杆4刺破并且带离导线。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立柱1的上端装有挂钩10。

使用时,把挂钩10挂在导线7上面,拉动行进,即可把导线上的异物挂掉。这种结构特别适合去除冰雪残留物。

为了使挂钩更加可靠的挂在导线上,挂钩10的开口处最好设有锁片11。锁片11的形式很多,只要能够允许导线进入挂钩,且又不容易脱离挂钩,在作业完成后还可以使导线脱离挂钩的结构均可。图中仅例举了一种带有自锁拉簧的锁片11。如图6可见,导线7可以推开锁片进入挂钩;如图7可见导线在挂钩内不易脱离;如图8所示,通过人力可以使导线推开锁片而脱离挂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维修器材,即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异物清除器。其特点是:在立柱的一侧固连两块相对的夹板,夹板之间通过转轴装有转轮,夹板上装有多支细长的尖杆,立柱的下端设有拉环。有益效果是:把转轮卡在导线上,或者把挂钩挂在导线上,下面通过拉绳拉动沿导线行走,即可清除各种异物。可以避免人工攀爬作业,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应用,可望成为业内普遍采用的定型器材。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杨广权;程鹏;朱超;张军;于泽龙;韩慧;郭宝财;郭见红;于爽;王艳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3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