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4591发布日期:2018-09-15 00:4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电模块。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统的接线盒内有二极管、导电片和焊锡,二极管元器件独立生产,导电片独立生产,二极管的芯片焊在二极管的正负极引脚上,再通过灌封胶封装成二极管,二极管的引脚再焊在导电片上。在生产过程中,二极管焊接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及生产资源,同时二极管芯片与导电片之间通过了二次焊接,降低了热传导性能,使得接线盒容易发热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固,易于安装使用以及替换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电模块。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电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片和二极管芯片;所述导电片有且仅有两片,通过二极管芯片实现电连接,二极管芯片位于绝缘本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导电片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为长条形结构,通孔的两端靠近导电片边缘;所述绝缘本体与导电片相固定的两侧边与通孔位置重叠,绝缘本体与导电片的连接区域仅为通孔端部与导电片边缘之间的区域;所述通孔的一部分位于绝缘本体内部,通孔的另一部分位于绝缘本体外部,且与绝缘本体的两侧边形成封闭的汇流条焊接孔。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裹在二极管芯片与两个通孔之间的部分导电片外侧,以导电片为界,绝缘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二极管芯片位于绝缘本体上部分,绝缘本体下部分的径向截面为倒梯形,靠近汇流条焊接孔的两侧边为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芯片位于其中一片导电片上,二极管芯片通过跳线与另一片导电片相连,二极管芯片位于两片导电片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将绝缘本体正好包裹在导电片上的通孔位置,通孔的一部分在本体内,一部分在本体外,使得绝缘本体与导电片的连接区域就是通孔端部与导电片边缘之间这4块较小的区域,可以有效的避免外力通过导电片对绝缘本体产生的作用力,避免本体产生破损或过大应力等现象;而绝缘本体的边缘与导电片上的外漏的半边孔形成封闭的汇流条焊接孔,在绝缘本体的下半边设置一定的斜角,方便汇流条的导正;组件的汇流条焊接区设置于产品的中间位置,更容易焊接汇流条;而二极管芯片位于整个产品的接近中心位置,热量能够有效的向四周传递。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绝缘本体1、倾斜面11、导电片2、通孔21、二极管芯片3、汇流条焊接孔4、跳线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绝缘本体1、导电片2和二极管芯片3;所述导电片2有且仅有两片,通过二极管芯片3实现电连接,二极管芯片3位于绝缘本体1内部;所述两片导电片上均设有通孔21,通孔为长条形结构,通孔的两端靠近导电片边缘;所述绝缘本体1与导电片2相固定的两侧边与两通孔21位置重叠,绝缘本体1与导电片2的连接区域仅为通孔端部与导电片边缘之间较小的区域p,可以有效的避免外力通过导电片对绝缘本体产生的作用力,避免本体产生破损或过大应力等现象;所述通孔21的一部分位于绝缘本体1内部,通孔的另一部分位于绝缘本体2外部,且与绝缘本体的侧边形成封闭的汇流条焊接孔4。

所述绝缘本体1包裹在二极管芯片3与两个通孔21之间的那部分导电片外侧,以导电片为界,绝缘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二极管芯片3位于绝缘本体1上部分,绝缘本体下部分的径向截面为倒梯形,靠近汇流条焊接孔4的两侧边为倾斜面11,方便汇流条的导正,且组件的汇流条焊接区设置于产品的中间位置,更容易焊接汇流条。

所述二极管芯片3安装并连接其中一片导电片,二极管芯片通过跳线5与另一片导电片相连,二极管芯片3位于两片导电片的中心位置,也就是位于整个产品的接近中心位置,热量能够有效的向四周传递。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导电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片和二极管芯片;所述导电片有且仅有两片,通过二极管芯片实现电连接,二极管芯片位于绝缘本体内部;所述两片导电片上均设有通孔,绝缘本体与导电片相固定的两侧边与通孔位置重叠,绝缘本体与导电片的连接区域仅为通孔端部与导电片边缘之间的区域;所述通孔的一部分位于绝缘本体内部,通孔的另一部分位于绝缘本体外部,且与绝缘本体的两侧边形成封闭的汇流条焊接孔。本发明绝缘本体与导电片的连接区域就是通孔端部与导电片边缘之间这4块较小的区域,可以有效的避免外力通过导电片对绝缘本体产生的作用力,避免本体产生破损或过大应力等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段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人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18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