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722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磨、角向磨光机是电动工具砂磨类的典型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其工作环境较差,存在铁沫及各种各样的粉尘;当电动工具在工作时,电机经高速运转后,电机排风口处有强大的风力排出其中带有铁沫及各种各样粉尘,铁沫和粉尘进入轴承,导致轴承损坏,降低轴承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

现常规防尘方案:有的通过选用防尘性能较好的轴承来实现防尘目的,但是这种轴承一方面价格较高,另一方面有些产品不适用;有的是通过薄片防尘垫片与电机主轴的配合,来起到电机前轴承半密封机构,这种结构只能对轴承内圈有防尘作用;还有的是通过轴承压盖与风扇形成迷宫式结构而起到防尘作用,但此结构存在密封不完全,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急需和一种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全封闭式电机轴承防尘结构,实现电机轴承的更有效防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尘效果好、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包括前轴承、电机主轴、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前轴承与电机主轴采用过渡配合连接,前轴承的一侧设置轴向限位的固定卡簧,固定卡簧远离前轴承的一侧依次设置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所述防尘垫片包括外部和内部,内部将高密度纤维圈与电机主轴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垫片内部的内圈朝前轴承方向倾斜设置,内圈两侧抵接于前轴承和电机主轴的轴肩之间,防尘垫片固定于电机主轴上,随电机主轴一起旋转。

进一步的,外部和内部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垫片外部的外圈沿径向延伸形成外挡圈,外挡圈的外径大于高密度纤维圈的外径。

进一步的,高密度纤维圈采用毛毡制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风扇、头壳,头壳覆盖前轴承、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且头壳内部设置与前轴承、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相适应的槽口;电机主轴上防尘垫片远离前轴承的一侧设置风扇。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电机轴承防尘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垫片被轴承和主轴的轴肩固定于电机主轴上,随电机主轴一起旋转,且避免了粉尘从防尘垫片内部进入。

本实用新型用防尘垫片和固定卡簧将高密度纤维圈稳固在前轴承的外侧面上,防尘垫片光滑面与高密度纤维圈轻微接触,高密度纤维圈加适量油脂,以减少防尘垫片与高密度纤维圈的摩擦力。高密度纤维圈与防尘垫片轻微接触,并且通过防尘垫片的内部避免了高密度纤维圈与电机主轴的直接接触,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结构实现了全封闭防尘,最大限度避免铁沫和粉尘进入前轴承,延长前轴承的使用寿命。该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垫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垫片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垫片剖视图。

图中标识:头壳1、前轴承2、电机主轴3、风扇4、固定卡簧5、高密度纤维圈6、防尘垫片7、外部701、内部702、外挡圈7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包括前轴承2、电机主轴3、固定卡簧5、高密度纤维圈6、防尘垫片7。前轴承2的一侧设置轴向限位的固定卡簧5,固定卡簧5远离前轴承2的一侧依次设置高密度纤维圈6、防尘垫片7。具体的,前轴承2轴向卡接限位的固定卡簧5,在前轴承2内装配有转子,转子包括转动连接于前轴承2内的电机主轴3,电机主轴3与前轴承2采用过渡配合连接。固定卡簧5远离前轴承2的一侧配合安装有一个高密度纤维圈6,高密度纤维圈6采用毛毡制作而成,在电机主轴3上位于前轴承2与风扇4之间套设有防尘垫片7,防尘垫片7固定于电机主轴3上,随电机主轴3一起旋转。

还包括风扇4、头壳1,头壳1覆盖前轴承2、固定卡簧5、高密度纤维圈6、防尘垫片7,且头壳1内部设置与前轴承2、固定卡簧5、高密度纤维圈6相适应的槽口,以起到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电机主轴3上防尘垫片7远离前轴承2的一侧设置风扇4。

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整体上因为防尘垫片7的设置,而完好的保护了前轴承2免受铁沫和粉尘的进入,导致前轴承2的损坏。具体的防尘垫片7包括外部701和内部702,内部702将高密度纤维圈6与电机主轴3隔开,外部701的内侧面轻微抵接在高密度纤维圈6的外侧面上,外部701的外圈沿径向延伸形成有外挡圈703,外挡圈703的外径大于高密度纤维圈6的外径,外部701和内部702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连接。内部702的内圈朝向前轴承2方向倾斜设置,且内部702的内圈两侧抵接于前轴承2和电机主轴3的轴肩之间,内部702将高密度纤维圈66轴向定位且与电机主轴3隔开。

使用时,电机主轴3转动的风扇4产生强大的风力,在散热过程中会连同铁沫和粉尘一起从排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之中,绝大部分部分铁沫和粉尘会从排风口排出,但仍会有部分铁沫和粉尘往前轴承2的方向飘去。防尘垫片7的全封闭防尘结构设置将剩余部分的铁沫和粉尘挡住,因为防尘垫片7内圈与电机主轴3固定,阻挡了粉尘从内圈进入前轴承的路径。防尘垫片7挡住剩余的大部分铁沫和粉尘时,只有防尘垫片的外挡圈703的内侧面与头壳1的外侧面之间留有的间隙容易积累铁沫和粉尘,但防尘垫片7与高密度纤维圈6间基本无间隙或者间隙极小,基本挡住了大部分的剩余的粉尘从外圈进入前轴承。

因此本方案的防尘结构实现了全封闭防尘,最大限度避免铁沫和粉尘进入前轴承,延长前轴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承、电机主轴、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前轴承与电机主轴采用过渡配合连接,前轴承的一侧设置轴向限位的固定卡簧,固定卡簧远离前轴承的一侧依次设置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所述防尘垫片包括外部和内部,内部将高密度纤维圈与电机主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垫片内部的内圈朝前轴承方向倾斜设置,内圈两侧抵接于前轴承和电机主轴的轴肩之间,防尘垫片固定于电机主轴上,随电机主轴一起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外部和内部的连接处呈弧面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垫片外部的外圈沿径向延伸形成外挡圈,外挡圈的外径大于高密度纤维圈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密度纤维圈采用毛毡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头壳,头壳覆盖前轴承、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且头壳内部设置与前轴承、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相适应的槽口;电机主轴上防尘垫片远离前轴承的一侧设置风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包括前轴承、电机主轴、固定卡簧、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前轴承与电机主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前轴承的一侧设置轴向限位的固定卡簧,固定卡簧远离前轴承的一侧依次设置高密度纤维圈、防尘垫片,所述防尘垫片包括外部和内部,内部将高密度纤维圈与电机主轴隔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效果好、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防尘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霞;李坚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信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