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6138发布日期:2020-07-04 01:1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中,考虑到电安全及电磁屏蔽,各高压用电设备的高压电源回路形式为双线制,回路选用的高压电缆均为屏蔽电缆。而在实际运用中,大多数高压用电设备的电源负极可桥接共线,以节约电缆回路长度,降低高压线束成本,减轻高压线束重量。而高压屏蔽电缆的桥接,首先需保证电缆桥接的可靠,其次需保证高压带电部位与屏蔽层的可靠绝缘及环境防护,再次需保证屏蔽层的连续可靠。目前,现有的分线器件,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9597171a及授权公告号为cn20303933u的专利,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和重量大,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以达到结构紧凑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包括外壳体和设在外壳体两端部的进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尾夹,所述出线端尾夹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线孔,还包括设在外壳体内的绝缘壳体和屏蔽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位于屏蔽壳体内,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相配合的两半结构,所述外壳体内对应每端的尾夹设有端封线体,端封线体上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尾夹均通过卡接结构设在外壳体的对应端部。

所述绝缘壳体和屏蔽壳体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

所述进线端尾夹内设有进线端挡板,进线端挡板上对应进线端尾夹上的进线孔设有用于对进线定位的凸卡。

所述出线端尾夹内设有出线端挡板,出线端挡板上对应出线端尾夹的出线孔设有用于对出线定位的凸卡。

所述端封线体的通孔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

所述外壳体内在屏蔽壳体和端封线体之间设有用于套在线束上的屏蔽套。

所述屏蔽壳体的端部设有伸出端,伸出端中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端孔。

还包括屏蔽套外环,所述屏蔽套外环套在伸出端和屏蔽套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屏蔽、绝缘、密封结构的设计,完成满足高压电气绝缘、环境防护、屏蔽连续性的高压电缆桥接结构,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和重量小,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线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线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线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外壳体、2屏蔽上壳体、3屏蔽下壳体、4绝缘壳体、5进线端封线体、6出线端封线体、7进线端挡板、8出线端挡板、9进线端尾夹、10出线端尾夹、11进线端屏蔽套外环、12出线端屏蔽套外环、13进线端屏蔽套、14出线端屏蔽套、15输入电缆、16输出电缆ⅰ、17输出电缆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包括外壳体1、设在外壳体两端部的进线端尾夹9和出线端尾夹10、设在外壳体内的绝缘壳体4和屏蔽壳体;出线端尾夹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线孔,绝缘壳体位于屏蔽壳体内,屏蔽壳体包括相配合的两半结构,外壳体内对应每端的尾夹设有端封线体,端封线体上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通孔;输入电缆和输出电缆之间高压线束连接处位于绝缘壳体的腔体内。外壳体上设有支脚,用于分线结构在车辆合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

具体实例为,出线端尾夹上设有两个出线孔,两个出线孔并排设置,一个出线孔对应输出电缆ⅰ16,另一个出线孔对应输出电缆ⅱ17;进线端尾夹上设置一个进线孔,进线孔内对应设有输入电缆15。

进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尾夹均通过卡接结构设在外壳体的对应端部,安装拆卸简便。

进线端尾夹内设有进线端挡板7,进线端挡板上对应进线端尾夹上的进线孔设有用于对进线定位的凸卡;出线端尾夹内设有出线端挡板8,出线端挡板上对应出线端尾夹的出线孔设有用于对出线定位的凸卡。凸卡为一组弧形板,线束通过一组弧形板,弧形板可弹性变形对线束定位。

外壳体内对应进线端尾夹的端封线体为进线端封线体5,进线端挡板设在进线端尾夹和进线端封线体之间;外壳体内对应出线端尾夹的端封线体为出线端封线体6,出线端挡板位于出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封线体之间。端封线体的通孔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密封效果好;封线体安装于屏蔽壳体与挡板中间,用于内部环境的密封防护。

屏蔽壳体包括相配合的屏蔽上壳体2和屏蔽下壳体3,便于装配;绝缘壳体和屏蔽壳体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可靠,防止窜动异响。

屏蔽壳体的端部设有伸出端,伸出端中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端孔。外壳体内在屏蔽壳体和进线端封线体之间设有用于套在线束上的进线端屏蔽套13,在进线端屏蔽套和对应的屏蔽壳体的伸出端上套设有进线端屏蔽套外环11;在屏蔽壳体和出线端封线体之间设有用于套在线束上的出线端屏蔽套14,在出线端屏蔽套和对应的屏蔽壳体的伸出端上套设有出线端屏蔽套外环12,提高屏蔽效果。

高压电缆的桥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以保证桥接的可靠性。为保证高压带电部件与外界的可靠绝缘,采用绝缘壳体将高压电缆的带电部位与外界完全隔离,同时,进线端封线体、出线端封线体与外壳体之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密封处理,封线体尾部增加进线端挡板、出线端挡板进行固定,挡板尾部增加进线端尾夹、出线端尾夹与外壳体卡接,对挡板进行固定;为保证高压屏蔽电缆的屏蔽连续性,在绝缘壳体外部增加屏蔽上壳体及屏蔽下壳体,通过进线端屏蔽套外环与出线端屏蔽套外环进行压接,与电缆屏蔽层连接,避免因桥接引起的屏蔽层中断。

本实用新型的分线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屏蔽、绝缘、密封结构的设计,完成满足高压电气绝缘、环境防护、屏蔽连续性的高压电缆桥接结构,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和重量小,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包括外壳体和设在外壳体两端部的进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尾夹,所述出线端尾夹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线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外壳体内的绝缘壳体和屏蔽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位于屏蔽壳体内,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相配合的两半结构,所述外壳体内对应每端的尾夹设有端封线体,端封线体上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尾夹均通过卡接结构设在外壳体的对应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和屏蔽壳体之间设有相对应的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端尾夹内设有进线端挡板,进线端挡板上对应进线端尾夹上的进线孔设有用于对进线定位的凸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端尾夹内设有出线端挡板,出线端挡板上对应出线端尾夹的出线孔设有用于对出线定位的凸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封线体的通孔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在屏蔽壳体和端封线体之间设有用于套在线束上的屏蔽套。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的端部设有伸出端,伸出端中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端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套外环,所述屏蔽套外环套在伸出端和屏蔽套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汽车高压线束用分线结构,包括外壳体和设在外壳体两端部的进线端尾夹和出线端尾夹,所述出线端尾夹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线孔,还包括设在外壳体内的绝缘壳体和屏蔽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位于屏蔽壳体内,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相配合的两半结构,所述外壳体内对应每端的尾夹设有端封线体,端封线体上设有用于线束穿过的通孔。通过屏蔽、绝缘、密封结构的设计,完成满足高压电气绝缘、环境防护、屏蔽连续性的高压电缆桥接结构,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和重量小,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曾羽飞;王飞;吴丽芳;沙文瀚;刘琳;姚意;汪涛;周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