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2747发布日期:2020-06-30 20:0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计量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箱安装要求是:配电箱应用不可燃材料制作;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可安装开启式的配电箱;在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加工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锅炉房、木工房等场所,应安装封闭式箱体,现有配电箱容易落灰,不好清理,通常通过在箱体上设置强力电风扇进行吹灰,但各元器件并不是规则体,容易存在多个落灰面,单一角度的吹风,并不能完全吹掉浮灰,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箱体内部温度升高,内部各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差,特别是在落灰积尘的状态下,更加影响其散热效果,易发生烧毁等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具有自动降温功能的配电箱,降低元器件被高温烧毁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吸尘箱,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冷却液箱、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冷却液箱的出液端,所述箱体内部后侧壁上设有s型状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进液端连通所述输液泵的出液端,所述箱体外部后侧壁上设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内部设有呈s型状的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吸热管的出液端,其出液端连通所述冷却液箱的进液端,所述箱体外部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强力电风扇,所述箱体内部左侧设有电动百叶窗,右侧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与箱体右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吸尘腔室;

所述吸尘箱内部通过灰尘滤板分割成集尘腔室与装配腔室,所述装配腔室内设有吸尘风机,所述集尘腔室与所述吸尘腔室相通;

所述箱体的顶部还设有plc控制器,其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输液泵、强力电风扇、电动百叶窗、吸尘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腔室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百叶窗出风口侧设有钢丝网罩。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管通过管卡固定在箱体内部后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提供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箱体内的温度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当箱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时,plc控制器控制输液泵打开,通过输液泵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到吸热管内吸收箱体内热量,实现了箱体内降温,然后冷却液再通过吸热管进入散热块内部的s型状的液体通道,冷却液中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块散发到空气中,冷却降温后,流入冷却液箱中,形成循环利用;plc控制器控制强力电风扇、电动百叶窗打开,通过电动百叶窗不断改变其叶片的偏角,使通过强力电风扇向箱体内部吹入风流方向发生不断的变化,使箱体内部的不规则体各元器上的多个落灰面存有的灰尘都能够被吹起,然后在强力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吸尘风机打开,被吹起的灰尘穿过网格板,经由吸尘腔室集中到吸尘箱内部的集尘腔室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散热块的内部液体通道分布视图。

图中:1、箱体,2、吸尘箱,2a、集尘腔室,2b、装配腔室,3、冷却液箱,4、输液泵,5、管卡,6、吸热管,7、散热块,8、强力电风扇,9、电动百叶窗,10、钢丝网罩,11、网格板,12、吸尘腔室,13、灰尘滤板,14、吸尘风机,15、透气孔,16、plc控制器,1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吸尘箱2,箱体1的顶部设有冷却液箱3、输液泵4,输液泵4的进液端连通冷却液箱3的出液端,箱体1内部后侧壁上通过管卡5固定设有s型状的吸热管6,吸热管6的进液端连通输液泵4的出液端,箱体1外部后侧壁上设有散热块7,散热块7内部设有呈s型状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吸热管6的出液端,其出液端连通冷却液箱3的进液端,箱体1外部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强力电风扇8,箱体1内部左侧设有电动百叶窗9,电动百叶窗9出风口侧设有钢丝网罩10,箱体1内部右侧设有网格板11,网格板11与箱体1右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吸尘腔室12;

吸尘箱2内部通过灰尘滤板13分割成集尘腔室2a与装配腔室2b,装配腔室2b内设有吸尘风机14,装配腔室2a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15,集尘腔室2a与吸尘腔室12相通;

箱体1的顶部还设有plc控制器16,其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plc控制器16的输出端分别与输液泵4、强力电风扇8、电动百叶窗9、吸尘风机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工作方式:通过温度传感器17采集箱体1内的温度传输至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接收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当箱体1内部的温度过高时,plc控制器16控制输液泵4打开,通过输液泵4将冷却液箱3内的冷却液输送到吸热管6内吸收箱体1内热量,实现了箱体1内降温,然后冷却液再通过吸热管6进入散热块7内部的s型状的液体通道,冷却液中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块7散发到空气中,冷却降温后,流入冷却液箱3中,形成循环利用;plc控制器16控制强力电风扇8、电动百叶窗9打开,通过电动百叶窗9不断改变其叶片的偏角,使通过强力电风扇8向箱体1内部吹入风流方向发生不断的变化,使箱体1内部的不规则体各元器上的多个落灰面存有的灰尘都能够被吹起,然后在强力电风扇8工作一段时间后,plc控制器16控制吸尘风机14打开,被吹起的灰尘穿过网格板11,经由吸尘腔室12集中到吸尘箱2内部的集尘腔室2a内。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吸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冷却液箱、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冷却液箱的出液端,所述箱体内部后侧壁上设有s型状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进液端连通所述输液泵的出液端,所述箱体外部后侧壁上设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内部设有呈s型状的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吸热管的出液端,其出液端连通所述冷却液箱的进液端,所述箱体外部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强力电风扇,所述箱体内部左侧设有电动百叶窗,右侧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与箱体右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吸尘腔室;

所述吸尘箱内部通过灰尘滤板分割成集尘腔室与装配腔室,所述装配腔室内设有吸尘风机,所述集尘腔室与所述吸尘腔室相通;

所述箱体的顶部还设有plc控制器,其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输液泵、强力电风扇、电动百叶窗、吸尘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护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腔室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护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百叶窗出风口侧设有钢丝网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护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通过管卡固定在箱体内部后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防护式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吸尘箱,箱体的顶部设有冷却液箱、输液泵,输液泵的进液端连通冷却液箱的出液端,箱体内部后侧壁上设有S型状的吸热管,吸热管的进液端连通输液泵的出液端,箱体外部后侧壁上设有散热块,散热块内部设有呈S型状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进液端连通吸热管的出液端,其出液端连通冷却液箱的进液端,箱体外部左侧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强力电风扇,箱体内部左侧设有电动百叶窗,右侧设有网格板;吸尘箱内部通过灰尘滤板分割成集尘腔室与装配腔室,装配腔室内设有吸尘风机;箱体的顶部还设有PLC控制器,其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防雨水性能好,稳固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赫庆宇;马怡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恩赫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