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3460发布日期:2020-10-23 12:3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门适用于或安装供贮存和重复放出和重新贮存为特殊目的、提供各种长度材料的,例如锚固的软管、动力电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



背景技术:

钢壳炉是中频感应电炉的一种,它通常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加热并熔化放入其炉体内腔中的金属块,其除了在机械领域、高温材料领域对设备耐高温要求外,对电气领域的设备材料和铺设走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电缆架是一种用于敷设电缆的装置,常见的电缆架主要包括两个梯边和多个环形圈,每个环形圈的一端均与一个梯边固定连接,每个环形圈的另一端均与另一个梯边固定连接,且每个环形圈之间相互平行布置,电缆沿梯边的长度方向捆绑在各个环形圈上。

由于多根电缆直接与炉体内电缆架连接,在高温作业下,电缆直接与炉体侧壁接触,当电缆流过大电流时,多根电缆之间由于温度升高以及电磁感应现象而产生感应电压,使得多根电缆之间形成感应环流,进一步产生热量,不仅导致了电能的浪费,还会进一步导致电缆的运行温度升高,加快了电缆的老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该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通过将电缆沿环形圈上下布置,通过连接柱安装在固定架内,在环形圈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利用固定装置对电缆在横向进行固定,避免电缆相互靠近挤压,避免线缆与固定架或炉体接触,避免了电缆的温度升高和电能浪费,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电缆架,所述电缆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2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架和多个水平平行设置的环形圈,每个环形圈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环形圈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所述环形圈外壁上上下设置有不少于3组且用于与固定架内壁连接的连接柱,每个所述环形圈内均设置有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每组连接柱包括4对且均布在环形圈周围的连接柱,每对连接柱同时与固定架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扎带,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扎带穿过的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钢丝,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钢丝穿过的安装孔i。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抱箍和下抱箍,上抱箍和下抱箍之间设置有容纳电缆的容纳孔,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远离铰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扣件,所述下抱箍或上抱箍靠近铰接部处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垂直连接在环形圈上。

进一步,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安装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柱延伸出环形圈外壁处设置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每个所述环形圈上的固定装置设置为3或4个且相邻环形圈上的固定装置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架设置为由环氧树脂制成的一体成型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通过将电缆沿环形圈上下布置,通过连接柱安装在固定架内,在环形圈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利用固定装置对电缆在横向进行固定,避免电缆相互靠近挤压,避免线缆与固定架或炉体接触,避免了电缆的温度升高和电能浪费,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的安装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中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架;2-环形圈;3-螺栓;4-连接柱;5-安装柱,6-间隙;7-固定螺母;8-上抱箍;9-下抱箍;10-扣件;11-炉体;12-固定架;13-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电缆架,所述电缆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2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架1和多个水平平行设置的环形圈2,每个环形圈2通过螺栓3固定在连接架1上,所述环形圈2之间设置有间隙6,多个所述环形圈外2壁上上下设置有不少于3组且用于与固定架内壁连接的连接柱4,每个所述环形圈2内均设置有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将电缆沿环形圈上下布置,通过连接柱安装在固定架内,在环形圈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利用固定装置对电缆在横向进行固定,避免电缆相互靠近挤压,避免线缆与固定架或炉体接触,避免了电缆的温度升高和电能浪费,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每组连接柱4包括4对且均布在环形圈周围的连接柱,每对连接柱同时与固定架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该结构有利于提高电缆架的安装强度,避免电缆架在炉体翻转出钢过程中断裂或者脱落。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扎带,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扎带穿过的安装孔,该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扎带容易在高温下软化,需要定期更换扎带。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钢丝,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钢丝穿过的安装孔i,该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操作很不方便。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抱箍8和下抱箍9,上抱箍8和下抱箍9之间设置有容纳电缆的容纳孔,所述上抱箍8和下抱箍9远离铰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扣件10,所述下抱箍9或上抱箍10靠近铰接部处设置有安装柱5,所述安装柱5垂直连接在环形圈2上,本实施例该结构有利于对电缆进行固定,操作方便,成本低,能够很好的避免电缆相互靠近挤压,避免线缆与固定架或炉体接触,避免了电缆的温度升高和电能浪费,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形圈2上设置有安装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柱5延伸出环形圈外壁处设置有固定螺母7,该结构有利于安装固定抱箍,操作方便。

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环形圈2上的固定装置设置为3或4个且相邻环形圈上的固定装置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结构避免电缆在电缆架内距离分布均匀,避免电缆相互靠近挤压,避免线缆与固定架或炉体接触,避免了电缆的温度升高和电能浪费,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架设置为由环氧树脂制成的一体成型体,使得绝缘件32即具有绝缘的特性,还能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电缆桥架的可靠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电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2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架和多个水平平行设置的环形圈,每个环形圈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环形圈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所述环形圈外壁上上下设置有不少于3组且用于与固定架内壁连接的连接柱,每个所述环形圈内均设置有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连接柱包括4对且均布在环形圈周围的连接柱,每对连接柱同时与固定架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扎带,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扎带穿过的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钢丝,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钢丝穿过的安装孔i。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抱箍,所述抱箍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抱箍和下抱箍,上抱箍和下抱箍之间设置有容纳电缆的容纳孔,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远离铰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扣件,所述下抱箍或上抱箍靠近铰接部处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垂直连接在环形圈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安装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柱延伸出环形圈外壁处设置有固定螺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圈上的固定装置设置为3或4个且相邻环形圈上的固定装置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设置为由环氧树脂制成的一体成型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壳炉进线电缆架组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电缆架,所述电缆架包括安装在炉体侧壁上固定架内的2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架和多个水平平行设置的环形圈,每个环形圈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环形圈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所述环形圈外壁上上下设置有不少于3组且用于与固定架内壁连接的连接柱,每个所述环形圈内均设置有固定电缆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缆沿环形圈上下布置,通过连接柱安装在固定架内,在环形圈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利用固定装置对电缆在横向进行固定,避免电缆相互靠近挤压,避免线缆与固定架或炉体接触,避免了电缆的温度升高和电能浪费,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珮;朱从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珮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