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及其放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78515发布日期:2021-11-30 22:2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及其放电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及其放电方法。


背景技术:

2.铁塔基站的应急发电要求从常备电供电切换至应急发电必须实现无缝切换(基站供电只允许10ms的切换时间)。当基站的常备电电池的电压较低时,直接接上应急发电设备会因为电压差产生一个短时间的大电流,该电流接近正常工作电流的2倍,导致应急发电设备过流保护,无法实现给基站供电。
3.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增加一个隔路器,把基站常备电的电池组与应急发电设备相互隔离,来保证应急发电设备接入基站供电网,这种做法成本比较高,而且用户操作相对比较繁琐;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及其放电方法,该应急发电设备能应用于铁塔基站,并且该应急发电设备不需要采用隔路器与铁塔基站常备电的电池组相互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包括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5.应急发电设备还包括一直流输出端口和分流线束,直流输出端口用于输出直流电,分流线束用于电性连接应急发电设备和负载。直流输出端口和分流线束电性连接,分流线束远离直流输出端口一端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子,包括正极连接端子、负极连接端子和安德森接插件。通过设置三个连接端子能提高应急发电设备的适用性,从而匹配不同的负载的连接端。
6.在一实施例中,储能单元为电池模组,控制单元为bms主板。
7.控制单元能设定放电电流的上限值,当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小于该设定值时,系统正常放电;当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大于该设定值时,系统过流保护,禁止放电。
8.该应急发电设备还包括分流器和继电器,分流器分别电性连接储能单元的负极和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分流器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分流器用于测储能单元的实际放电电流,分流器将检测的实际放电电流数值发送给控制单元。继电器分别电性连接储能单元的正极和直流输出端口,同时继电器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能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9.本申请还提供上述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应急发电设备的控制单元设定一个允许的放电电流值imax,若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小于该设定值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大于该设定值时进行步骤s2;s2,系统进行限流ilimit,持续一个时间周期t;s3,取消限流,若实际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实际放电电流i仍大于imax时,则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
s4,应急发电设备的控制单元设定一个允许循环步骤s2和步骤s3的次数n,若循环步骤s2和步骤s3 的次数n达到预设值n后,若实际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实际电流i仍然大于imax,则控制单元启动过流保护即控制继电器断开,应急发电设备禁止放电。
10.当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大于允许放电电流imax时,bms进行放电限流,将放电电流限制至ilimit,该电流ilimit<imax,可在满足基站设备供电的同时给基站常备电电池进行充电(降低应急发电设备与基站常备电电池的电压差,直到两者的电压一致);当应急发电设备与基站常备电电池的压差基本一致时,应急发电设备解除放电限流,正常给基站发电。
11.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及其放电方法,采取该放电方法的应急发电设备跟现有的设备相比成本未增加,但可以取消隔离器并直接接入铁塔基站,降低了成本,操作人员使用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2.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1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应急发电设备的内部电路图。
14.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应急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如图1-2中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急发电设备1,包括储能单元11、控制单元12、分流器13和继电器14,储能单元11和控制单元12电性连接。储能单元11为电池模组。控制单元12为bms主板,并且具体型号为blm-m01a-yd100。分流器13为fl-2直流分流器。继电器14的具体型号为evc135-5bng。储能单元11和控制单元12电性连接,储能单元11给控制单元12进行供电,同时控制单元12通过电压采样线和温度采样线电性连接储能单元11,用于实时监测电池模组的状态参数。应急发电设备1还包括一直流输出端口15和分流线束16,直流输出端口15用于输出直流电,分流线束16用于电性连接应急发电设备1和负载。直流输出端口15和分流线束16电性连接,分流线束16远离直流输出端口15一端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子,包括正极连接端子161、负极连接端子162和安德森接插件163。分流器13分别电性连接储能单元11的负极和直流输出端口15,同时分流器13和控制单元12电性连接。继电器14分别电性连接储能单元11的正极和直流输出端口15,同时继电器14和控制单元12电性连接。
1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放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应急发电设备1的控制单元12设定一个允许的放电电流值imax和允许的循环次数值n,若分流器13检测的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小于该设定值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大于该设定值时进行步骤s2;s2,系统进行限流ilimit,ilimit小于imax,持续一个时间周期t;s3,取消限流,若实际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实际放电电流i仍大于
imax时,则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s4,若循环步骤s2和步骤s3 的次数n达到预设值n后,若实际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实际电流i仍然大于imax,则bms启动过流保护即控制继电器断开,应急发电设备禁止放电。
1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出端口、储能单元、控制单元、分流器和继电器,所述储能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分流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负极和所述直流输出端口,同时所述分流器和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正极和所述直流输出端口,同时所述继电器和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发电设备还包括分流线束,所述直流输出端口和所述分流线束电性连接,所述分流线束远离所述直流输出端口一端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子,包括正极连接端子、负极连接端子和安德森接插件。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应急发电设备的控制单元设定一个允许的放电电流值imax,若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小于该设定值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电流i大于该设定值时进行步骤s2;s2,系统进行限流ilimit,ilimit小于imax,持续一个时间周期t;s3,取消限流,若实际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实际放电电流i仍大于imax时,则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s4,所述应急发电设备的所述控制单元设定一个允许循环步骤s2和步骤s3的次数n,若循环步骤s2和步骤s3 的次数n达到预设值n后,若实际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实际电流i仍然大于imax,则所述控制单元启动过流保护即控制所述继电器断开,所述应急发电设备禁止放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发电设备,包括直流输出端口、储能单元、控制单元、分流器和继电器,储能单元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分流器分别电性连接储能单元的负极和直流输出端口,同时分流器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继电器分别电性连接储能单元的正极和直流输出端口,同时继电器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本发明还涉及应急发电设备的放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放电电流I小于Imax时,正常放电;若I大于Imax时进行步骤S2;S2,系统进行限流Ilimit,持续一个时间周期T;S3,取消限流,若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I仍大于Imax时,则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S4,若循环次数n达到预设值N后,若I小于Imax时,系统正常放电;若I仍然大于Imax,则控制单元启动过流保护。流保护。流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戴贤青 胡志攀 张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亿顶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