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6915发布日期:2020-07-17 16:0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走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走线端子,特别涉及一种弯折型的走线端子。



背景技术:

在拐角较多的狭小空间布设导线时,通常需要将线缆进行弯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直接将线缆沿转角处进行弯折走线,这样会导致线缆长期处于折弯受力状况下,时间久了之后会导致线缆的绝缘层老化,甚至开裂,以致铜基体裸露,影响通电性能,甚至导致短路,造成严重过后果。此外,线缆沿转角处进行弯折走线,若转角锐利,线缆还易磨损而破皮,从而造成危险。另一方面,当线缆较多时,直接走线,线缆较为松散凌乱,为进行束线,通常以扎带进行捆绑,而以扎带进行捆绑束线时,无法方便后续继续走线及束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于走线和防止线缆弯折破损的走线端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部和引导部,所述套筒部呈筒状,其设有走线孔,所述引导部的一端与所述套筒部连接,其另一端呈自由端,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走线孔的轴向相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与所述引导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呈圆筒状,其内壁上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呈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走线孔的轴向。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走线孔的轴向倾斜45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引导部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与所述引导部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由平板状金属弯曲后通过焊接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套筒部和引导部,其中,套筒部可穿线走线,引导部可对线缆的走向进行引导,从而利于线缆走线并防止线缆弯折破损。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端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实用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其中,套筒部1、引导部2、走线孔3、防滑纹4、通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端子包括套筒部1和引导部2。

所述套筒部1呈筒状,其设有走线孔3,其可利于线缆穿过,尤其是利于大规格导线穿过。所述套筒部1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1呈圆筒状,所述走线孔3为圆孔。

为防止线缆滑动,在所述套筒部1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纹4。所述防滑纹4沿所述套筒部1的圆周内壁设置。所述防滑纹4可以是连续的纹路,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纹路,其具体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纹4为凸出于所述套筒部1圆周内壁的环状凸纹,其均匀间隔分布而具有防滑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1由平板状结构弯曲成筒状后通过焊接而形成。

所述引导部2用于转角处转接,其一端与所述套筒部1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而形成自由端。所述引导部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套筒部1的轴向相倾斜,换言之,所述引导部2相对于所述套筒部1呈弯折状,从而利于引导线缆通过转角处。

所述引导部2与所述套筒部1的连接处,以圆角过渡,而非折角过渡,从而避免锐利的折角磨损线缆表皮而对线缆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2与所述套筒部1一体成型,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2也可由其他材料制成。

所述引导部2整体呈平板状,其由所述套筒部1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而形成。

为方便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使用需求,在所述引导部2上设有通孔5,该通孔5用于穿线。

所述引导部2与所述套筒部1之间倾斜程度,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引导部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套筒部1的轴向倾斜呈45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引导部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套筒部1的轴向。

如图1所示,所述引导部2呈平板状,其长度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宽度与所述套筒部1的径向尺寸相当。

由于所述引导部2呈平板状,且其一端呈自由端,因而所述引导部2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藉此,便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端子:套筒部1与引导部2一体成型,套筒部1用于走线,引导部2用于转角处引导。使用时,将线缆穿过所述套筒部1的穿线孔,然后将线缆顺着所述引导部2进行走线,利用引导部2与套筒部1之间的转角进行过度走线,从而避免线缆直接弯折而与锐利的折角进行接触,进而避免线缆磨损。此外,线缆由套筒部1穿过,套筒部1可起到束线作用,可避免线缆散乱。此外,线缆沿引导部2贴合进行走线,引导部2遮罩在线缆外,还可防止线缆弯折处老化,避免线缆老化开裂而造成安全问题。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技术特征:

1.一种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部(1)和引导部(2),所述套筒部(1)呈筒状,其设有走线孔(3),所述引导部(2)的一端与所述套筒部(1)连接,其另一端呈自由端,所述引导部(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走线孔(3)的轴向相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1)与所述引导部(2)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1)呈圆筒状,其内壁上设有防滑纹(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2)呈平板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走线孔(3)的轴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走线孔(3)的轴向倾斜45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部(2)上设有通孔(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1)与所述引导部(2)由金属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1)由平板状金属弯曲后通过焊接而形成。


技术总结
一种走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部和引导部,所述套筒部呈筒状,其设有走线孔,所述引导部的一端与所述套筒部连接,其另一端呈自由端,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走线孔的轴向相倾斜。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套筒部和引导部,其中,套筒部可穿线走线,引导部可对线缆的走向进行引导,从而利于线缆走线并防止线缆弯折破损。本实用新型的走线端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实用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文;刘桂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亚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1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