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2529发布日期:2020-09-08 15:1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兴起,与之配套的快充适配器也越来越多,现在使用的快充适配器存在输出电压由高电压降低切换到低电压时所需处理的时间特别长,普遍都在400毫秒以上,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插入一个需要低电压的电子设备,由于适配器的电压还处在高电位,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导致该电子设备产品损坏。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降低电子设备的损坏风险,故设计了

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在不提高电路待机功耗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降压的速度,由原有的至少400毫秒的降压速度提高100毫秒,进而很好的保护了电子设备,更好的避免接入的电子设备因适配器电压过高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光耦合器u2,基准稳压源u1,p极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一端相连接、n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e1,串接在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基准稳压源u1的k极和r极之间的电容c2,串接在基准稳压源u1的r极和a极之间的电阻r7,一端与电阻r7和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2,还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与电阻r1并联设置的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电阻r3;其中,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线圈作为电源输入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正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负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e1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c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e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c极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

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接地,基准稳压源u1的a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在不提高电路待机功耗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降压的速度,由原有的至少400毫秒的降压速度提高100毫秒,进而很好的保护了电子设备,更好的避免接入的电子设备因适配器电压过高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光耦合器u2,基准稳压源u1,p极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一端相连接、n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e1,串接在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基准稳压源u1的k极和r极之间的电容c2,串接在基准稳压源u1的r极和a极之间的电阻r7,一端与电阻r7和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2,还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与电阻r1并联设置的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电阻r3;其中,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线圈作为电源输入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正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负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e1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c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e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c极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接地,基准稳压源u1的a极接地。

工作原理:当电源工作时,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5以及基准稳压源u1为pnp三极管q1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的偏置电压,使得三极管q1不工作,三极管q1发射极到集电极没有电流,电阻r3上没有压降,npn三极管q2的基极处在低电位,三极管q2不工作,故而整个放电电路未动作。而当电源电压从高电压切换降低到低电压时,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5以及基准稳压源u1为pnp三极管q1的基极提供的偏置电压降低,三极管q1导通,npn三极管q2基极的电位抬升,故而三极管q2导通,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q2和电阻r4组成的放电电路加速放电,使原来由高电压放电到低电压的时间从至少400毫秒降低到了100毫秒以内,进而避免适配电子产品时,电子产品因过压而损坏。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光耦合器u2,基准稳压源u1,p极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一端相连接、n极作为电源输出端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e1,串接在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基准稳压源u1的k极和r极之间的电容c2,串接在基准稳压源u1的r极和a极之间的电阻r7,一端与电阻r7和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6,以及一端与光耦合器u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与电阻r1并联设置的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电阻r3;其中,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线圈作为电源输入端,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正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负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e1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三极管q1的b极与电阻r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c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e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c极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接地,基准稳压源u1的a极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光耦合器U2,基准稳压源U1,二极管D1,极性电容CE1,电阻R5,电容C2,电阻R7,电阻R6,电阻R2,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容C1,电阻R4,以及电阻R3。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快充适配器的高压转低压快速放电电路,在不提高电路待机功耗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降压的速度,由原有的至少400毫秒的降压速度提高100毫秒,进而很好的保护了电子设备,更好的避免接入的电子设备因适配器电压过高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庞继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6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