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电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1028发布日期:2021-01-05 18:0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电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冷电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72183561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所述外层壳体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设置在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由壳体围成冷却液通道,壳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冷却液流过环形腔体,直接与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进行热交换,充分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冷却液与电机的热交换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冷却水与电机之间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

为此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可自行循环的节能的液冷电机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液冷电机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冷电机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包括液冷电机机壳和设置在液冷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转子,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在外层壳体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外层壳体外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安设有循环泵,电机的输出轴与循环泵传动连接,外层壳体外表面还安设有液体箱;

其中,循环泵输入端通过连接管、液体箱与冷却液出口连通,循环泵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连通,其中液体箱为导热材料制成,进入液体箱内的冷却液,由液体箱进行进行散热降温,可保证对冷却液对电机的降温效果;

其中循环泵、冷却液进口、环形腔体、冷却液出口和液体箱相互连通形成液体循环系统,电机工作带动循环泵工作,进而实现循环泵、液体箱、环形腔体至循环泵的液体循环,可对电机工作时进行有效的降温,而利用电机工作传输的动能带动循环泵工作,可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循环泵主要由壳体、安设于壳体内腔的涡轮扇、以及与涡轮扇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构成,传动轴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以及电机输出轴位于液冷电机机壳外侧的外表面均固定有皮带轮,皮带轮内表面通过皮带传动,电机工作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工作,进而带动壳体内的涡轮扇工作,为液体循环提供持续的动能。

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外层壳体外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安设有循环泵,电机的输出轴与循环泵传动连接,外层壳体外表面还安设有液体箱,其中循环泵与液体箱通过连接管、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与环形腔体连通形成液体循环系统,可以实现自行循环的节能的目的。

(1)通过循环泵主要由壳体、安设于壳体内腔的涡轮扇、以及与涡轮扇传动连接的传动轴构成,传动轴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以及电机输出轴位于液冷电机机壳外侧的外表面均固定有皮带轮,皮带轮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电机工作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工作,进而带动壳体内的涡轮扇工作,为液体循环提供持续的动能。

(2)通过循环泵输入端通过连接管、液体箱与冷却液出口连通,循环泵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连通,其中液体箱为导热材料制成,进入液体箱内的冷却液,由液体箱进行进行散热降温,可保证对冷却液对电机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壳体;2、外层壳体;3、定子;4、冷却液进口;5、冷却液出口;6、环形腔体;8、液体箱;9、壳体;10、传动轴;11、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液冷电机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包括液冷电机机壳和设置在液冷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3、转子,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1和外层壳体2,内层壳体1与外层壳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6,在外层壳体2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6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外层壳体2外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安设有循环泵,电机的输出轴与循环泵传动连接,外层壳体2外表面还安设有液体箱8;

其中,循环泵输入端通过连接管、液体箱8与冷却液出口5连通,循环泵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4连通,其中液体箱8为导热材料制成,进入液体箱内的冷却液,由液体箱进行进行散热降温,可保证对冷却液对电机的降温效果;

其中循环泵、冷却液进口4、环形腔体6、冷却液出口5和液体箱8相互连通形成液体循环系统,电机工作带动循环泵工作,进而实现循环泵、液体箱、环形腔体至循环泵的液体循环,可对电机工作时进行有效的降温,而利用电机工作传输的动能带动循环泵工作,可有效的提高能源利用率。

其中,循环泵主要由壳体9、安设于壳体9内腔的涡轮扇、以及与涡轮扇传动连接的传动轴10构成,传动轴10位于壳体9外侧的一端以及电机输出轴位于液冷电机机壳外侧的外表面均固定有皮带轮11,皮带轮11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电机工作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传动轴工作,进而带动壳体内的涡轮扇工作,为液体循环提供持续的动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电机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包括液冷电机机壳和设置在液冷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3)、转子,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1)和外层壳体(2),内层壳体(1)与外层壳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6),在外层壳体(2)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6)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其特征在于:外层壳体(2)外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安设有循环泵,电机的输出轴与循环泵传动连接,外层壳体(2)外表面还安设有液体箱(8);

循环泵输入端通过连接管、液体箱(8)与冷却液出口(5)连通,循环泵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进口(4)连通,其中液体箱(8)为导热材料制成;

其中循环泵、冷却液进口(4)、环形腔体(6)、冷却液出口(5)和液体箱(8)相互连通形成液体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泵主要由壳体(9)、安设于壳体(9)内腔的涡轮扇、以及与涡轮扇传动连接的传动轴(10)构成,传动轴(10)位于壳体(9)外侧的一端以及电机输出轴位于液冷电机机壳外侧的外表面均固定有皮带轮(11),皮带轮(11)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电机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包括液冷电机机壳和设置在液冷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转子,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在外层壳体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外层壳体外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安设有循环泵,电机的输出轴与循环泵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层壳体外表面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安设有循环泵,电机的输出轴与循环泵传动连接,外层壳体外表面还安设有液体箱,其中循环泵、冷却液进口、环形腔体、冷却液出口和液体箱相互连通形成液体循环系统,可以实现自行循环的节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佳驰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