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3822发布日期:2021-01-01 13: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埋管是指将供电使用的缆线以及管式外壳等铺设于地下的施工,一般在地下铺设电力需要埋入管道进行辅助保护,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一般需要设置架体结构暂时放置管道保护组件,尤其是在两段管道的连接处比较脆弱,在埋土时,两段管道连接处很可能因为土壤的压力过大导致连接处的断裂,进而损坏管道中的缆线。

目前也有一些埋管保护装置可以对管道进行保护,但是现在的管道上部和下部直接扣上压住管道,造成管道固定不牢固,另外目前的保护装置结构为实体块状结构,非常重不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解决目前的保护装置对管道固定不牢固,另外目前的保护装置结构为实体块状结构,非常重不利于施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包括方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空心结构,上框架的底部中间设有向上凹陷的半圆形的上凹槽,下框架的顶部中间设有半圆形的下凹式与上凹槽配合包覆埋管的下凹槽,上凹槽的顶部与上框架顶部内壁之间固定有竖直的上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侧倾斜设有多对关于其对称的上加强筋板,每对上加强筋板在上连接板的上部延长线上有一个虚拟交点,靠近上连接板的一对上加强筋板的虚拟交点处于远离上连接板的一对上加强筋板的下方,上加强筋板的顶部与上框架内壁顶部固定,上加强筋板的底部与上框架的内壁底部固定,下凹槽的底部与下框架内壁之间固定有竖直的下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关于其对称的下加强筋板,下凹槽内设有安装盲孔,安装盲孔内设有弹性件,上框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可拆卸插杆,插杆的下端穿过下框架,下框架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插销,插杆的上部设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簧的外侧包覆有橡胶层,可以更好的进行减震,并且可以防止弹簧生锈。

优选地,所述上凹槽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橡胶层一,下凹槽的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橡胶层二,弹性橡胶层二处于弹性件的上部,弹性橡胶层一和二可以防滑。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的两侧顶壁和底壁上设有与插杆配合的通孔,两通孔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方便插入插杆,防止插入插杆时因上下不对孔而浪费时间。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导向套内孔的阶梯孔,插销设在阶梯孔内,插销的外侧固定有拉环。方便拉出插销。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辅助插杆。进一步固定下框架。

优选地,所述下加强筋板顶部与下凹槽的底部固定,下加强筋板的底部与下框架的底部内壁固定。更好的分散传递受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上框架和下框架为空心结构,并且配合上框架内的成散射状设置的上加强筋板,可以把上框架顶部的受力分散传递到上框架的底部,然后在传递到下框架上,在保证其支撑保护强度的同时尽可能的减轻其重量,方便施工,另外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插杆和插销固定成一个整体,并且通过弹性件减震和提供一个预顶紧力,防止埋管连接处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框架,2、上加强筋板,3、上连接板,4、埋管,5、上凹槽,6、弹性橡胶层一,7、插销,8、插杆,9、下框架,10、导向套,11、下加强筋板,12、下连接板,13、辅助插杆,14、下凹槽,15、弹性橡胶层二,16、橡胶层,17、弹簧,18、阶梯孔,19、拉环,20、安装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包括方形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9,上框架1和下框架9均为空心结构,上框架1的底部中间设有向上凹陷的半圆形的上凹槽5,下框架9的顶部中间设有半圆形的下凹式与上凹槽5配合包覆埋管4的下凹槽14,上凹槽5的顶部与上框架1顶部内壁之间固定有竖直的上连接板3,上连接板3的两侧倾斜设有多对关于其对称的上加强筋板2,每对上加强筋板2在上连接板3的上部延长线上有一个虚拟交点,靠近上连接板3的一对上加强筋板2的虚拟交点处于远离上连接板3的一对上加强筋板2的下方,上加强筋板2的顶部与上框架1内壁顶部固定,上加强筋板2的底部与上框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下凹槽14的底部与下框架9内壁之间固定有竖直的下连接板12,下连接板12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关于其对称的下加强筋板11,下凹槽14内设有安装盲孔20,安装盲孔20内设有弹性件,上框架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8,插杆8的下端穿过下框架9,下框架9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插销7,插杆8的上部设有与插销7配合的插孔。

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17,弹簧17的外侧包覆有橡胶层16。

上凹槽5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橡胶层一6,下凹槽14的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橡胶层二15,弹性橡胶层二15处于弹性件的上部。

下框架9的两侧顶壁和底壁上设有与插杆8配合的通孔,两通孔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套10。

下框架9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导向套10内孔的阶梯孔18,插销7设在阶梯孔18内,插销7的外侧固定有拉环19。

下框架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辅助插杆13。

下加强筋板11顶部与下凹槽14的底部固定,下加强筋板11的底部与下框架9的底部内壁固定。

使用时,在埋管地点挖好坑,然后把辅助插杆拧紧在下框架上,然后把下框架放入坑槽内,辅助插杆插入坑槽底部,然后把埋管连接处放在下凹槽上连接上,然后把插杆拧紧在上框架的底部,然后抽出插销,然后把插杆从通孔插入到导向套,然后插入坑槽中,向下按压上框架,弹性件收到压缩,然后插入插销,这样松开上框架上的力时,上框架通过插杆和插销与下框架固定成一个整体,并且弹性件提供一个预先顶紧力,防止错动,且固定更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框架和下框架为空心结构,并且配合上框架内的成散射状设置的上加强筋板,可以把上框架顶部的受力分散传递到上框架的底部,然后在传递到下框架上,在保证其支撑保护强度的同时尽可能的减轻其重量,方便施工,另外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插杆和插销固定成一个整体,并且通过弹性件减震和提供一个预顶紧力,防止埋管连接处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包括方形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9),其特征在于:上框架(1)和下框架(9)均为空心结构,上框架(1)的底部中间设有向上凹陷的半圆形的上凹槽(5),下框架(9)的顶部中间设有半圆形的下凹式与上凹槽(5)配合包覆埋管(4)的下凹槽(14),上凹槽(5)的顶部与上框架(1)顶部内壁之间固定有竖直的上连接板(3),上连接板(3)的两侧倾斜设有多对关于其对称的上加强筋板(2),每对上加强筋板(2)在上连接板(3)的上部延长线上有一个虚拟交点,靠近上连接板(3)的一对上加强筋板(2)的虚拟交点处于远离上连接板(3)的一对上加强筋板(2)的下方,上加强筋板(2)的顶部与上框架(1)内壁顶部固定,上加强筋板(2)的底部与上框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下凹槽(14)的底部与下框架(9)内壁之间固定有竖直的下连接板(12),下连接板(12)的两侧设有倾斜的关于其对称的下加强筋板(11),下凹槽(14)内设有安装盲孔(20),安装盲孔(20)内设有弹性件,上框架(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8),插杆(8)的下端穿过下框架(9),下框架(9)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插销(7),插杆(8)的上部设有与插销(7)配合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17),弹簧(17)的外侧包覆有橡胶层(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5)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橡胶层一(6),下凹槽(14)的内壁上固定有弹性橡胶层二(15),弹性橡胶层二(15)处于弹性件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9)的两侧顶壁和底壁上设有与插杆(8)配合的通孔,两通孔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套(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9)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导向套(10)内孔的阶梯孔(18),插销(7)设在阶梯孔(18)内,插销(7)的外侧固定有拉环(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9)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辅助插杆(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筋板(11)顶部与下凹槽(14)的底部固定,下加强筋板(11)的底部与下框架(9)的底部内壁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施工埋管保护装置,包括方形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空心结构,上框架设有上凹槽,下框架设有下凹槽,上凹槽的顶部固定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侧设有多对上加强筋板,每对上加强筋板在上连接板的上部延长线上有一个虚拟交点,下凹槽的底部固定有下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下加强筋板,下凹槽内设有安装盲孔,安装盲孔内设有弹性件,上框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插杆的下端穿过下框架,下框架的上部侧壁上设有插销。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其支撑保护强度的同时尽可能的减轻其重量,方便施工,另外通过弹性件减震和提供一个预顶紧力,防止埋管连接处松动。

技术研发人员:苏辉;孙国歧;魏晓宾;王盼盼;葛旺泉;耿延庆;王金胜;崔静怡;周来鹏;耿晓辉;王军;刘金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德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