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602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电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天气炎热的季节,人们通常通过空调以及风扇进行降温。然而人们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容易得空调病,对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身体素质也会随之下降;现有的风扇风力较大较集中,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头痛、头晕、肚疼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风力柔和,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头痛、头晕、肚疼等不适症状,且经济效益较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包括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直流电源负极以及电连接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和直流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机定子绕组s和n,所述绕组s的一端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绕组s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并与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绕组n的一端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绕组n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并与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1脚,霍尔元件u1的2脚与mos管q1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4脚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与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2脚、mos管q1的栅极、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绕组s的另一端电连接有极电容c2的正极,有极电容c2的负极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后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mos管q2的栅极、电阻r4的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绕组n的另一端电连接有极电容c4的正极,有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地。

在上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中,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风扇风力小柔和,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头痛、头晕、肚疼等不适症状,且因功率小,经济节能、经济效益高;同时风扇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包括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直流电源负极以及电连接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和直流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机定子绕组s和n,所述绕组s的一端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绕组s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并与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绕组n的一端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绕组n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并与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1脚,霍尔元件u1的2脚与mos管q1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4脚接地。

为了滤波和稳压,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与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起到滤波作用,减少干扰。

更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2脚、mos管q1的栅极、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为了滤波和稳压,所述绕组s的另一端(即电连接mos管q1的漏极的一端)电连接有极电容c2的正极,有极电容c2的负极接地。有极电容c2起到滤波作用,减少干扰。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后接地。

更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mos管q2的栅极、电阻r4的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为了滤波和稳压,所述绕组n的另一端(即电连接mos管q2的漏极的一端)电连接有极电容c4的正极,有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地。有极电容c4起到滤波作用,减少干扰。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后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电阻r1的阻值为750ω,电阻r2的阻值为750ω,电阻r3的阻值为100kω,电阻r4的阻值为100kω;电容c1的容量为1μf,电容c3的容量为1μf;有极电容c2的容量为100μf,额定工作电压16v;有极电容c4的容量为100μf,额定工作电压16v。mos管q1和mos管q2的型号均为4406。

工作原理:工作时,风扇使用永磁转子,在电机定子的适当位置放置霍尔元件u1,霍尔元件u1输出控制mos管q1和mos管q2,mos管q1和mos管q2分别控制电子定子的两个绕组s、n。当转子经过霍尔元件u1附近时,永磁转子的磁场使霍尔元件u1的2脚输出一个电压使mos管q1导通,与之相连的定子绕组s供电,产生和转子磁场极性相同的磁场,推动转子继续转动,此时霍尔元件u1的3脚无电压输出,mos管q2截止,与mos管q2相连的定子绕组n断电;转子转到下一个位置,霍尔元件u1的3脚输出一个电压使mos管q2导通,与之相连的定子绕组n供电,产生和转子磁场极性相同的磁场,推动转子继续转动,此时霍尔元件u1的2脚无电压输出,mos管q1截止,与mos管q1相连的定子绕组s断电。如此循环,维持电机的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直流电源负极以及电连接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和直流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机定子绕组s和n,所述绕组s的一端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绕组s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并与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绕组n的一端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绕组n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并与直流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1脚,霍尔元件u1的2脚与mos管q1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4脚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与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2脚、mos管q1的栅极、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s的另一端电连接有极电容c2的正极,有极电容c2的负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mos管q2的栅极、电阻r4的一端以及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n的另一端电连接有极电容c4的正极,有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后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电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微型风扇的电路结构,包括直流电源5V电源正极、直流电源负极以及电连接于电源正极和直流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机定子绕组S和N,所述绕组S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绕组S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绕组N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绕组N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1脚,霍尔元件U1的2脚与MOS管Q1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3脚与MOS管Q2的栅极电连接后与电源正极电连接,霍尔元件U1的4脚接地。本实用新型风力柔和,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头痛、头晕、肚疼等不适症状,且经济效益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波士洁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