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0038发布日期:2021-07-13 15:3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尤其涉及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



背景技术:

电钻工作时,电机通过动力轴将动力传递给钻头,钻头转动在板材上钻动进行打孔操作。钻头通过螺旋钻动的方式渐进式的钻入到板材内,这个过程中,钻头自身会受到很大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会传递到动力轴上,给动力轴的运动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设计结构更好的动力轴,以在电钻工作过程中,不会打滑,工作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包括轴杆,所述轴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轴肩,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深小于第二环形槽的槽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轴肩上设置有两个缺口,所述缺口的端面为平面,且两个缺口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轴肩的两侧均设置有退刀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设置有台阶过度,所述台阶面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倒角。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其中,第一外周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外周面的直径,且第一外周面位于靠近轴肩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之间通过台阶面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轴,包括轴杆,所述轴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轴肩,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深小于第二环形槽的槽深。应用在电钻内作为传动轴使用时,动力轴的第一部分与电钻的电机相连,动力轴的第三部分与钻头相连接,动力轴的直径从第一部分向第三部分方向逐渐减小,这样使得动力轴与电机的接触面积大,与钻头的接触面积小,反作用力在经过动力轴传递到动力轴与电机之间时,反作用力的衰减力度大大增加,从而有效防止了动力轴与电机之间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三部分;20、第二环形槽;30、倒角;40、第二部分;50、第二外周面;60、轴肩;70、缺口;80、退刀槽;90、第一环形槽;100、第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包括轴杆,所述轴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轴肩,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深小于第二环形槽的槽深。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电钻中的动力轴在工作中受反作用力较大,容易打滑的问题。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在本实施中,动力轴应用在电钻中,具体的是用于将电钻内电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钻头上,使得钻头能够在板材上进行钻孔作业。钻头在进行钻孔作业时,钻头给板材施加了很大的力,而板材同时也给钻头施加了很大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会通过动力轴传递到电机上,动力轴在电机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力的加持下,很容易打滑,造成电钻工作不稳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轴包括轴杆,轴杆包括第一部分100,第二部分40和第三部分10,其中,第一部分100,第二部分40和第三部分10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40之间设置有轴肩60,所述第一部分10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90,所述第三部分10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20,所述第一环形槽90的槽深小于第二环形槽20的槽深。应用在电钻内时,第一部分100连接电钻的电机,第三部分10连接电钻的钻头,由于第一部分100的直径大于第三部分10的直径,这样使得电机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轴的对接接触面积大于动力轴与钻头的对接接触面积,这样设计,使得反作用力在经过动力轴传递到电机与动力轴之间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衰减,同事,动力轴与电机动力输出轴的接触面积大,也提高了动力轴与电机动力输出轴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动力轴和电机动力输出轴之间不容易打滑。

进一步的,轴杆的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40之间设置有轴肩60,轴肩60用于轴向定位动力轴,将轴肩60设置在轴杆的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40之间,可以有效减小动力轴的摩擦损耗。

进一步的,在第一部分10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90,在第二部分40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20,其中第一环形槽90的深度小于第二部分40上的环形槽。第一环形槽90和第二环形槽20均用于定位动力轴,应用在电钻内时,第一环形槽90靠近电机,第二环形槽20相对于第一环形槽90远离电机,动力轴远离电机的部分相对动力轴靠近电机的部分抖动更加剧烈,第二环形槽20的深度相对第一环形槽90的深度更深,可以有效提高环形槽对动力轴的定位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环形槽90的槽宽大于第二环形槽20的槽宽,如此设置,将装配的余量调整空间设置在第一环形槽90内,可以使得动力轴进行装配时,更加容易装配。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肩60上设置有两个缺口70,所述缺口70的端面为平面,且两个缺口70对称设置。通过在轴肩60上设置缺口70方便动力轴进行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轴肩60的两侧均设置有退刀槽80。轴肩60两侧的对刀槽用于在动力轴加工时退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40和第三部分10之间设置有台阶过度,所述台阶面和第二部分40之间设置有倒角3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40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50,其中,第一外周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外周面50的直径,且第一外周面位于靠近轴肩60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50之间通过台阶面衔接。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杆,所述轴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轴肩,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深小于第二环形槽的槽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上设置有两个缺口,所述缺口的端面为平面,且两个缺口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的两侧均设置有退刀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设置有台阶过度,所述台阶面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其中,第一外周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外周面的直径,且第一外周面位于靠近轴肩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之间通过台阶面衔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打滑效果好的动力轴,包括轴杆,所述轴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轴肩,所述第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深小于第二环形槽的槽深。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电钻中的动力轴在工作中受反作用力较大,容易打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勇;章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慈溪市永力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