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7026发布日期:2021-08-24 12: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电缆铺设是电力施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的一道工序,一般的做法是将电缆轴支设在地面上,然后人工拉动电缆的端部,带动电缆进行铺设,如果电缆长度较大,则需要同时多人进行拉动,尤其是转角处需要更多的人力进行电缆的输送,拉动困难,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被电缆压伤挤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简便,可显著提高电缆铺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包括一段弯折成弧形的槽钢,所述槽钢弯折的角度与电缆铺设的转角角度相适应,所述槽钢的凹槽两侧壁上沿所述槽钢弧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安装有多根圆钢,所述槽钢的底面对应所述圆钢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多个所述矩形开口的对角线交点连线平行于所述槽钢凹槽的侧壁,所述圆钢上位于矩形开口内转动安装有托辊或轴承。

优选的,所述托辊或轴承的外圆表面高出所述槽钢的底面4mm-6mm

优选的,所述槽钢弯折的角度为90°、180°。

优选的,所述矩形开口为长方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内可转动安装有1-2个轴承。

优选的,所述槽钢上的矩形开口位置由所述槽钢弧长的中点向两边排布,且所述槽钢中点位置的矩形开口及其两侧相邻矩形开口内转动安装有2个轴承。

优选的,所述槽钢中点位置矩形开口与相邻矩形开口之间中心距为100mm-200mm,

优选的,所述槽钢靠近两端的所述矩形开口内可转动安装有1个轴承,且靠近两端的所述矩形开口之间的中心距为200mm-300mm。

优选的,所述槽钢的两端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槽钢底面的导向托辊,防止电缆脱出槽钢底面,进一步减少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槽钢的两端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圆钢且高出所述槽钢底面10-15mm的引线托辊,防止电缆靠在槽钢端部,进一步减少摩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电缆铺设专用工具安装在电缆铺设转角处,将电缆放置在所述槽钢底面外侧,拉动电缆,此时电缆在所述托辊或轴承上滑动,由于所述托辊或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圆钢上,电缆在所述托辊或轴承表面拉动,带动所述托辊或轴承滚动,减少摩擦力,提高拉动效率,省时省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简便,可显著提高电缆铺设效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本技术:
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矩形开口及轴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圆钢及轴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向托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引线托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钢、11.侧壁、12.圆钢、13.底面、14.矩形开口、15.轴承、16.导向托辊、17.引线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中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包括一段弯折成弧形的槽钢1,所述槽钢1弯折的角度与电缆铺设的转角角度相适应,所述槽钢1的凹槽两侧壁11上沿所述槽钢弧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安装有多根圆钢12,所述槽钢1的底面13对应所述圆钢12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14,多个所述矩形开口14的对角线交点连线平行于所述槽钢1凹槽的侧壁11,所述圆钢12上位于矩形开口14内转动安装轴承15。

优选的,所述轴承15的外圆表面比所述槽钢1的底面13高出5mm,所述槽钢1弯折的角度为90°。

优选的,所述矩形开口14为长方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14内可转动安装有1-2个轴承,所述槽钢1上的矩形开口14位置由所述槽钢1弧长的中点向两边排布,所述槽钢1中点位置矩形开口14与相邻矩形开口14之间中心距为100mm-200mm,且所述槽钢1中点位置的矩形开口14及其相邻矩形开口14内转动安装有2个轴承,所述槽钢1靠近两端的所述矩形开口14内可转动安装有1个轴承,且靠近两端的所述矩形开口14之间的中心距为200mm-30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电缆铺设专用工具安装在电缆铺设转角处,将电缆放置在所述槽钢的底面外侧,拉动电缆,此时电缆在所述托辊或轴承上滑动,由于所述托辊或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圆钢上,电缆在所述托辊或轴承表面拉动,带动所述托辊或轴承滚动,减少摩擦力,提高拉动效率,省时省力。

实施例2,参照图4、图5,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槽钢1的两端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槽钢底面13的导向托辊16,防止电缆脱出槽钢底面13,进一步减少劳动强度。

实施例3,参照图6,作为实施例2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槽钢1的两端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圆钢12且比所述槽钢底面13高出10-15mm的引线托辊17,防止电缆靠在槽钢端部,进一步减少摩擦。



技术特征:

1.一种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弯折成弧形的槽钢,所述槽钢弯折的角度与电缆铺设的转角角度相适应,所述槽钢的凹槽两侧壁上沿所述槽钢弧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安装有多根圆钢,所述槽钢的底面对应所述圆钢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多个所述矩形开口的对角线交点连线平行于所述槽钢凹槽的侧壁,所述圆钢上位于矩形开口内转动安装有托辊或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或轴承的外圆表面高出所述槽钢的底面4mm-6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弯折的角度为90°、18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上的矩形开口位置由所述槽钢弧长的中点向两边排布,且所述槽钢中点位置的矩形开口及其两侧相邻矩形开口内转动安装有2个轴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中点位置矩形开口与相邻矩形开口之间中心距为100mm-2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的两端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槽钢底面的导向托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的两端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圆钢且高出所述槽钢底面10-15mm的引线托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距离大型线缆铺设转弯专用工具,包括一段弯折成弧形的槽钢,所述槽钢弯折的角度与电缆铺设的转角角度相适应,所述槽钢的凹槽两侧壁上沿所述槽钢弧长长度方向间隔平行安装有多根圆钢,所述槽钢的底面对应所述圆钢位置均开设有矩形开口,多个所述矩形开口的对角线交点连线平行于所述槽钢凹槽的侧壁,所述圆钢上位于矩形开口内转动安装有托辊或轴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简便,可显著提高电缆铺设效率,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明;张庆忠;严海涛;龙启刚;马宏泽;齐培累;王建忠;赵文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新能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山口水力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