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

文档序号:25982527发布日期:2021-07-23 14:3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属于无功补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是用于无功补偿、节能降损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随着生产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其耗电有无功功率也日趋变化剧烈,这就要求无功补偿设备需要快速调节,电力电容器因此需要越来越频繁的投切。在很多工厂中,电容器一分钟内要投切多次,然而电容器的投切,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大的合闸涌流,有时还会产生操作过电压,不但对电容器本身造成有较大的损害,还会造成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动或震荡,因此,如何限制电力电容器的合闸涌流,一直是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重点。

现有技术采用两种方案,一是晶闸管投切开关,利用晶闸管实现过零点投切,可以有效减少涌流,但晶闸管投切开关价格高,并且自身抗过电流应力能力较弱,容易损坏;二是限流电抗器,利用电抗器限流的历史悠久,但电抗器感抗小则涌流抑制能力不足,感抗大则会造成分合闸暂态振荡,进一步损坏电容器,整体限流效果一般,涌流抑制能力只能达到额定电流的5倍左右,因此,研制一种成本低、涌流抑制能力好、可靠性好的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对于电力电容器的投切频度与补偿效果的提升都大有好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它解决了目前投切电路成本较高、恢复时间慢、涌流抑制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它包括电力电容器、ntc热敏电阻、电感器、直流风机、旁路二极管;

所述电力电容器有三组,三相电源的a、b、c相分别通过一组ntc热敏电阻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连接,三组电力电容器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每组ntc热敏电阻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之间连接有一组直流风机,每组直流风机另一端分别串联有一组电感器,三组电感器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每组直流风机两端分别反极性并联有一组旁路二极管;

每组直流风机的出风口方向指向对应的ntc热敏电阻。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ntc热敏电阻的最大通流能力不小于被控的电力电容器的额定电流。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ntc热敏电阻的冷态阻值不小于热态阻值的50倍。

由于ntc热敏电阻阻值随着温度变化,非硬性不变的,所以称为柔性投切限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成本低廉,本电路结构利用成本低廉的ntc热敏电阻实现涌流抑制,其成本与晶闸管结构的投切开关相比,可相差数倍,且ntc热敏电阻是无源陶瓷期器件,其可靠性、耐用性与稳定性远远超过使用晶闸管的产品;

(2)涌流抑制能力好,本电路结构成本低廉的ntc热敏电阻实现涌流抑制,其本质是动态变化的电阻,因此与电抗器相比,不会激发振荡或谐振,有效提升现有技术的涌流抑制能力,这也就为电力电容器的频繁投切提供了可能;

(3)恢复时间快,现有技术的电容器投切方案,由于退出的电容器需要经过放电才能重新投入,因此即使做到了无涌流投入,也无法实现高频度的投切,本电路结构电力电容器的残余电荷给直流风机供电,使推出的电力电容器利用残余电荷驱动风机给ntc热敏电阻复位,一来与放电电阻相比极快地放完残余电荷,二来将放电电荷用于给ntc热敏电阻降温复位,从而为短时间内第二次投切做好准备,利用恢复时间快的特点,本电路结构可实现一分钟内数次投切的投切频度,对于电力电容器的投切频度与补偿效果的提升都大有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力电容器1,ntc热敏电阻2,电感器3,直流风机4,旁路二极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它包括电力电容器1、ntc热敏电阻2、电感器3、直流风机4、旁路二极管5;

电力电容器1有三组,三相电源的a、b、c相分别通过一组ntc热敏电阻2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1连接,三组电力电容器1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每组ntc热敏电阻2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1之间连接有一组直流风机4,每组直流风机4另一端分别串联有一组电感器3,三组电感器3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每组直流风机4两端分别反极性并联有一组旁路二极管5;

每组直流风机4的出风口方向指向对应的ntc热敏电阻2。

ntc热敏电阻2的最大通流能力不小于被控的电力电容器1的额定电流。

ntc热敏电阻2的冷态阻值不小于热态阻值的50倍。

工作原理:

利用成本低廉的ntc热敏电阻2实现涌流抑制,当电力电容器1合闸初始时刻,ntc热敏电阻2阻值很大,因此合闸涌流被极大削弱,随着ntc热敏电阻2本身在电流下的发热,其组织急剧变小,最后减小到忽略不计的程度,系统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力电容器1上,实现电力电容器1的无涌流投入,由于ntc热敏电阻2的组织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在整个投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二次涌流,更不会引发振荡或谐振,其成本与晶闸管结构的投切开关相比,可相差数倍,且ntc热敏电阻2是无源陶瓷期器件,其可靠性、耐用性与稳定性远远超过使用晶闸管的产品。本电路结构采用成本低廉的ntc热敏电阻2实现涌流抑制,其本质是动态变化的电阻,因此与电抗器相比,不会激发振荡或谐振,如果将ntc热敏电阻2的冷态阻值设的比较大,可实现2倍以下的合闸涌流,有效提升现有技术的涌流抑制能力,这也就为电力电容器1的频繁投切提供了可能。

此外,利用ntc热敏电阻2投切电力电容器1,存在退出电力电容器1后ntc热敏电阻2需要降温恢复的时间问题,本电路结构巧妙利用电力电容器1残余电荷,实现了较快的恢复时间。现有技术的电力电容器1投切方案,由于退出的电力电容器1需要经过放电才能重新投入,因此即使做到了无涌流投入,也无法实现高频度的投切,本电路结构利用电力电容器1的残余电荷给直流风机4供电,当电力电容器1运行时电感器3对于交流感抗很大,直流风机4不工作,当电力电容器1退出后,残余电荷通过电感器3驱动直流风机4,直流风机4给ntc热敏电阻2吹风散热,使退出的电力电容器1利用残余电荷驱动直流风机4给ntc热敏电阻2复位,一来与放电电阻相比极快地放完残余电荷,二来将放电电荷用于给ntc热敏电阻2降温复位,从而为短时间内第二次投切做好准备,利用恢复时间快的特点,本电路结构可实现一分钟内数次投切的投切频度,加上对残余电荷的利用,也间接起到了节能高效果。利用ntc热敏电阻2和直流风机4配合,实现柔性的投切限流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力电容器(1)、ntc热敏电阻(2)、电感器(3)、直流风机(4)、旁路二极管(5);

所述电力电容器(1)有三组,三相电源的a、b、c相分别通过一组ntc热敏电阻(2)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1)连接,三组电力电容器(1)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每组ntc热敏电阻(2)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1)之间连接有一组直流风机(4),每组直流风机(4)另一端分别串联有一组电感器(3),三组电感器(3)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每组直流风机(4)两端分别反极性并联有一组旁路二极管(5);

每组直流风机(4)的出风口方向指向对应的ntc热敏电阻(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热敏电阻(2)的最大通流能力不小于被控的电力电容器(1)的额定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tc热敏电阻(2)的冷态阻值不小于热态阻值的50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电容器投切限流器,属于无功补偿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电力电容器、NTC热敏电阻、电感器、直流风机、旁路二极管;所述电力电容器有三组,三相电源的A、B、C相分别通过一组NTC热敏电阻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连接,三组电力电容器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每组NTC热敏电阻与对应一组电力电容器之间连接有一组直流风机,每组直流风机另一端分别串联有一组电感器,三组电感器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每组直流风机两端分别反极性并联有一组旁路二极管;每组直流风机的出风口方向指向对应的NTC热敏电阻。它具有成本低廉、涌流抑制能力好、恢复时间快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超;杨欢红;李广一;朱涛;朱伟星;金瀚濛;吴信立;侯必骁;杨小玲;郭思远;周春峰;郭超;周思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华电奉贤热电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