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9387发布日期:2021-09-08 02: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2.现阶段,变频器在各电气工程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变频器内部的通风散热普遍通过散热扇进行,但该种扇热方式会将外部灰尘吹入变频器内部,长时间后会造成变频器内部元器件积尘影响正常工作甚至损坏,且该种方式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工况下会造成变频器内部潮湿,导致内部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包括壳体、开闭门、观察窗、制冷机装置、鼓风槽、空气滤网、鼓风装置、鼓风接口、鼓风输出管、电控阀、底部管口、气槽体、气槽、顶部管口、内循环吸气管、空气循环泵、输入管口、除湿降温槽、热交换管、连接管柱、内循环出气管、铜烧结板、隔音棉,所述开闭门通过合页配合安装于壳体前端侧面,所述观察窗设置于开闭门,所述制冷机装置刚性安装于壳体左侧外壁,所述鼓风槽设置于壳体底部,所述空气滤网刚性安装于鼓风槽底部,所述鼓风装置通过支架刚性安装于鼓风槽内壁,所述鼓风接口分2组左右对称设置于鼓风槽上部侧壁,所述鼓风输出管刚性连接安装于鼓风接口和气槽体底部设置的底部管口之间,所述气槽体分2组左右对称刚性安装于壳体左右侧内壁,所述气槽设置于气槽体和壳体内部侧壁之间,所述顶部管口设置于气槽体顶部,所述内循环吸气管刚性连接安装于右侧顶部管口和输入管口之间,所述空气循环泵设置安装于内循环吸气管,所述输入管口设置于除湿降温槽右侧壁,所述热交换管通过连接管柱刚性安装于除湿降温槽内部,所述除湿降温槽设置于壳体顶部内壁,所述连接管柱连接制冷机装置,所述内循环出气管刚性连接安装于除湿降温槽左侧壁设置的输出管口和左侧顶部管口之间,所述铜烧结板刚性安装于气槽体,所述隔音棉铺装于铜烧结板端面。
5.上述的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所述隔音棉内部填充吸湿剂,所述鼓风输出管、内循环吸气管、内循环出气管均安装电控阀。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通过鼓风槽、侧部槽体和低温除湿管的设计使变频器在正常工况下工作时通过鼓风槽的作用下进行内外换气,且在空气滤网的作用下有效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变频器内部,当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湿度过高时低温除湿管开始工作对变频器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并实现内循环,既保证了通风散热效果又可以良好的控制变频器内部湿度,同时可以达到绝尘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变频器内部元器件正常工作,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壳体,2.开闭门,3.观察窗,4.制冷机装置,5.鼓风槽,6.空气滤网,7.鼓风装置,8.鼓风接口,9.鼓风输出管,10.电控阀,11.底部管口,12.气槽体,13.气槽,14.顶部管口,15.内循环吸气管,16.空气循环泵,17.输入管口,18.除湿降温槽,19.热交换管,20.连接管柱,21.内循环出气管,22.铜烧结板,23.隔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2.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包括壳体1、开闭门2、观察窗3、制冷机装置4、鼓风槽5、空气滤网6、鼓风装置7、鼓风接口8、鼓风输出管9、电控阀10、底部管口11、气槽体12、气槽13、顶部管口14、内循环吸气管15、空气循环泵16、输入管口17、除湿降温槽18、热交换管19、连接管柱20、内循环出气管21、铜烧结板22、隔音棉23,所述开闭门2通过合页配合安装于壳体1前端侧面,所述观察窗3设置于开闭门2,所述制冷机装置4刚性安装于壳体1左侧外壁,所述鼓风槽5设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空气滤网6刚性安装于鼓风槽5底部,所述鼓风装置7通过支架刚性安装于鼓风槽5内壁,所述鼓风接口8分2组左右对称设置于鼓风槽5上部侧壁,所述鼓风输出管9刚性连接安装于鼓风接口8和气槽体12底部设置的底部管口11之间,所述气槽体12分2组左右对称刚性安装于壳体1左右侧内壁,所述气槽13设置于气槽体12和壳体1内部侧壁之间,所述顶部管口14设置于气槽体12顶部,所述内循环吸气管15刚性连接安装于右侧顶部管口14和输入管口17之间,所述空气循环泵16设置安装于内循环吸气管15,所述输入管口17设置于除湿降温槽18右侧壁,所述热交换管19通过连接管柱20刚性安装于除湿降温槽18内部,所述除湿降温槽18设置于壳体1顶部内壁,所述连接管柱20连接制冷机装置4,所述内循环出气管21刚性连接安装于除湿降温槽18左侧壁设置的输出管口和左侧顶部管口14之间,所述铜烧结板22刚性安装于气槽体12,所述隔音棉23铺装于铜烧结板22端面。
13.详细的,所述隔音棉23内部填充吸湿剂,所述鼓风输出管9、内循环吸气管15、内循环出气管21均安装电控阀10。
14.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包括壳体(1)、开闭门(2)、观察窗(3)、制冷机装置(4)、鼓风槽(5)、空气滤网(6)、鼓风装置(7)、鼓风接口(8)、鼓风输出管(9)、电控阀(10)、底部管口(11)、气槽体(12)、气槽(13)、顶部管口(14)、内循环吸气管(15)、空气循环泵(16)、输入管口(17)、除湿降温槽(18)、热交换管(19)、连接管柱(20)、内循环出气管(21)、铜烧结板(22)、隔音棉(23),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门(2)通过合页配合安装于壳体(1)前端侧面,所述观察窗(3)设置于开闭门(2),所述制冷机装置(4)刚性安装于壳体(1)左侧外壁,所述鼓风槽(5)设置于壳体(1)底部,所述空气滤网(6)刚性安装于鼓风槽(5)底部,所述鼓风装置(7)通过支架刚性安装于鼓风槽(5)内壁,所述鼓风接口(8)分2组左右对称设置于鼓风槽(5)上部侧壁,所述鼓风输出管(9)刚性连接安装于鼓风接口(8)和气槽体(12)底部设置的底部管口(11)之间,所述气槽体(12)分2组左右对称刚性安装于壳体(1)左右侧内壁,所述气槽(13)设置于气槽体(12)和壳体(1)内部侧壁之间,所述顶部管口(14)设置于气槽体(12)顶部,所述内循环吸气管(15)刚性连接安装于右侧顶部管口(14)和输入管口(17)之间,所述空气循环泵(16)设置安装于内循环吸气管(15),所述输入管口(17)设置于除湿降温槽(18)右侧壁,所述热交换管(19)通过连接管柱(20)刚性安装于除湿降温槽(18)内部,所述除湿降温槽(18)设置于壳体(1)顶部内壁,所述连接管柱(20)连接制冷机装置(4),所述内循环出气管(21)刚性连接安装于除湿降温槽(18)左侧壁设置的输出管口和左侧顶部管口(14)之间,所述铜烧结板(22)刚性安装于气槽体(12),所述隔音棉(23)铺装于铜烧结板(22)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23)内部填充吸湿剂,所述鼓风输出管(9)、内循环吸气管(15)、内循环出气管(21)均安装电控阀(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除湿干燥功能的变频器,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开闭门、观察窗、制冷机装置、鼓风槽、空气滤网、鼓风装置、鼓风接口、鼓风输出管、电控阀、底部管口、气槽体、气槽、顶部管口。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通过鼓风槽、侧部槽体和低温除湿管的设计使变频器在正常工况下工作时通过鼓风槽的作用下进行内外换气,且在空气滤网的作用下有效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变频器内部,当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湿度过高时低温除湿管开始工作对变频器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并实现内循环,既保证了通风散热效果又可以良好的控制变频器内部湿度,同时可以达到绝尘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变频器内部元器件正常工作,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辉科胜邦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