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3261发布日期:2023-04-18 13:5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充电电路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终端。


背景技术:

1、目前,手机等终端普遍支持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由于手机内部充电电路只有一套,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往往会复用充电电路的部分结构,因此需要在充电电路中设置有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的选择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终端。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无线供电输入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供电输入端、第一分立器件、供电输出端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供电输入端用于与外接无线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有线供电输入端用于与外接有线供电电源连接,所述供电输出端用于与外接待充电电池连接;

3、所述无线供电输入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以及供电输出端串联,构成无线充电通路,所述有线供电输入端、所述第一分立器件,以及所述供电输出端串联,构成有线充电通路;

4、所述电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无线充电通路和所述有线充电通路两者之一导通、所述无线充电通路和所述有线充电通路两者另一断开;

5、其中,所述电路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分立器件来控制所述有线充电通路导通或断开,所述电路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来控制所述无线充电通路导通或断开。

6、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分立器件,所述第二分立器件的源极与所述供电输出端连接,

7、所述无线充电通路中,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分立器件与所述供电输出端连接;和/或,

8、所述有线充电通路中,所述第一分立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分立器件与所述供电输出端连接。

9、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分立器件通过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输出端连接,

10、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或睡眠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无线充电通路导通;在所述睡眠状态,所述无线充电通路断开;和/或,

11、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分立器导通或截止;当所述第一分立器导通时,所述有线充电通路导通;当所述第一分立器截止时,所述有线充电通路断开。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和第三分立器件,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和所述第二电阻模块串联,所述第三分立器件通过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源极和漏极,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并联,且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均接地;

13、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漏极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或睡眠状态。

14、可选地,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15、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三分立器件导通或截止。

16、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电路和第一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三电阻模块和第四电阻模块,所述第三电阻模块和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由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向输出端依次布置;

17、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有线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

18、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分立器件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分立器件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分立器件的栅极连接;

19、在所述有线供电输入端与外接有线供电电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输出的控制输出电位大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输入的控制输入电位,且所述控制输出电位与所述控制输入电位的差值为第一设定电位;所述第一设定电位、所述第三电阻模块和所述第四电阻模块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分立器件的栅极的电位和所述第二分立器件的栅极的电位均大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入端的电位。

20、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模块,所述第六电阻模块的阻值可调。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2、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分立器件,所述第一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分立器件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四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23、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四分立器件导通或截止。

24、可选地,所述第一分立器件通过第七电阻模块与所述第四分立器件串联,所述第七电阻模块的阻值可调。

25、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子控制模块,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源输出的电位为第二设定电位,

26、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当所述子控制模块导通时,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输出所述控制输出电位。

27、可选地,所述子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分立器件、第六分立器件和第五电阻模块,

28、所述控制电源、所述第五分立器件和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串联,所述控制电源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五分立器件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第六分立器件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六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29、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六分立器件导通或截止。

30、可选地,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31、可选地,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确定所述无线供电输入端与外接无线供电电源连接或断开。

3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

3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分立器件以及无线接收模块来实现有线充电通路和无线充电通路的互斥选通,不仅仅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充电通路,而且,相对于双向隔离器件,该充电电路的成本也较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方便充电电路的布置。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无线供电输入端、无线接收模块、有线供电输入端、第一分立器件、供电输出端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供电输入端用于与外接无线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有线供电输入端用于与外接有线供电电源连接,所述供电输出端用于与外接待充电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分立器件,所述第二分立器件的源极与所述供电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充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分立器件通过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和第三分立器件,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和所述第二电阻模块串联,所述第三分立器件通过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源极和漏极,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并联,且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模块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电路和第一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三电阻模块和第四电阻模块,所述第三电阻模块和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由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向输出端依次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模块,所述第六电阻模块的阻值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分立器件,所述第一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第四分立器件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四分立器件的栅极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立器件通过第七电阻模块与所述第四分立器件串联,所述第七电阻模块的阻值可调。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子控制模块,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源输出的电位为第二设定电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控制模块包括第五分立器件、第六分立器件和第五电阻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二极管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3-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确定所述无线供电输入端与外接无线供电电源连接或断开。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电路及终端,其中,充电电路中,无线供电输入端、无线接收模块,以及供电输出端串联,构成无线充电通路,有线供电输入端、第一分立器件,以及供电输出端串联,构成有线充电通路;电路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分立器件来控制有线充电通路导通或断开,电路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无线接收模块来控制无线充电通路导通或断开。该充电电路中,通过控制分立器件以及无线接收模块来实现有线充电通路和无线充电通路的互斥选通,不仅仅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充电通路,而且,相对于双向隔离器件,该充电电路的成本也较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方便充电电路的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旻,韩亚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