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9423发布日期:2021-11-22 17:1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光伏面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能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现已被广泛应用,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3.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光伏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光伏板用于将照射在其工作面上的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光伏板一般成行阵列后整体倾斜架设在室外。
4.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光伏板10拼接阵列后相邻两块光伏板10之间存在有间隙101,下雨时雨水易从间隙101中流到光伏板10下方的地面上,由于该处地面有光伏板10遮挡,地面上的积水难以消散,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雨水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间隙中流到地面上,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流装置。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导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导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位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间隙下方,且沿间隙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主体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部与导流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背面抵接,所述导流部位于支撑部的一侧,所述导流部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支撑部与导流槽上靠近支撑部的一侧槽壁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背面,支撑部位于间隙的下方,起到支撑、连接光伏板以及导流的作用,流到间隙内的雨水落到支撑部的上端面上,通过光伏板与支撑部之间的间隙,雨水由支撑部流到导流槽内,雨水再由导流槽集中流至一处(排水渠内),减少光伏板下方的地面产生积水的情况。
9.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部的两侧均设置导流部使得支撑部上的雨水最大程度地流到导流槽内。
11.可选的,所述导流部远离支撑部的一侧于导流槽的开口边沿处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延伸部的上端面与光伏板的背面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的上端面与光伏板的背面贴合,能够减少雨水由导流槽内溅出而打湿光伏板背面的接线盒,延伸部对接线盒起保护作用。
13.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起到便于将主体安装在光伏板背面的作用。
15.可选的,所述导流槽相对的两侧槽壁朝相互远离方向倾斜。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的槽壁的设置增加了导流槽内容纳雨水的空间,减少雨水溢出导流槽的情况发生。
17.可选的,所述主体远离光伏板的一侧分别对应两个导流槽形成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的设置用于提高主体的结构强度,使相邻的两个光伏板连接更加稳定。
19.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上端面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引流道,所述支撑部上于引流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连通的分流道,所述分流道同时与导流槽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道与分流道的设置使得支撑部上的雨水能够更多、更快流到导流槽内。
21.可选的,所述延伸部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吸水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层的设置起到将由导流槽内飞溅至延伸部上的雨水吸收的作用,对接线盒起到进一步的保护。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雨水由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间隙流到支撑部上,雨水再顺着支撑部流到主体两侧的导流槽内,雨水由导流槽统一排出至雨水收集处,减少光伏板下方的地面产生积水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5.图1是背景技术中若干光伏板阵列后的示意图;
26.图2是实施例1的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实施例1的主体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支撑部;21、引流道;22、分流道;23、安装孔;3、导流部;31、导流槽;4、延伸部;5、吸水层;6、凸起;10、光伏板;101、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2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流装置。
32.实施例1
33.参照图2、图3,包括主体1,主体1为经过压制成型的不锈钢片,主体1也可以是其他金属片材或者是塑料片材。主体1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间隙下方,并且主体1沿间隙延伸方向设置。
34.参照图2、图3,主体1包括支撑部2与导流部3。支撑部2呈平板状,并且支撑部2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背面抵接,使得支撑部2位于相邻两个光伏板的间隙的正下方。导流部3共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支撑部2的两侧,导流部3的上端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导流槽31,支撑部2与导流槽31上靠近支撑部2的一侧槽壁连接。雨水由间隙流到支撑部2上,再由支撑部2与光伏板之间的间隙流到导流槽31内,导流槽31内的雨水集中被排至下水道内,避免地面积水。
35.参照图2、图3,导流槽31相对的两侧槽壁朝相互远离方向倾斜,并且导流槽31的开口面积大于槽底面积,以上设置增加了导流槽31内能够容纳雨水的空间,减少雨水溢出导流槽31的情况发生。主体1的背面分别对应两个导流槽31形成有两个凸起6,凸起6沿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使得导流部3呈v形,主体1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两块光伏板连接的稳定性。
36.参照图2、图3,导流部3远离支撑部2的一侧于导流槽31的开口边沿处形成有延伸部4,延伸部4呈平板状并沿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延伸部4的上端面与光伏板的背面贴合。光伏板的背面设置有接线盒,延伸部4起到防止雨水从导流槽31内溅到接线盒上的作用。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支撑部2的上端面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引流道21,引流道21的两端贯穿设置,支撑部2于引流道2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若干分流道22,同侧的若干分流道22朝主体1的同一端倾斜并沿主体1长度方向阵列,分流道22的两端分别连通引流道21和导流槽31,使得流到支撑部2上的雨水能够更多、更快地流到导流槽31内。支撑部2上还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和光伏板连接的安装孔23。
39.参照图4,延伸部4的上端面上沿长度方向固定粘接有一层材质为海绵的吸水层5,吸水层5与光伏板背面贴合并抵接,起到吸收雨水,防止雨水从导流槽31内溅出并将接线盒打湿的作用。
40.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位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10)的间隙(101)下方,且沿间隙(101)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主体(1)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部(2)与导流部(3);所述支撑部(2)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10)的背面抵接,所述导流部(3)位于支撑部(2)的一侧,所述导流部(3)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槽(31),所述支撑部(2)与导流槽(31)上靠近支撑部(2)的一侧槽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部(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3)远离支撑部(2)的一侧于导流槽(31)的开口边沿处设置有延伸部(4),所述延伸部(4)沿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延伸部(4)的上端面与光伏板(10)的背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1)相对的两侧槽壁朝相互远离方向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远离光伏板(10)的一侧分别对应两个导流槽(31)形成有两个凸起(6),所述凸起(6)沿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的上端面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引流道(21),所述支撑部(2)上于引流道(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连通的分流道(22),所述分流道(22)同时与导流槽(31)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4)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吸水层(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位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间隙下方,且沿间隙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主体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部与导流部;所述支撑部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背面抵接,所述导流部位于支撑部的一侧,所述导流部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支撑部与导流槽上靠近支撑部的一侧槽壁连接;本申请能够减少雨水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的间隙中流到地面上,而在地面上产生大量积水。量积水。量积水。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朝 黄素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兴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