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5013发布日期:2021-11-06 03:0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2.箱式变电站是电网领域常用的设备,其内部具有高压开关、低压开关、电能计量等多个功能区域。当箱式变电站负荷较大时,产生大量热量,若不及时散热,会损坏电器,甚至引发火灾。现有的箱式变电站散热设备一般对整个箱内区域整体进行散热,而无法对引发高温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散热,导致隐患部位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可针对性的进行散热。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变电站本体内包括多个功能区域,在变电站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通风窗和至少一个空气冷却部件,左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与第一主管道连通,右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与第二主管道连通;在变电站本体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均设置导风管;导风管一端与第一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主管道连通;导风管上设置多个出风口;导风管内设置电磁阀,每个功能区域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一控制器电连接。
5.进一步地,空气冷却部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包括进风腔和设备腔,进风腔与设备腔通过通孔连通;进风腔与变电站本体的侧壁靠近,变电站本体侧壁上与进风腔相应的位置处设置进风口;设备腔内设置风扇和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的出风端与相应主管道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
7.进一步地,导风管两端与相应主管道转动连接,且导风管与转动机构连接,由转动机构驱动转动。
8.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各个导风管上的副齿轮、多个主齿轮、驱动杆、电机;主齿轮与副齿轮一一对应,相应主齿轮和副齿轮相啮合;各个主齿轮通过驱动杆与电机连接。
9.进一步地,导风管的出风口上设置有锥形导风嘴。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在各个功能区域内设置导风管,导风管上设置电磁阀,当检测到某个功能区域的温度过高时,打开该功能区域导风管的电磁阀,关闭其他功能区域的导风管电磁阀,使冷风集中传导到温度过高的功能区域,对该功能区域针对性散热,极大提高隐患部位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动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导风管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变电站本体,2

功能区域,3

空气冷却部件,301

进风腔,302

设备腔,303

通孔,304

风扇,305

空气冷却器,4

导风管,5

第一主管道,6

第二主管道,7

进风口,8

过滤网,9

通风窗,10

副齿轮,11

主齿轮,12

驱动杆,13

电机,14

锥形导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17.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1,变电站本体1内包括多个功能区域2。
18.在变电站本体1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通风窗9,提高通风效果。同时在左右侧壁上均设置至少一个空气冷却部件3,从各个位置对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后吹入变电站本体1内部,增大冷空气流量,提高散热效果。
19.为对高温隐患部位针对性散热,本实施例变电站本体1左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3与第一主管道5连通,右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3与第二主管道6连通,将冷空气聚集。并在变电站本体1内的各个功能区域2均设置导风管4;导风管4一端与第一主管道5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主管道6连通。导风管4上设置多个出风口。空气冷却部件3将空气冷却后经由主管道、导风管4吹到相应的功能区域2。
20.同时,本实施例在导风管4内设置电磁阀,每个功能区域2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一控制器电连接。各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各自功能区域2的温度,当某个功能区域2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打开该功能区域2内导风管4上的电磁阀,该导风管4导通,而其他温度正常的功能区域2内导风管4不导通,冷空气全部流通到温度过高的功能区域2内,对该功能区域2进行高效散热。
21.为提高功能区域2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导风管4与转动机构连接,由转动机构驱动转动,以调节出风方向,对功能区域2内各个方向进行通风散热。本实施例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各个导风管4上的副齿轮10、多个主齿轮11、驱动杆12、电机13(图2中未示出副齿轮10);主齿轮11与副齿轮10一一对应,相应主齿轮11和副齿轮10相啮合;各个主齿轮11通过驱动杆12与电机13连接。其中电机13可与控制器电连接,由控制器进行控制。电机13启动后,带动驱动杆12转动,进而带动主齿轮11转动,主齿轮11与副齿轮10啮合,进而驱动副齿轮10转动,副齿轮10转动带动导风管4转动,从而调节出风口方向,对功能区域2的各个方向进行通风散热。
22.本实施例中,导风管4上的出风口上设置有锥形导风嘴14,对出风进行导向,提高散热效果。
23.本实施例的空气冷却部件3包括壳体,壳体内包括进风腔301和设备腔302,进风腔301与设备腔302通过通孔303连通。进风腔301与变电站本体1的侧壁靠近,变电站本体1侧壁上与进风腔301相应的位置处设置进风口7,进风口7处设置过滤网8,过滤掉灰尘杂物等,以免灰尘杂物等进入变电箱本体内部。外界空气从进风口7进入进风腔301内,并通过通孔303进入设备腔302。设备腔302内设置风扇304和空气冷却器305,空气冷却器305的出风端
与相应主管道连通,风扇304启动后将从外界进入的空气吸入到空气冷却器305,由空气冷却器305对外界空气进行冷却,之后冷却后的空气进入相应主管道,供功能区域2散热。
2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变电站本体内包括多个功能区域,其特征在于,在变电站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通风窗和至少一个空气冷却部件,左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与第一主管道连通,右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与第二主管道连通;在变电站本体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均设置导风管;导风管一端与第一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主管道连通;导风管上设置多个出风口;导风管内设置电磁阀,每个功能区域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一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空气冷却部件包括壳体,壳体内包括进风腔和设备腔,进风腔与设备腔通过通孔连通;进风腔与变电站本体的侧壁靠近,变电站本体侧壁上与进风腔相应的位置处设置进风口;设备腔内设置风扇和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的出风端与相应主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导风管两端与相应主管道转动连接,且导风管与转动机构连接,由转动机构驱动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各个导风管上的副齿轮、多个主齿轮、驱动杆、电机;主齿轮与副齿轮一一对应,相应主齿轮和副齿轮相啮合;各个主齿轮通过驱动杆与电机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导风管的出风口上设置有锥形导风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变电站本体内包括多个功能区域,在变电站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通风窗和至少一个空气冷却部件,左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与第一主管道连通,右侧壁的空气冷却部件与第二主管道连通;在变电站本体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均设置导风管;导风管一端与第一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主管道连通;导风管上设置多个出风口;导风管内设置电磁阀,每个功能区域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一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冷风集中传导到温度过高的功能区域,对该功能区域针对性散热,极大提高隐患部位的散热效果。极大提高隐患部位的散热效果。极大提高隐患部位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腾 张国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克曼特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