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保护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2101发布日期:2021-10-19 21:0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保护套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管,特别是一种电缆保护套管。


背景技术:

2.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电力线和通讯线交叉的地点,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能防止电缆受周围环境影响,如腐蚀或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电缆断线,影响生产活动。然而,早年间埋设的电缆保护管,后续的施工活动可能使其再次暴露在地表外并对部分保护管造成破坏,尤其是当中间部位的电缆保护管遭到破坏时,受限于现场实际,对整个电缆保护管进行更换又不具备条件,穿管防护相当困难。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保护套管更换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保护套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套管更换方便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包括半圆形结构且相互配合的上套管和下套管;下套管一侧的中部设有铰接轴,下套管另一侧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公扣;上套管一侧设有位于铰接轴两端的铰接套管,上套管另一侧设有与公扣相配合的母扣,母扣和上套管之间设有连接线;所述上套管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下套管的上表面设有与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条。
5.前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中,所述铰接轴包括轴体,轴体两端设有与铰接套管相配合的配合轴;轴体和配合轴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6.前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中,所述密封槽包括槽体,槽体两侧设有一组并排分布的间隔槽;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密封条本体两侧设有与间隔槽相对应的间隔条。
7.前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中,所述上套管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连接线相配合的绕线座,绕线座上设有绕线槽。
8.前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中,连接线为尼龙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管由相互铰接的上套管和下套管组成,且通过由公扣和母扣组成的纽扣结构相连接,从而可以轻易实现电缆保护管的开合,方便套管的安装和拆卸,能在不将电缆断开的情况下,针对性的更换破损部位保护套管,实现生产活动的无缝对接。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套管上设置密封槽、下套管上设置密封条,能够有效提高保护套管的密封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套管更换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视图;
12.图3是上套管的结构视图;
13.图4是下套管的结构视图;
14.图5是上套管密封槽的仰视图;
15.图6是铰接轴的结构视图;
16.图7是铰接套管的结构视图。
17.附图中的标记为:1

上套管,2

下套管,3

铰接轴,4

公扣,5
‑ꢀ
铰接套管,6

母扣,7

连接线,8

密封槽,9

密封条,10

绕线座, 301

轴体,302

配合轴,303

伸缩杆,304

压缩弹簧,801

槽体,802
‑ꢀ
间隔槽,901

密封条本体,902

间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9.实施例。一种电缆保护套管,构成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半圆形结构且相互配合的上套管1和下套管2;下套管2一侧的中部设有铰接轴3,下套管2另一侧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公扣4;上套管1一侧设有位于铰接轴3两端的铰接套管5,上套管1另一侧设有与公扣 4相配合的母扣6,母扣6和上套管1之间设有连接线7;所述上套管1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8,下套管2的上表面设有与密封槽8相配合的密封条9。
20.所述铰接轴3包括轴体301,轴体301两端设有与铰接套管5相配合的配合轴302;轴体301和配合轴302之间设有伸缩杆303,伸缩杆303上套设有压缩弹簧304。
21.所述密封槽8包括槽体801,槽体801两侧设有一组并排分布的间隔槽802;所述密封条9包括密封条本体901,密封条本体901两侧设有与间隔槽802相对应的间隔条902。
22.所述上套管1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连接线7相配合的绕线座 10,绕线座10上设有绕线槽。
23.连接线7为尼龙线。
24.铰接套管的端部设有与配合轴相对应的阶梯槽。
25.公扣为纽扣的公扣,母扣为纽扣的母扣。
26.尼龙线为高强尼龙线。
27.保护套管的装配过程:先将上套管一端的铰接套管与配合轴相配合,随后压缩该端的配合轴,便于上套管另一端的铰接套管与另一端的配合轴相配合,最后两个配合轴在压缩弹簧弹簧力的复位作用下复位,完成上套管的安装。
28.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上套管和下套管处于打开状态,将下套管送入待修补的电缆区域下方,调整好位置,然后转动上套管,使得上套管绕着铰接轴旋转至闭合状态,将母扣扣合在公扣上,连接线处于拉紧状态,使得上套管和下套管紧密贴合,上套管下表面的密封槽与下套管上表面的密封条相嵌合,完成保护套管的安装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结构且相互配合的上套管(1)和下套管(2);下套管(2)一侧的中部设有铰接轴(3),下套管(2)另一侧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公扣(4);上套管(1)一侧设有位于铰接轴(3)两端的铰接套管(5),上套管(1)另一侧设有与公扣(4)相配合的母扣(6),母扣(6)和上套管(1)之间设有连接线(7);所述上套管(1)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8),下套管(2)的上表面设有与密封槽(8)相配合的密封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3)包括轴体(301),轴体(301)两端设有与铰接套管(5)相配合的配合轴(302);轴体(301)和配合轴(302)之间设有伸缩杆(303),伸缩杆(303)上套设有压缩弹簧(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8)包括槽体(801),槽体(801)两侧设有一组并排分布的间隔槽(802);所述密封条(9)包括密封条本体(901),密封条本体(901)两侧设有与间隔槽(802)相对应的间隔条(9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管(1)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连接线(7)相配合的绕线座(10),绕线座(10)上设有绕线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线(7)为尼龙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保护套管,包括半圆形结构且相互配合的上套管(1)和下套管(2);下套管(2)一侧的中部设有铰接轴(3),下套管(2)另一侧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公扣(4);上套管(1)一侧设有位于铰接轴(3)两端的铰接套管(5),上套管(1)另一侧设有与公扣(4)相配合的母扣(6),母扣(6)和上套管(1)之间设有连接线(7);所述上套管(1)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8),下套管(2)的上表面设有与密封槽(8)相配合的密封条(9)。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套管更换方便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凌杰 刘晖 朱嘉晶 高麒杰 刘姜旭 洪建慧 江宏伟 桂朝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富春江水力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1.03.25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