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1631发布日期:2021-10-24 04:5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


背景技术:

2.控制柜是配电箱的上一级配电设备,其体积较大,可以放入较大的电气设备,现有的控制柜由于体积较大,因此移动较为麻烦,通常需要依靠外部设备进行移动,且在搬动时容易发生倾斜或是碰撞,容易损坏壳体以及内部电气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以解决现有的控制柜由于体积较大,因此移动较为麻烦,通常需要依靠外部设备进行移动,且在搬动时容易发生倾斜或是碰撞,容易损坏壳体以及内部电气元件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包括:
5.升降组件,安装在柜体的底部拐角,且左右两个升降组件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中部连接有纵杆,且纵杆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杆;
6.传动组件,设置在纵杆的中部,且传动组件的右侧连接有电机;
7.摆动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左侧,且摆动组件的下端连接有吊扇。
8.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的下端设置有传动箱,且传动箱的上端设置有隔板,并且隔板内部开设有散热孔。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且矩形框体内部设置有收纳腔,并且矩形框体的内侧板壁上设置有滑槽,且横杆与滑槽滑动连接,并且矩形框体的下端开设有通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腔的内部设置有支腿,且支腿的下端连接有升降轮。
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下端设置有减速箱,且减速箱的上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侧连接有螺母套,并且丝杆的上端设置有偏心连杆。
12.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套的前端端面与纵杆固定连接,且纵杆前后端与横杆呈“工”字型连接,并且横杆与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组件上端设置有吊杆,且吊杆与偏心连杆铰接,并且吊杆的左端连接有摆杆。
14.进一步的,所述摆杆的表面设置有万向球节,且万向球节设置在安装杆中部开设的圆腔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通过设置升降轮,便于运输搬移,且在安装固定时可将升降轮收纳,无需借助外部辅助设备,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在传动箱设置有摆动风扇,可有效对传动箱内部进行散热,防止热量上升进入柜体电气安装层,影响电气元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柜外观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箱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0.1、柜体;2、传动箱;3、升降轮;4、升降组件;41、收纳腔;42、滑槽;43、支腿;44、通孔;5、横杆;6、安装杆;7、纵杆;8、电机;9、传动组件;91、减速箱;92、丝杆;93、螺母套;94、偏心连杆;10、吊扇;11、摆动组件;111、吊杆;112、摆杆;113、万向球节;114、圆腔。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柜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箱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包括:升降组件4、传动组件9、摆动组件11。
24.具体的,升降组件4,安装在柜体1的底部拐角,且左右两个升降组件4之间连接有横杆5,横杆5的中部连接有纵杆7,且纵杆7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杆6;
25.传动组件9,设置在纵杆7的中部,且传动组件9的右侧连接有电机8;
26.摆动组件11,设置在传动组件9的左侧,且摆动组件11的下端连接有吊扇10。
27.使用中,电机8通过传动组件9将纵杆7向下移动,纵杆7带动横杆5向下移动,进而横杆5通过升降组件4将升降轮3向下移动,四个升降轮3同时向下将柜体1顶起,即可将柜体1移动,在移动到安装位置时,通过控制电机8反转,即可将升降轮3收起,使得控制柜平稳落地安装。
28.具体的,柜体1的下端设置有传动箱2,且传动箱2的上端设置有隔板,并且隔板内部开设有散热孔。
29.在本实施例中,隔板内部的散热孔可使得柜体1内部空气流动,便于降温散热。
30.具体的,升降组件4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且矩形框体内部设置有收纳腔41,并且矩形框体的内侧板壁上设置有滑槽42,且横杆5与滑槽42滑动连接,并且矩形框体的下端开设有通孔44。
31.具体的,收纳腔41的内部设置有支腿43,且支腿43的下端连接有升降轮3。
32.在本实施例中,收纳腔41便于升降轮3的存放,滑槽42加强横杆5滑动的稳定性,通孔44方便升降轮3的下降落地,且升降轮3的上端设置有防尘板,可在升降轮3收起时,对通孔44起到密封作用。
33.具体的,传动组件9下端设置有减速箱91,且减速箱91的上端连接有丝杆92,丝杆92的外侧连接有螺母套93,并且丝杆92的上端设置有偏心连杆94。
34.在本实施例中,电机8通过减速箱91带动丝杆92转动,丝杆9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母套93上下移动,即通过螺母套93带动纵杆7以及横杆5升降运动。
35.具体的,螺母套93的前端端面与纵杆7固定连接,且纵杆7前后端与横杆5呈“工”字型连接,并且横杆5与支腿43的上端固定连接。
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纵杆7前后端与横杆5呈“工”字型连接,加强移动的稳定性,即便于将支腿43同步升降。
37.具体的,摆动组件11上端设置有吊杆111,且吊杆111与偏心连杆94铰接,并且吊杆111的左端连接有摆杆112,摆杆112的表面设置有万向球节113,且万向球节113设置在安装杆6中部开设的圆腔114内。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丝杆92转动以及偏心安装在丝杆92上端的偏心连杆94,偏心连杆94与吊杆111铰接,使得吊杆111带动摆杆112做圆周摆动运动,且万向球节113在圆腔114之间滑动连接,使得圆腔114一方面起到对吊扇10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减小摆杆112的摆动摩擦阻力。
3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吊扇10与控制柜内部的直流电源连接。
4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通过设置升降轮3,便于运输搬移,且在安装固定时可将升降轮3收纳,无需借助外部辅助设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控制柜难以移动和运输中损坏的几率,并且在传动箱2设置有摆动风扇,可有效对传动箱2内部进行散热,防止热量上升进入柜体1电气安装层,影响电气元件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4),安装在柜体(1)的底部拐角,且左右两个升降组件(4)之间连接有横杆(5),横杆(5)的中部连接有纵杆(7),且纵杆(7)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杆(6);传动组件(9),设置在纵杆(7)的中部,且传动组件(9)的右侧连接有电机(8);摆动组件(11),设置在传动组件(9)的左侧,且摆动组件(11)的下端连接有吊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下端设置有传动箱(2),且传动箱(2)的上端设置有隔板,并且隔板内部开设有散热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且矩形框体内部设置有收纳腔(41),并且矩形框体的内侧板壁上设置有滑槽(42),且横杆(5)与滑槽(42)滑动连接,并且矩形框体的下端开设有通孔(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41)的内部设置有支腿(43),且支腿(43)的下端连接有升降轮(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9)下端设置有减速箱(91),且减速箱(91)的上端连接有丝杆(92),丝杆(92)的外侧连接有螺母套(93),并且丝杆(92)的上端设置有偏心连杆(9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93)的前端端面与纵杆(7)固定连接,且纵杆(7)前后端与横杆(5)呈“工”字型连接,并且横杆(5)与支腿(43)的上端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11)上端设置有吊杆(111),且吊杆(111)与偏心连杆(94)铰接,并且吊杆(111)的左端连接有摆杆(1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12)的表面设置有万向球节(113),且万向球节(113)设置在安装杆(6)中部开设的圆腔(114)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配电设备的控制柜,包括:升降组件,安装在柜体的底部拐角,且左右两个升降组件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中部连接有纵杆,且纵杆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杆;传动组件,设置在纵杆的中部,且传动组件的右侧连接有电机;摆动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左侧,且摆动组件的下端连接有吊扇,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且矩形框体内部设置有收纳腔,并且矩形框体的内侧板壁上设置有滑槽,且横杆与滑槽滑动连接,并且矩形框体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控制柜由于体积较大,因此移动较为麻烦,通常需要依靠外部设备进行移动,且在搬动时容易发生倾斜或是碰撞,容易损坏壳体以及内部电气元件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H02B1/56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启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7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