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9564发布日期:2021-11-06 02:3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光伏板在安装时需要接地,现有的接地是每个光伏板均借底线,这种安装麻烦,且接线太多,看起来纷乱,而且容易出现线和线之间缠绕,脱落,耗材多。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旨在解决每块光伏板都要接地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包括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以及u型的导电片,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片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光伏板碰触,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二光伏板碰触,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边压码,该边压码把导电片压紧在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上,所述导电片与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连接后接地使得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均接地,由于相邻两块光伏板之间也要通过螺杆和边压码来与防水槽连接,在边压码下方设置导电片,可以有效减低安装难度,降低工作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连接后接地稳固,安全。
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避让腔,所述边压码上设置有螺钉,该螺钉穿过避让腔与防水槽连接安装方便简单。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边压码包括h型的主体,在主体的左侧上设置有向第一光伏板伸出的第一压板,当螺钉连接时,第一压板把第一连接片压紧在第一光伏板上,所述主体的右侧上设置有向第二光伏板伸出的第二压板,当螺钉连接时,第二压板把第二连接片压紧在第二光伏板上,连接牢固,安全简单。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h型主体上设置有连接螺孔。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牙部,通过牙部来增大第一压板下端面和第一连接片的摩擦力,同时也增大了第二压板下端面和第二连接片的摩擦力。
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槽设置有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位于第一光伏板的下方,第二槽道位于第二光伏板下方以便于水留到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上进行导流,避免光伏板上积水。
1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牛角铝螺母以连接边压码。
11.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槽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设安装槽的左右两侧。
1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
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导电片与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连接后接地使得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均接地,由于相邻两块光伏板之间也要通过螺杆和边压码来与防水槽连接,在边压码下方设置导电片,可以有效减低安装难度,降低工作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连接后接地稳固,安全。
附图说明
14.图1为光伏板接地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光伏板接地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17.参见附图1

2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包括第一光伏板1和第二光伏板2以及u型的导电片3,所述第一光伏板1和第二光伏板2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片3设置有第一连接片31和第二连接片32,第一连接片31和第一光伏板1 碰触,所述第二连接片32与第二光伏板2碰触,所述导电片3上设置有边压码4,该边压码4把导电片3压紧在第一光伏板1和第二光伏板2上,所述导电片3上设置有避让腔,所述边压码4上设置有螺钉,该螺钉穿过避让腔与防水槽5连接,所述边压码4包括h型的主体,在主体的左侧上设置有向第一光伏板1伸出的第一压板41,所述主体的右侧上设置有向第二光伏板2伸出的第二压板42,h型主体上设置有连接螺孔,同时,第一压板41和第二压板 42的下端面设置有牙部。
18.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槽5设置有第一槽道51和第二槽道52,所述第一槽道51位于第一光伏板1的下方,第二槽道52位于第二光伏板2下方。
19.进一步地,第一槽道51和第二槽道52之间设置有安装槽53,所述安装槽53上设置有牛角铝螺母54以连接边压码4。
2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槽5设置有第一支撑板55和第二支撑板56,该第一支撑板55和第二支撑板56分设安装槽53的左右两侧。
21.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以及u型的导电片,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片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光伏板碰触,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二光伏板碰触,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边压码,该边压码把导电片压紧在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避让腔,所述边压码上设置有螺钉,该螺钉穿过避让腔与防水槽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压码包括h型的主体,在主体的左侧上设置有向第一光伏板伸出的第一压板,所述主体的右侧上设置有向第二光伏板伸出的第二压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h型主体上设置有连接螺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牙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槽设置有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位于第一光伏板的下方,第二槽道位于第二光伏板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牛角铝螺母以连接边压码。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板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槽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设安装槽的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板接地结构,包括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以及U型的导电片,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电片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光伏板碰触,所述第二连接片与第二光伏板碰触,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边压码,该边压码把导电片压紧在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上,所述导电片与第一光伏板、第二光伏板连接后接地使得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均接地,由于相邻两块光伏板之间也要通过螺杆和边压码来与防水槽连接,在边压码下方设置导电片,可以有效减低安装难度,降低工作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连接后接地稳固,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伟 曾德发 谢永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伏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