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7966发布日期:2021-12-25 00:4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ucc1800芯片自身无欠压保护功能,其开启门限为7.2v,关断门限为6.9v,自身回差只有0.3v,ucc1800芯片应用在产品时,缓慢上、下电过程在产品启动点附近,由于产品启动会使输入电流变大,此时产品输入端电压因线上压降的原因将降低,当降低的幅值足够使ucc1800芯片关断时,产品将会再启动点附近重复开关造成振荡。应用ucc1800芯片的产品会存在缓慢上、下电过程中在启动点来回振荡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回差和欠压功能的供电电路去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包括回差电路和欠压保护电路,所述回差电路与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回差电路和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回差电路上,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上。
6.进一步的,所述回差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的一端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稳压管d1、npn型三极管q3、电容c2,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电阻r3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1和所述电容c2电连接并都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容c2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电连接,所述电阻r5与所述稳压管d1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电容c2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之间。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通过在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回差电路和欠压保护电路来实现回差和欠压保护功能,解决了ucc1800芯片自身无欠压保护功能的问题,也解决了使用ucc1800芯片的产品在缓慢上、下电过程在启动点来回振荡的问题,通过简单的电路去实现使用ucc1800芯片的产品具有欠压保护功能,具有良
好的应用性能。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包括回差电路和欠压保护电路,所述回差电路与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回差电路和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回差电路上,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上。所述回差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的一端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电连接。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稳压管d1、npn型三极管q3、电容c2,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电阻r3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1和所述电容c2电连接并都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容c2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电连接,所述电阻r5与所述稳压管d1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电容c2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之间。
13.在本实施方式中,ucc1800芯片的启动电压为7.2v,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vb=7.9v,则输入开启电压(vin)为:vinon=vb+vb/r4*r5,ucc1800芯片在供电电压(vcc)高于启动点后,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ref)将先建立,当基准电压(ref)建立完成之后才会有脉宽,当供电电压(vcc)到达启动点时,基准电压(ref)建立,所述npn型三极管q1完全导通,使电流通过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eb结,经过所述电阻r2流入地,此时所述pnp型三极管q2完全导通,使所述电阻r3上拉至vin,此时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阻r3并联形成上电阻,与下所述电阻r4分压形成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b极电压,即输入欠压开启门限电压。通过增大所述电阻r3的阻值可以减小回差,减小所述电阻r3的阻值可增大回差。所述npn型三极管q1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2保证以输入电压为准进行进行降额选型,以保证瞬态电压不至于击穿三极管,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阻r2保证所述npn型三极管q1、所述pnp型三极管q2能进入深度饱和区。
1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包括回差电路和欠压保护电路,所述回差电路与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回差电路和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回差电路上,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差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所述电阻r1的一端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2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稳压管d1、npn型三极管q3、电容c2,所述电阻r4一端与所述电阻r3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1和所述电容c2电连接并都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容c2电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电连接,所述电阻r5与所述稳压管d1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电容c2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3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包括回差电路和欠压保护电路,所述回差电路与UCC1800芯片的基准电压端电连接,所述回差电路和所述欠压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开启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回差电路上,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欠压保护电路上;所述基于UCC1800芯片的供电电路使得UCC1800芯片具有回差和欠压保护功能,解决了UCC1800芯片应用在产品上时缓慢上、下电过程在启动点来回振荡的问题。电过程在启动点来回振荡的问题。电过程在启动点来回振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窒 张言 杨俊 刘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