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7500发布日期:2022-02-08 09:5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被赋予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以满足用户的生活工作需求。而随着工业产品的智能化功能的增加,更多的电子部件被安装到工业产品内,而工业产品电子部件的增加产品的使用安全性挑战也随之提高。其中对于产品的安全性影响较大的是电子部件的防水性能,如汽车的控制终端的防水性能,水下工作产品的防水性能,良好的防水性能是决定此类产品在遇水时依然能安全工作的关键。而对于此类电子部件的防水性能影响最大的属连接线的连接端的防水性能,因此,如何提高连接线的连接端的防水性能是目前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防水结构,该线束防水结构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抗拉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套、线束、抗拉胶体、以及防水填充体,所述防水套内开设有前通孔和后通孔,所述前通孔和后通孔连通形成台阶孔,所述后通孔的孔径大于前通孔的孔径,所述抗拉胶体的前半部套设于所述后通孔之内,所述线束由后往前穿过所述抗拉胶体后穿过所述前通孔,且线束与抗拉胶体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填满所述前通孔内剩余的空腔,防水填充体与前通孔的内壁以及线束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包括填充本体和设置于填充本体的抗拉卡块,所述前通孔的内壁面开设有供所述抗拉卡块卡入的抗拉卡槽。
5.其中,所述后通孔的内壁面凸设有定位块,所述抗拉胶体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卡入的定位槽。
6.其中,所述防水填充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7.其中,所述防水套的外侧面开设有两条装配槽。
8.其中,所述防水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装配对位的对位槽。
9.其中,所述防水填充体和防水套均为弹性软胶体。
10.其中,所述抗拉胶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且所述抗拉胶体为硬胶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穿过前通孔,防水填充体填满前通孔内除线束之外的剩余空腔,防水填充体与前通孔的内壁以及线束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显著地提高了防水套和线束之间的致密性,从而达到密闭前通孔的目的并实现优异的防水性能,且抗拉胶体与台阶孔配合,能很好地完成对线束长度方向的固定工作,线束的前端受到拉扯时也不会发生松动,同时抗拉卡块和抗拉卡槽配合进一步地提升了线束的抗拉扯性能,从而确保线束与防水填充体之间以及防水填充体与防水套之间不会因为线束的拉扯而发生位移,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致密性,从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线束防水结构始终具有
优异的防水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线束抗拉扯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分解图。
16.附图标记为:防水套1、线束2、抗拉胶体3、防水填充体4、前通孔5、后通孔6、填充本体7、抗拉卡块8、抗拉卡槽9、定位块10、定位槽11、装配槽12、对位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8.见图1-图4,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套1、线束2、抗拉胶体3、以及防水填充体4,所述防水套1内开设有前通孔5和后通孔6,所述前通孔5和后通孔6连通形成台阶孔,所述后通孔6的孔径大于前通孔5的孔径,所述抗拉胶体3的前半部套设于所述后通孔6之内,所述线束2由后往前穿过所述抗拉胶体3后穿过所述前通孔5,且线束2与抗拉胶体3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4填满所述前通孔5内剩余的空腔,防水填充体4与前通孔5的内壁以及线束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4包括填充本体7和设置于填充本体7的抗拉卡块8,所述前通孔5的内壁面开设有供所述抗拉卡块8卡入的抗拉卡槽9。
19.其中,所述后通孔6的内壁面凸设有定位块10,所述抗拉胶体3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10卡入的定位槽11。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抗拉胶体3的前半部插入后通孔6,定位槽11与定位块10配合完成定位装配。
20.其中,所述防水填充体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线束2穿过前通孔5后,通过注塑工艺将胶液注满前通孔5的剩余空腔,固化形成防水填充体4,从而确保防水填充体4与线束2能够紧密贴合,线束2与防水填充体4具有优异的连接致密性,保证线束2与防水填充体4之间以及防水填充体4与防水套1之间的防水性能。
21.其中,所述防水套1的外侧面开设有两条装配槽12。
22.其中,所述防水套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装配对位的对位槽13。
23.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装配槽12和对位槽13的设置便于将线束2防水结构和线束2对位装配到电子产品上。
24.其中,所述防水填充体4和防水套1均为弹性软胶体。防水填充体4和防水套1采用弹性软胶体的设计能够使得防水填充体4和防水套1之间具有更加优良的致密性,进一步提升防水性能。
25.其中,所述抗拉胶体3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且所述抗拉胶体3为硬胶体。
26.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套、线束、抗拉胶体、以及防水填充体,所述防水套内开设有前通孔和后通孔,所述前通孔和后通孔连通形成台阶孔,所述后通孔的孔径大于前通孔的孔径,所述抗拉胶体的前半部套设于所述后通孔之内,所述线束由后往前穿过所述抗拉胶体后穿过所述前通孔,且线束与抗拉胶体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填满所述前通孔内剩余的空腔,防水填充体与前通孔的内壁以及线束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包括填充本体和设置于填充本体的抗拉卡块,所述前通孔的内壁面开设有供所述抗拉卡块卡入的抗拉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通孔的内壁面凸设有定位块,所述抗拉胶体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卡入的定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填充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的外侧面开设有两条装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装配对位的对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填充体和防水套均为弹性软胶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胶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且所述抗拉胶体为硬胶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套、线束、抗拉胶体、以及防水填充体,所述防水套内开设有前通孔和后通孔,所述前通孔和后通孔连通形成台阶孔,所述后通孔的孔径大于前通孔的孔径,所述抗拉胶体的前半部套设于所述后通孔之内,所述线束由后往前穿过所述抗拉胶体后穿过所述前通孔,且线束与抗拉胶体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填满所述前通孔内剩余的空腔,防水填充体与前通孔的内壁以及线束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防水填充体包括填充本体和设置于填充本体的抗拉卡块,所述前通孔的内壁面开设有供所述抗拉卡块卡入的抗拉卡槽。该线束防水结构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抗拉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抗拉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抗拉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东 赵建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