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5920发布日期:2022-01-12 07:4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电压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传统集体宿舍供电方式,通常采用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进行供电,主要为通过三级配电箱进行电力传输,行灯变压器降压输送至低压用电设备,通过时控开关箱,分时间段控制末端用电设备,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3.而上述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存在以下不足:1、维护成本高:由于组合式供电设备中各装置独立运行,进出线回路多,故障频发,日常维护成本高;2、安装难度大:由于组合式供电设备之间进出线端子多,元器件类型及数量多,需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电力师傅进行安装;3、空间占用多:组合式供电设备在安装时,根据各装置系统分类,至少需要三套装置才能满足供电需求,空间占用多,日常安全防护难度大;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存在维护成本高、安装难度大、空间占用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立式的箱体,箱体底部固定有支脚架,箱体内设有位于其底部的接线端子,箱体内横向固定有安装横梁,安装横梁用于固定行灯变压器,箱体上设有检修门,箱体正对检修门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固定电路元器件。
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装置,将变压器和所有电路元器件集成于一个空间中,仅预留进出线端口,即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接线端子,这样设置使得变压器以及电路元器件的安装方便,且有效降低日常维护人工和能源成本,解决了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存在维护成本高、安装难度大、空间占用多的问题。
9.本方案中,通过支脚架的设置,将接线端子设置在箱体的底部,能够进一步减少装置的占地空间,使整个装置从外型上更加整洁、美观,另外这样设置,使得接线端子的端口是朝下的,这样能够减缓插接端口的积灰速度,同时也无需打开箱体就能够进行接线操作。
10.进一步,所述支脚架的高度不低于400mm。
11.有益效果:一方面要预留足够空间用于接线端子的插线,另一方面则是减少地表水汽通过接线端子浸入到箱体内部。
12.进一步,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防雨盖,防雨盖的外沿超出箱体的侧壁。
13.有益效果:这样避免外界雨水沿着箱体的侧壁进入到箱体内部,影响变压器和电路元器件的使用安全性,使得该装置在户外也能够使用。
14.进一步,所述防雨盖的顶部靠近检修门一侧设有斜坡,所述斜坡朝向检测门一侧向下倾斜。
15.有益效果:这样对雨水起到导流的作用,防止雨水在防雨盖上积留。
1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若干风孔,所述风孔为条状孔。
17.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便于对箱体内的变压器以及电路元器件的散热。
18.进一步,所述风孔处固定有位于箱体外部的挡板,挡板固定在风孔的上侧,且挡板向下倾斜设置。
19.有益效果:这样减少外界雨水、灰尘等浸入到箱体内部,对变压器或电路元器件造成损坏,同时又不影响箱体内变压器以及电路元器件的散热。
20.进一步,所述安装横梁靠近箱体的底部设置。
21.有益效果:这样便于工作人员对行灯变压器的安装和检修,同时也提高变压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挡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2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式箱体10、支脚架11、接线端子12、检修门13、门锁孔14、安装横梁15、防雨盖16、斜坡17、挡板18、风孔19。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立式的箱体,箱体的底部固定有支脚架11,支脚架11的高度为400mm,在箱体内设有位于其底部的接线端子12,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12为插拔式接线端子12,在箱体上设有检修门13,检修门13上设有门锁孔14,在箱体底部横向固定有安装横梁15,安装横梁15靠近箱体的底部设置,安装横梁15用于固定行灯变压器,另外在箱体的背板(正对检修门13一侧)上还开设有若干位于安装横梁15上方的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固定交流接触器、照明及插座回路开关、空调回路开关、时控开关等电路元器件。
29.在箱体的顶部设有防雨盖16,防雨盖16的外沿超出箱体的侧壁,且超出的宽度不小于50mm,在防雨盖16顶部靠近检测门一侧设有斜坡17,且斜坡17朝向检测门一侧向下倾斜。
30.在箱体的两侧开设有若干风孔19,本实施例中风孔19为条状孔,在每个风孔19处固定有位于箱体外部的挡板18,结合图3所示,挡板18固定在风孔19的上侧,且挡板18向下倾斜设置,风孔19在横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挡板18上,即挡板18能够完全遮挡风孔19,挡板18倾斜的角度为30
°
,挡板18的设置能够减少外界雨水、灰尘等的侵入。
31.本实施例中通过箱体将变压器、各种电路元器件进行集成,仅预留接线端子12在箱体底部,这样设置解决了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存在维护成本高、安装难度大、空间占
用多的问题。
32.本实施例中由于对支脚架11的高度进行了限制,使得箱体底部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外排线缆,同时也使得整个箱体抬高,远离地面,防止地面水汽或流动水浸入到箱体内。
33.实施例2:
3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支脚架11包括固定在箱体底部的两个呈人字型的支脚,两个支脚之间固定有连接板,其中连接板位于接线端子12的下方,连接板为水平设置,在连接板上固定有若干排线卡子,这样在排线时,通过排线卡子进行定位,防止线缆直接与地面接触。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箱体,箱体底部固定有支脚架,箱体内设有位于其底部的接线端子,箱体内横向固定有安装横梁,安装横梁用于固定行灯变压器,箱体上设有检修门,箱体正对检修门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固定电路元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架的高度不低于4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防雨盖,防雨盖的外沿超出箱体的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盖的顶部靠近检修门一侧设有斜坡,所述斜坡朝向检测门一侧向下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若干风孔,所述风孔为条状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处固定有位于箱体外部的挡板,挡板固定在风孔的上侧,且挡板向下倾斜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横梁靠近箱体的底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电压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低压配电一体化控制装置,包括立式的箱体,箱体底部固定有支脚架,箱体内设有位于其底部的接线端子,箱体内横向固定有安装横梁,安装横梁用于固定行灯变压器,箱体上设有检修门,箱体正对检修门一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固定电路元器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将变压器和所有电路元器件集成于一个空间中,仅预留进出线端口,即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接线端子,这样设置使得变压器以及电路元器件的安装方便,且有效降低日常维护人工和能源成本,解决了传统组合式低压供电设备存在维护成本高、安装难度大、空间占用多的问题。空间占用多的问题。空间占用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刚 李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