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1343发布日期:2022-01-19 18: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发电机运行时,由于转速较高,绕制在发电机转子铁心周边的转子绕组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极易被甩出铁心而使绕组挤压损坏,严重时会与发电机定子发生内磨,导致发电机定子铁心及绕组受损,因此需要在发电机转子极间设置一定的支撑。现有的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对发电机运行时转子绕组的固定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由光孔极间撑块1

、平垫圈2

、螺母3

、双头螺杆4

及螺纹孔极间撑块5

构成,光孔极间撑块1

及螺纹孔极间撑块5

分别由两块钢板焊接好后再在上面钻孔和攻螺纹制成,钢板重量重,旋转时离心力大,结构复杂,加工制造麻烦;由于结构限制,双头螺杆4

为非标件,无法直接从商品件中选取并购买,需要用45圆钢加工后再作热处理;另外,由于加工制造误差,光孔极间撑块1

及螺纹孔极间撑块5

相对的两个直立面无法做到绝对平行,螺母锁紧时由于只使用了平垫圈,也无法起到调整作用,致使双头螺杆无法将两个撑块平衡支撑并完全锁紧,发电机转子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减轻重量,减小发电机旋转时的离心力,减少生产制造工序,防止因加工误差造成的极间支撑及锁紧不可靠的情况,保证发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下发电机绕组的安全性,确保发电机转子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极间撑块,所述极间撑块为由具有支撑平面的主体部及连接部构成的一体的铸铝构件,所述连接部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主体部的支撑平面倾斜设置;双头螺杆的两端分别插入2个所述极间撑块的沉孔中,2套锥面垫圈、球面垫圈及锁紧螺母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头螺杆的两端,由2个所述锁紧螺母通过所述球面垫圈及锥面垫圈分别将2个所述极间撑块支撑在转子极间的转子绕组上,所述极间撑块的支撑平面与转子绕组之间设有绝缘垫。
6.进一步的:
7.所述双头螺杆的中央设有中心标记。
8.所述中心标记为刻线。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0.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减轻重量,减小发电机旋转时的离心力,减少生产制造工序,防止因加工误差造成的极间支撑及锁紧不可靠的情况,保证发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下发电机绕组的安全性,确保发电机转子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现有技术中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极间撑块1,极间撑块1为由具有支撑平面14的主体部12及连接部11构成的一体的铸铝构件,连接部11设有沉孔13,沉孔13的中心线与主体部12的支撑平面14倾斜设置,沉孔13的中心线与主体部12的支撑平面14之间倾斜角度根据发电机转子极间结构及发电机转子极数确定。双头螺杆5的两端分别插入2个极间撑块1的沉孔13中,2套锥面垫圈2、球面垫圈3及锁紧螺母4对称设置在双头螺杆5的两端,由2个锁紧螺母4通过球面垫圈3及锥面垫圈2分别将2个极间撑块1支撑在转子极间的转子绕组7上,极间撑块1的支撑平面14与转子绕组7之间设有绝缘垫6。在本实施例中,双头螺杆5的中央设有中心标记,中心标记为刻线,双头螺杆5的长度中心设置标记,安装后目测两侧的对称度,以防止双头螺杆5偏向一边而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与可靠性。
15.在进行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安装时,先按图纸和工艺要求在转子两极间的转子绕组7表面分别垫入绝缘垫6,将两个锁紧螺母4拧入双头螺杆5,并将两个锁紧螺母4拧向中心标记位置至即将接触或轻微接触状态,再对称依次套入球面垫圈3和锥面垫圈2;然后将两个2个极间撑块1的沉孔13分别套入双头螺杆5的两端;然后小心套入整个组件至转子两极间,并移动到预先垫好的2个绝缘垫6之间,以免碰伤转子绕组绝缘;向两侧拧紧锁紧螺母4,以使2个极间撑块1支撑平面14通过绝缘垫6压住转子极上的转子绕组7,整个结构完成安装后须目测检查双头螺杆5的中心标记是否置于两锁紧螺母4的中间位置。
16.在本实用新型中,极间撑块1采用高强度铝经精密离心铸造成型,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并且在铸造时直接铸出容纳双头螺杆5的沉孔13,省去了后期的加工工序;由于采用锥面垫圈2、球面垫圈3配合使用,在安装时具有自调整作用,消除由于加工或装配误差造成的支撑面不平行及锁紧不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并且自身重量轻,发电机旋转时自身离心力小,节省大量的生产制造工序,并且具有自调整作用,可以防止因加工误差造成的极间支撑及锁紧不可靠的情况,并保证发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下发电机绕组的安全性,确保发电机转子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极间撑块,所述极间撑块为由具有支撑平面的主体部及连接部构成的一体的铸铝构件,所述连接部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主体部的支撑平面倾斜设置;双头螺杆的两端分别插入2个所述极间撑块的沉孔中,2套锥面垫圈、球面垫圈及锁紧螺母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头螺杆的两端,由2个所述锁紧螺母通过所述球面垫圈及锥面垫圈分别将2个所述极间撑块支撑在转子极间的转子绕组上,所述极间撑块的支撑平面与转子绕组之间设有绝缘垫。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的中央设有中心标记。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标记为刻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极间撑块,极间撑块为由具有支撑平面的主体部及连接部构成的一体的铸铝构件,连接部设有沉孔,沉孔的中心线与主体部的支撑平面倾斜设置;双头螺杆的两端分别插入2个极间撑块的沉孔中,2套锥面垫圈、球面垫圈及锁紧螺母对称设置在双头螺杆的两端,由2个锁紧螺母通过球面垫圈及锥面垫圈分别将2个极间撑块支撑在转子极间的转子绕组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发电机转子极间支撑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减小发电机旋转时的离心力,防止因加工误差造成的极间支撑及锁紧不可靠的情况,保证发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下发电机绕组的安全性,确保发电机转子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靠运行。靠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生 邱万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法拉第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