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6275发布日期:2022-09-02 23:3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电源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双电源切换开关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小区、医院、机场、码头、消防、冶金、化工、纺织等不允许停电的重要场所,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不允许供电中断,采用两组电源供电,其中一组为备份,当供电发生故障时自动把备用电源接入的装置,称双电源切换装置。但是现有的双电源切换装置线路裸露机箱内,容易出现被老鼠咬断线路的情况,并且双电源切换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受到电磁信号的干扰,从而导致其电源切换时出现一定的问题,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电源切换装置本体和防护外壳,防护外壳包括壳体和侧盖,壳体内设置有存放腔,壳体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存放腔相互贯通,电源切换装置本体放置于存放腔内,侧盖套接于壳体一侧的外围,侧盖与开口遮挡配合,侧盖的侧部铰接安装有限位机构,侧盖通过限位机构与壳体限位配合,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安装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与壳体的内壁抵接配合,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热绝缘片,电源切换装置本体与导热绝缘片相互抵接。
5.进一步的,弹性机构包括按板和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均匀分布于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顶部,按板连接于多个弹簧的顶部,按板与壳体抵接配合。
6.进一步的,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卡线槽,卡线槽与开口相互贯通,侧盖与卡线槽的一侧遮挡配合。
7.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条和两个挡块,两个挡块分别成型于两个限位条的外端,两个限位条分别位于壳体的上方和下方,挡块与壳体的另一侧相互抵接。
8.进一步的,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拉块,拉块位于靠近开口的一侧。
9.进一步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与存放腔相互贯通。
10.进一步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垫块,垫块位于远离侧盖的一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通过按压弹性机构将电源切换装置本体从开口放入存放腔内,电源切换装置抵接导热绝缘片后,将侧盖套接在壳体一侧后,通过限位机构对侧盖进行限位,保护电源切换装置本体并且降低干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分别为: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防护外壳2、壳体3、侧盖4、存放腔5、开口6、限位机构7、弹性机构8、导热绝缘片9、按板10、弹簧11、卡线槽12、限位条13、挡块14、拉块15、散热孔16、垫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2所示,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和防护外壳2,防护外壳2包括壳体3和侧盖4,壳体3内设置有存放腔5,壳体3一侧开设有开口6,开口6与存放腔5相互贯通,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放置于存放腔5内,侧盖4套接于壳体3一侧的外围,侧盖4与开口6遮挡配合,侧盖4的侧部铰接安装有限位机构7,侧盖4通过限位机构7与壳体3限位配合,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安装有弹性机构8,弹性机构8与壳体3的内壁抵接配合,壳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热绝缘片9,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与导热绝缘片9相互抵接。
17.进一步说明,通过按压弹性机构8将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从开口6放入存放腔5内,电源切换装置抵接导热绝缘片9后,将侧盖4套接在壳体3一侧后,通过限位机构7对侧盖4进行限位,保护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并且降低干扰。
18.进一步的,弹性机构8包括按板10和多个弹簧11,多个弹簧11均匀分布于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的顶部,按板10连接于多个弹簧11的顶部,按板10与壳体3抵接配合;通过弹性机构8便于将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装入存放腔5内,并且能够对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增强减震效果。
19.进一步的,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卡线槽12,卡线槽12与开口6相互贯通,侧盖4与卡线槽12的一侧遮挡配合;设置有卡线槽12便于防护外壳2外的线与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直接连接。
20.进一步的,限位机构7包括两个限位条13和两个挡块14,两个挡块14分别成型于两个限位条13的外端,两个限位条13分别位于壳体3的上方和下方,挡块14与壳体3的另一侧相互抵接;通过转动限位条13将挡块14与壳体3抵接,避免侧盖4脱离壳体3。
21.进一步的,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拉块15,拉块15位于靠近开口6的一侧;设置有拉块15便于将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拖出。
22.进一步的,壳体3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6,散热孔16与存放腔5相互贯通,便于对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进行散热。
23.进一步的,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垫块17,垫块17位于远离侧盖4的一侧,便于使电源切换装置本体1处于水平位置。
2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切换装置本体和防护外壳,防护外壳包括壳体和侧盖,壳体内设置有存放腔,壳体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存放腔相互贯通,电源切换装置本体放置于存放腔内,侧盖套接于壳体一侧的外围,侧盖与开口遮挡配合,侧盖的侧部铰接安装有限位机构,侧盖通过限位机构与壳体限位配合,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安装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与壳体的内壁抵接配合,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热绝缘片,电源切换装置本体与导热绝缘片相互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包括按板和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均匀分布于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顶部,按板连接于多个弹簧的顶部,按板与壳体抵接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卡线槽,卡线槽与开口相互贯通,侧盖与卡线槽的一侧遮挡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条和两个挡块,两个挡块分别成型于两个限位条的外端,两个限位条分别位于壳体的上方和下方,挡块与壳体的另一侧相互抵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拉块,拉块位于靠近开口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与存放腔相互贯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垫块,垫块位于远离侧盖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电源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间断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电源切换装置本体和防护外壳,防护外壳包括壳体和侧盖,壳体内设置有存放腔,壳体一侧开设有开口,侧盖的侧部铰接安装有限位机构,侧盖通过限位机构与壳体限位配合,电源切换装置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安装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与壳体的内壁抵接配合,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热绝缘片,电源切换装置本体与导热绝缘片相互抵接;通过按压弹性机构将电源切换装置本体从开口放入存放腔内,电源切换装置抵接导热绝缘片后,将侧盖套接在壳体一侧后,通过限位机构对侧盖进行限位,保护电源切换装置本体并且降低干扰。干扰。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罗亚萍 黄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正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