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1366发布日期:2022-03-26 16:5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视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液晶电视产品搭载了大功率伴音系统。目前,很多电视供电系统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供电系统,市电输入经过ac/dc转换和变压器降压后,输出两路电压,包括机芯供电12v和伴音供电18v。在电视待机或从待机到开机启动的过程中,由于12v带载而18v空载,导致18v电压漂高(由于输出空载导致电压漂移偏高),通常功放芯片输入电压上限较低,因此18v电压漂高可能会导致功放芯片失效。因此,增加电压抑制电路防止电压漂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视待机或从待机待开机启动过程空载输出电压漂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5.一种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包括与市电输入连接的ac/dc转换单元,ac/dc转换单元连接变压器,变压器分别输出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之间连接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第一端与待机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共同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和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漏极通过电阻r7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压,电阻r2的第二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6的第二端、mos管q3的源极接地。
6.当电视在待机状态时,待机信号standby为低电平,故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均工作在截止状态,电路不工作,不会增加电视的待机功耗。当电视从待机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standby信号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使电阻r4等效于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和gnd之间,第一供电电压通过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的电阻分压电路产生一个驱动电压并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使三极管q2导通。此时,电阻r5等效于接至第一供电电压,第一供电电压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组成的电阻分压电路产生驱动电压并接至mos管q3的栅极,使mos管q3导通,此时,电阻r7等效于接于第二供电电压和gnd之间,电阻r7选用大功率电阻作为假负载使用。通过该电路,避免电视从待机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二供电电压处于空载状态,从而避免了第二供电电压的电压漂高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简单的电路结构,组成简单可靠的电压抑制电路,应用于液晶电视,能够有效解决第二供电电压的电压漂高问题,成本低,可实施性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极管、mos管实现多级驱动,能够带动大功率电阻。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避免电视从待机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伴音供电的18v供电处于空载状态,从而避免了18v电压漂高过高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能够应用于液晶电视,可有效解决18v电压漂高的问题,成本低,可实施性强。
11.(3)本实用新型电路采用standby信号控制,待机状态下等效于假负载断开,不会增加额外功耗,从而避免了因增加假负载而导致待机功耗超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13.图2为钳位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15.实施例:
16.结合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包括与市电输入连接的ac/dc转换单元,ac/dc转换单元连接变压器,变压器分别输出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之间连接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第一端与待机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共同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和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漏极通过电阻r7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压,电阻r2的第二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6的第二端、mos管q3的源极接地。
17.当电视在待机状态时,待机信号standby为低电平,故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均工作在截止状态,电路不工作,不会增加电视的待机功耗。当电视从待机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standby信号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使电阻r4等效于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和gnd之间,第一供电电压即12v供电通过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的电阻分压电路产生一个驱动电压并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使三极管q2导通。此时,电阻r5等效于接至12v供电,12v供电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组成的电阻分压电路产生驱动电压并接至mos管q3的栅极,使mos管q3导通,此时,电阻r7等效于接于第二供电电压即18v和gnd之间,电阻r7选用大功率电阻作为假负载使用。通过该电路,避免电视从待机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18v供电处于空载状态,从而避免了18v电压漂高过高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简单的电路结构,组成简单可靠的电压抑制电路,应用于液晶电视,能够有效解决18v电压漂高的问题,成本低,可实施性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
级三极管、mos管,能够带动大功率电阻。
19.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包括与市电输入连接的ac/dc转换单元,ac/dc转换单元连接变压器,变压器分别输出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之间连接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第一端与待机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共同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和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漏极通过电阻r7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压,电阻r2的第二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6的第二端、mos管q3的源极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电视供电系统的防止电压漂高的电压抑制电路,包括与市电输入连接的AC/DC转换单元,AC/DC转换单元连接变压器,变压器分别输出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之间连接钳位单元,所述钳位单元用于在电视从待机到正常启动时,使第二供电电压等同于接入大功率电阻,避免输出空载电压漂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避免电视从待机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伴音供电的18V供电处于空载状态,从而避免了18V电压漂高过高的问题;电路结构简单,能够应用于液晶电视,成本低,可实施性强。可实施性强。可实施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波 丁峰峰 王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3/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