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7462发布日期:2022-06-02 02:3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


背景技术:

2.建筑电气从广义来讲是以建筑为平台,以电气技术为平台手段,在有限空间内,为创造人性化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从狭义来讲就是在建筑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含电力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创造一个人性化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统称范围建筑电气,在安装线管时需要使用接头。
3.传统线管安装在机电线管特别复杂、线管量大的情况下,楼板线管的高密集程度常常造成楼板内三层线管现象难避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线管安装在机电线管特别复杂、线管量大的情况下,楼板线管的高密集程度常常造成楼板内三层线管现象难避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包括主体机构、拼接机构和防护结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拼接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且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壁、曲线槽和橡胶层,所述防护壁的内部设置有曲线槽,所述防护壁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6.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与防护壁之间紧密贴合,且曲线槽与防护壁之间为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接管、延伸接板、弧槽、螺孔和固定螺丝,且接管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延伸接板,所述延伸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弧槽,所述延伸接板的两侧表面开设有螺孔,且螺孔的表面安装有固定螺丝。
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接板沿接管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延伸接板设置有两组。
9.进一步的,所述螺孔与延伸接板之间有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通过螺孔与延伸接板构成螺纹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拼接机构包括安装槽、线管和高强螺丝,且安装槽的内壁贴合有线管,所述线管的外部安装有高强螺丝。
11.进一步的,所述线管与安装槽之间相贴合,且线管通过高强螺丝与安装槽构成可拆卸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设置的接管以垂直中轴线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接头,其接管的贴合处设有固定的延伸接板,同时延伸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弧槽用来贴合线管,当楼板线管出现三层管重叠时,将两层线管通过拱形接头错开,使除弯头处其余厚度变为层,再将其余一层线管敷设在上方,即可
使总厚度变为层,再用传统方式固定好接头和线管,并密封,较为节约叠加空间。
13.通过主体收机构的设置,将接管以垂直中轴线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接头,其接管的贴合处设有固定的延伸接板,同时延伸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弧槽用来贴合线管,当楼板线管出现三层管重叠时,将两层线管通过拱形接头错开,使除弯头处其余厚度变为层,再将其余一层线管敷设在上方,即可使总厚度变为层,再用传统方式固定好接头和线管,并密封,较为节约叠加空间。
14.通过拼接机构的设置,在接管的两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将线管紧密贴合在安装槽内部,随后通过高强螺丝进行固定,可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5.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在接管的内部设有防护壁,其防护壁的表面设有橡胶层,可对电气线路进行防护的作用,同时在防护壁的拐弯处皆设有曲线槽,方便穿插线路,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体机构;101、接管;102、延伸接板;103、弧槽;104、螺孔;105、固定螺丝;2、拼接机构;201、安装槽;202、线管;203、高强螺丝;3、防护结构;301、防护壁;302、曲线槽;303、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包括:主体机构1,主体机构1的两侧设置有拼接机构2,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3,主体机构1包括接管101、延伸接板102、弧槽103、螺孔104和固定螺丝105,且接管10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延伸接板102,延伸接板102的表面开设有弧槽103,延伸接板102的两侧表面开设有螺孔104,且螺孔104的表面安装有固定螺丝105,延伸接板102沿接管10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延伸接板102设置有两组,将接管101以垂直中轴线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接头,其接管101的贴合处设有固定的延伸接板102,同时延伸接板102的表面开设有弧槽103用来贴合线管202,当楼板线管202出现三层管重叠时,将两层线管202通过拱形接头错开,使除弯头处其余厚度变为1层,再将其余一层线管202敷设在上方,即可使总厚度变为2层,再用传统方式固定好接头和线管202,并密封,较为节约叠加空间,螺孔104与延伸接板102之间有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105通过螺孔104与延伸接板102构成螺纹结构,在延伸接板102的上方表面开设有四组螺孔104,将接管101贴合后将固定螺丝105安装在螺孔104内进行固定,方便安装线路。
21.如图3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拼接机构2包括安装槽201、线管202和高强螺丝203,且安装槽201的内壁贴合有线管202,线管202的外部安装有高强螺丝203,线管202与安装槽201之间相贴合,且线管202通过高强螺丝203与安装槽201构成可拆卸结构,在接管101的两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01,将线管202紧密贴合在安装槽201内部,随后通过高强螺丝203进行固定,可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护结构3包括防护壁301、曲线槽302和橡胶层303,防护壁301的内部设置有曲线槽302,防护壁30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303,橡胶层303与防护壁301之间紧密贴合,且曲线槽302与防护壁301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接管101的内部设有防护壁301,其防护壁301的表面设有橡胶层303,可对电气线路进行防护的作用,同时在防护壁301的拐弯处皆设有曲线槽302,方便穿插线路,较为方便。
22.综上,该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首先,将接管101以垂直中轴线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接头,其接管101的贴合处设有固定的延伸接板102,同时延伸接板102的表面开设有弧槽103用来贴合线管202,当楼板线管202出现三层管重叠时,将两层线管202通过拱形接头错开,使除弯头处其余厚度变为1层,再将其余一层线管202敷设在上方,即可使总厚度变为2层,再用传统方式固定好接头和线管202,并密封,较为节约叠加空间,在接管101的内部设有防护壁301,其防护壁301的表面设有橡胶层303,可对电气线路进行防护的作用,同时在防护壁301的拐弯处皆设有曲线槽302,方便穿插线路,较为方便,在延伸接板102的上方表面开设有四组螺孔104,将接管101贴合后将固定螺丝105安装在螺孔104内进行固定,方便安装线路。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包括主体机构(1)、拼接机构(2)和防护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的两侧设置有拼接机构(2),所述主体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3),且防护结构(3)包括防护壁(301)、曲线槽(302)和橡胶层(303),所述防护壁(301)的内部设置有曲线槽(302),所述防护壁(30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303)与防护壁(301)之间紧密贴合,且曲线槽(302)与防护壁(301)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接管(101)、延伸接板(102)、弧槽(103)、螺孔(104)和固定螺丝(105),且接管(10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延伸接板(102),所述延伸接板(102)的表面开设有弧槽(103),所述延伸接板(102)的两侧表面开设有螺孔(104),且螺孔(104)的表面安装有固定螺丝(1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接板(102)沿接管(10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延伸接板(102)设置有两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104)与延伸接板(102)之间有固定连接,且固定螺丝(105)通过螺孔(104)与延伸接板(102)构成螺纹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机构(2)包括安装槽(201)、线管(202)和高强螺丝(203),且安装槽(201)的内壁贴合有线管(202),所述线管(202)的外部安装有高强螺丝(20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202)与安装槽(201)之间相贴合,且线管(202)通过高强螺丝(203)与安装槽(201)构成可拆卸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包括主体机构、拼接机构和防护结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拼接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且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壁、曲线槽和橡胶层,所述防护壁的内部设置有曲线槽,所述防护壁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该建筑工程电气拱形线管接头,设置的接管以垂直中轴线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接头,其接管的贴合处设有固定的延伸接板,同时延伸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弧槽用来贴合线管,当楼板线管出现三层管重叠时,将两层线管通过拱形接头错开,使除弯头处其余厚度变为层,再将其余一层线管敷设在上方,即可使总厚度变为层,再用传统方式固定好接头和线管,并密封,较为节约叠加空间。间。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天 王海科 张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