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及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6056发布日期:2023-10-21 18:3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及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设有沿轴向前进且在轴端反转的水路的旋转机。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881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上述那样的旋转机中,要求进一步提高水路的冷却效率。

3、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流路的旋转电机及驱动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一个方案具备:能够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隔着间隙与所述转子对置的定子;以及在内部容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沿周向以矩形波状延伸的流路。所述流路具有:多个轴向流路部,其沿轴向延伸,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第一周向流路部,其将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轴向流路部的轴向一侧的第一端部彼此相连;以及第二周向流路部,其将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轴向流路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第二端部彼此相连。所述轴向流路部具有:第一流路部,其具有所述第一端部;以及第二流路部,其具有所述第二端部,且与所述第一流路部的轴向另一侧相连。所述第一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接近所述第二流路部而变小。所述第二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接近所述第一流路部而变小。所述第一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周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为所述第一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所述第一流路部中的靠近所述第二流路部的侧的第三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以下。所述第二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周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为所述第二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所述第二流路部中的靠近所述第一流路部的侧的第四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以下。

6、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案是搭载于车辆的驱动装置,其中,具备:上述的旋转电机;以及传递机构,其与所述转子连接,且将所述转子的旋转传递给所述车辆的车轴。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在旋转电机及驱动装置中,能够提高流路的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8.一种驱动装置,其搭载于车辆,该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技术总结
旋转电机的壳体具有沿周向以矩形波状延伸的流路。流路具有多个轴向流路部、将轴向流路部的第一端部彼此相连的第一周向流路部、以及将轴向流路部的第二端部彼此相连的第二周向流路部。轴向流路部具有第一流路部和与第一流路部相连的第二流路部。第一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接近第二流路部而变小。第二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接近第一流路部而变小。第一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第一周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为第一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第一流路部中的靠近第二流路部的侧的第三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以下。第二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第二周向流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为第二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与第二流路部中的靠近第一流路部的侧的第四端部的流路截面积之差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梶川哲,高田响,园田贵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尼得科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