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0717发布日期:2023-09-21 10:2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现代社会持续供电的高可靠性依赖于电网网架结构,电网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其中移动电源是重要的电源装备。一方面在电力、市政等部门的正常检修、施工中需要有合适容量和技术特性的装备来保证不停电作业,另一方面在应对极端天气、抢险救灾、重大活动中都需要不间断电源保证电力供应,还有在偏远乡村、牧区需要合适的、可方便移动的储能电力作为生产生活能源。此外,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发展对移动电源的需求急速增长,对作战和训练时的电力供应也提出了容量、功率和环境适配性的技术新要求。

2、在电力、市政等多领域,应急电源车或者移动电源作业车通常以柴油发电技术实现形式为主。柴油发电机启动时间长,供电电压、频率波动大,与电网和/或负荷不能实现快速无缝切换,能量转换效率低,并且柴油发电机不可避免会带来环境和噪声污染,同时柴油发电机体积重量限制了移动储能车的快速机动性能。近些年随着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和储能成本的下降,出现了利用电化学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作为电源的应急电源车或移动电源作业车,其基于各自容量、功能等技术特性在不同的行业上各有应用,其中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电源车,因其较其他类型电源车具有高安全性、绿色环保、静音高效、作业方式快速便捷、运行成本较低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3、然而,磷酸铁锂储能移动电源车主要包括250kwh/500kwh集装箱储能车和150kw/300kwh重卡储能车,集装箱储能车和重卡储能车的容量和功率较大,适用于较大容量的配电网台区作业,但其依托集装箱车或重型卡车承载,整体车长达到6~11米,甚至更长,导致道路通过性与机动灵活性均较差,同时,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优点是能够提高道路通过性和机动灵活性,同时,便于维护。

2、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包括承载车、储能组件以及换流组件;所述承载车上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内插设有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沿着所述容置空腔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容置空腔依次分隔成储能腔、通道以及换流腔;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维护口,所述通道通过所述维护口与所述储能腔连通,所述维护口上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分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储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能腔,所述换流组件设置于所述换流腔内,所述储能组件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所述储能组件用于通过所述换流组件为外界设备充电。

3、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储能组件包括高压包、多个电池包以及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储能腔内,多个所述电池包均放置于所述放置架上,所述高压包放置于所述放置架上,多个所述电池包均与所述高压包电连接。

4、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储能组件上设置有预警组件,所述预警组件用于抑制火灾和产生警报。

5、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储能腔内设置有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位于所述储能组件的一侧,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所述换流组件用于为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供电,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为无线通讯基站在紧急情况下供电。

6、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换流组件包括换流器模块、隔离变压器以及静态电源切换开关,所述换流器模块一端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换流器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变压器电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远离所述换流器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静态电源切换开关电连接。

7、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容置空腔的外壁上设置有操作接口舱,所述操作接口舱内设置有接口单元,所述接口单元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

8、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接口单元包括市电接口、负荷接口、并联接口、地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市电接口、所述负荷接口、所述并联接口和/或所述地线接口与所述静态电源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并联接口用于多车并联。

9、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换流腔内设置有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电缆线以及绞盘机,所述电缆线缠绕于所述绞盘机上,所述绞盘机用于缠绕和松放所述电缆线。

10、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换流腔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舱,所述控制舱内设置有显示监控屏、不间断电源、消防急操作面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防急操作面板通过二次配电面板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所述显示监控屏通过开关电源与所述二次配电面板电连接,所述二次配电面板设置于所述控制舱内,所述开关电源用于为所述显示监控屏供电;所述不间断电源用于为整车失电时临时供电电源。

11、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换流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电动汽车充电舱,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舱内设置有交直流充电器,所述交直流充电器的一端与所述静态电源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交直流充电器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置设备连接的交直流充电枪电连接。

12、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所述储能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直流充电舱,所述直流充电舱内设置有直流充电插座,所述直流充电插座的一端通过转接模块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插座用于与外置的充电桩电连接,以对所述储能组件充电。

1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包括承载车、储能组件以及换流组件;承载车上设置有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插设有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沿着容置空腔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将容置空腔依次分隔成储能腔、通道以及换流腔;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维护口,通道通过维护口与储能腔连通,维护口上盖设有盖板,盖板与第一分隔板可拆卸连接;储能组件设置于储能腔,换流组件设置于换流腔内,储能组件与换流组件电连接;储能组件用于通过换流组件为外界设备充电;一方面,通过将容置空腔分隔成储能腔、通道以及换流腔,由此,提高了容置空腔结构的紧凑性;同时,提高了道路通过性和机动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盖板与第一分隔板可拆卸连接,由此,便于对储能组件进行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车、储能组件以及换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高压包、多个电池包以及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储能腔内,多个所述电池包均放置于所述放置架上,所述高压包放置于所述放置架上,多个所述电池包均与所述高压包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上设置有预警组件,所述预警组件用于抑制火灾和产生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腔内设置有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位于所述储能组件的一侧,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所述换流组件用于为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供电,所述无线通讯基站应急电源为无线通讯基站在紧急情况下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组件包括换流器模块、隔离变压器以及静态电源切换开关,所述换流器模块一端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换流器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变压器电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远离所述换流器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静态电源切换开关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腔的外壁上设置有操作接口舱,所述操作接口舱内设置有接口单元,所述接口单元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包括市电接口、负荷接口、并联接口、地线接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市电接口、所述负荷接口、所述并联接口和/或所述地线接口与所述静态电源切换开关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腔内设置有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包括电缆线以及绞盘机,所述电缆线缠绕于所述绞盘机上,所述绞盘机用于缠绕和松放所述电缆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腔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舱,所述控制舱内设置有显示监控屏、不间断电源、消防急操作面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防急操作面板通过二次配电面板与所述换流组件电连接,所述显示监控屏通过开关电源与所述二次配电面板电连接,所述二次配电面板设置于所述控制舱内,所述开关电源用于为所述显示监控屏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电动汽车充电舱,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舱内设置有交直流充电器,所述交直流充电器的一端与所述静态电源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交直流充电器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置设备连接的交直流充电枪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直流充电舱,所述直流充电舱内设置有直流充电插座,所述直流充电插座的一端通过转接模块与所述储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直流充电插座用于与外置的充电桩电连接,以对所述储能组件充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储能车系统,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将容置空腔依次分隔成储能腔、通道以及换流腔;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维护口,维护口上盖设有盖板,盖板与第一分隔板可拆卸连接;储能组件设置于储能腔,换流组件设置于换流腔内;容置空腔的外壁上设置有操作接口舱和电动汽车充电舱,操作接口舱内设置有接口单元,电动汽车充电舱内设置有交直流充电器;一方面,通过将容置空腔分隔成储能腔、通道以及换流腔,由此,提高了容置空腔结构的紧凑性;另一方面,通过盖板与第一分隔板可拆卸连接,由此,便于对储能组件进行维护;通过设计接口单元与电动汽车充电舱,实现多车并联,实现为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并通过充电桩与电网实现功率互济。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孙丽敬,刘国宇,藺圣杰,王海涛,刘晓娟,邢通,黄鹭鹭,季宇,吴鸣,吕广宪,刘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