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9268发布日期:2023-12-20 05: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300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线机,更具体地涉及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


背景技术:

1、300马达中板穿线由于线芯细且具有不稳定性,穿线角度小,且线头需要穿到马达后盖的小孔内,同时也需要将两条线固定在后盖的卡槽里,工艺难度大,所以从300马达生产至今20年,中板穿引线工作一直是手工穿线,严重制约300系列马达的生产效能,所以市场急需解决300系列马达中板穿线效率低,成本高,良品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包括机架,还包括:线材前处理机构、仿形机械手、线头整形装置、输送装置和回流输送线,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板,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仿形机械手设有两个,所述仿形机械手的底端与线材前处理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仿形机械手位于线材前处理机构的尾部正上方,所述线头整形装置设有两个,所述线头整形装置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头整形装置位于仿形机械手的下方,所述输送装置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装置位于仿形机械手的末端下方,所述回流输送线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包括:立板、第一底板、切刀伺服电机、顶板、线材预压机构、拉线浸锡机构、裁线剥皮机构、中转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第一底板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的顶端与切刀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底端与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的底端与第一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材预压机构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设有两个,所述旋转机构的侧面与拉线浸锡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裁线剥皮机构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机构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助焊剂槽,所述助焊剂槽位于拉线浸锡机构的下方,所述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锡炉,两个所述助焊剂槽分别位于拉线浸锡机构的下方。

4、进一步的,所述线材预压机构包括:第一压线板、压线块、调节螺母、弹簧拉杆、螺母安装板、第一弹簧、硅胶安装板、硅胶条、第一瓷眼、瓷眼安装板、光电开关安装板、第二瓷眼、检测块、光电开关、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盘、转轴、固定盘、同步轮b、旋板、第一伺服电机、电机安装板、第二伺服电机、减速机、电机安装底板、转盘电机安装板、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所述固定盘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同步带。

6、进一步的,所述拉线浸锡机构包括:齿轮a、齿轮b、上夹、下夹、弹簧压板、上齿、下齿、导线管、第一横条、单向丝杆、第一导柱、滑座、活动接头、夹子气缸、顶紧弹簧、尾板、前板和同步轮a,所述前板的侧面与转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尾板的侧面与转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轮a的侧面与第二同步带的侧面传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裁线剥皮机构包括:上刀架、下刀架、剥皮刀、切断刀、顶刀板、第二导柱、双向丝杆、落皮罩、导轨、刀座、刀架板和丝杆座,所述丝杆座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顶端与切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上夹、中转下夹、弹簧压条、中转夹线齿、拨线板、理线左手指、手指气缸、理线右手指、摆线气缸、理线手指气缸、理线气缸、第一顶升气缸、理线承载板、摆线板、第二弹簧、线材和线头,所述理线承载板的侧面与立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9、1、进一步的,所述仿形机械手包括:x轴模组、z轴模组和机械手抓模组,所述x轴模组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x轴模组的侧面与z轴模组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机械手抓模组包括:承载板、左仿形定夹、左仿形动夹、左仿形推杆、推板、导杆、第二横条、推线气缸、夹线气缸、补偿弹簧、右仿形定夹、右仿形动夹、右仿形推杆、右仿形推杆、动夹推板、l形连接板、拉杆、背板、调节板、调节滑块、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的侧面与z轴模组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左仿形定夹、左仿形动夹、左仿形推杆和右仿形定夹、右仿形动夹、右仿形推杆形状不同且各自组成形状不同的仿形手指夹且在每一个机械手抓模组上均安装若干对形状相同的仿形手指夹。

10、进一步的,所述线头整形装置包括:基板、前箱板、后箱板、左整形件、右整形件、整形镶件、第二压线板、压线气缸、整形气缸、吊板、第二连接板、第二底板和盖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工件承载件、支撑板、输送底板、送料电机、上料气缸、输送皮带、移载气缸、换向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旋转槽、子母销、旋转杆、旋转气缸、第二固定板和第二顶升气缸,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轨道、限位板、滑板、承载件压板、定位盒、气缸安装板和定位气缸,所述输送底板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输送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轨道的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移载气缸的侧面与轨道的侧面来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位于输送皮带的末端。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发明为了填补300系列马达后盖穿线的自动化空白,实现裁线、剥线、浸锡、插线、卡线的全自动化生产方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合格率,同时降低生产成品和资源损耗。



技术特征:

1.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包括机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材前处理机构(1000)、仿形机械手(2000)、线头整形装置(3000)、输送装置(4000)和回流输送线(5000),所述机架(4)的顶端固定连连接有大板(1),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1000)设有两个,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1000)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仿形机械手(2000)设有两个,所述仿形机械手(2000)的底端与线材前处理机构(100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仿形机械手(2000)位于线材前处理机构(1000)末端的正上方,所述线头整形装置(3000)设有两个,所述线头整形装置(3000)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头整形装置(3000)位于仿形机械手(2000)的下方,所述输送装置(4000)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装置(4000)位于仿形机械手(2000)的末端下方,所述回流输送线(5000)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1000)包括:立板(1001)、第一底板(1002)、切刀伺服电机(1003)、顶板(1004)、线材预压机构(1100)、拉线浸锡机构(1200)、裁线剥皮机构(1300)、中转机构(1400)和旋转机构(1500),所述第一底板(1002)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1001)的顶端与切刀伺服电机(10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004)的底端与立板(10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板(1001)的底端与第一底板(100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材预压机构(1100)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1500)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1500)设有两个,所述旋转机构(1500)的侧面与拉线浸锡机构(1200)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裁线剥皮机构(1300)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机构(1400)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助焊剂槽(3),所述助焊剂槽(3)位于拉线浸锡机构(1200)的下方,所述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锡炉(2),两个所述锡炉(2)分别位于拉线浸锡机构(1200)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预压机构(1100)包括:第一压线板(1101)、压线块(1102)、调节螺母(1103)、弹簧拉杆(1104)、螺母安装板(1105)、第一弹簧(1106)、硅胶安装板(1107)、硅胶条(1108)、第一瓷眼(1109)、瓷眼安装板(1110)、光电开关安装板(1111)、第二瓷眼(1112)、检测块(1113)、光电开关(1114)、第一连接板(1115)和第一固定板(1116),所述第一固定板(1116)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500)包括:转盘(1501)、转轴(1502)、固定盘(1503)、同步轮b(1504)、旋板(1505)、第一伺服电机(1506)、电机安装板(1507)、第二伺服电机(1508)、减速机(1509)、电机安装底板(1510)、转盘电机安装板(1511)、第一同步带(1512)和第二同步带(1513),所述固定盘(1503)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0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同步带(15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浸锡机构(1200)包括:齿轮a(1201)、齿轮b(1202)、上夹(1203)、下夹(1204)、弹簧压板(1205)、上齿(1206)、下齿(1207)、导线管(1208)、第一横条(1209)、单向丝杆(1210)、第一导柱(1211)、滑座(1212)、活动接头(1213)、夹子气缸(1214)、顶紧弹簧(1215)、尾板(1216)、前板(1217)和同步轮a(1218),所述前板(1217)的侧面与转盘(15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尾板(1216)的侧面与转盘(15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轮a(1218)的侧面与第二同步带(1513)的侧面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线剥皮机构(1300)包括:上刀架(1301)、下刀架(1302)、剥皮刀(1303)、切断刀(1304)、顶刀板(1305)、第二导柱(1306)、双向丝杆(1307)、落皮罩(1308)、导轨(1309)、刀座(1310)、刀架板(1311)和丝杆座(1312),所述丝杆座(1312)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1307)的顶端与切刀伺服电机(100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1400)包括:用于夹紧线头的中转上夹(1401)和中转下夹(1402),安装于中转上夹(1401)内的中转夹线齿(1404)和用于补偿夹紧力的第二弹簧(1415)、弹簧压条(1403),拨线板(1405)、理线左手指(1406)、理线右手指(1407)、手指气缸(1408)、摆线气缸(1409)、理线手指气缸(1410)、理线气缸(1411)、第一顶升气缸(1412)、理线承载板(1413)、摆线板(1414)、线材(1416)和线头(1417),所述理线承载板(1413)的侧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手指气缸(1408)的尾端面与立板(1001)的侧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机械手(2000)包括:x轴模组(2001)、z轴模组(2002)和机械手抓模组(2100),所述x轴模组(2001)的底端与顶板(100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x轴模组(2001)的侧面与z轴模组(2002)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机械手抓模组(2100)包括:承载板(2101),用于夹持和仿形线材(1417)的左仿形定夹(2102)和左仿形动夹(2103),用于推出线材并完成卡线入槽的左仿形推杆(2104),推板(2105)、导杆(2106)、第二横条(2107)、推线气缸(2108)、夹线气缸(2109),用于补偿线材(1417)夹紧力的补偿弹簧(2110),也包括用于夹持和仿形线材(1416)的右仿形定夹(2111)和右仿形动夹(2112),用于推出线材并完场入槽的右仿形推杆(2113),动夹推板(2114)、l形连接板(2115)、拉杆(2116)、背板(2117)、调节板(2118)、调节滑块(2119)、左固定板(2120)和右固定板(2121),所述右固定板(2121)的侧面与z轴模组(200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左仿形定夹(2102)、左仿形动夹(2103)、左仿形推杆(2104)和右仿形定夹(2111)、右仿形动夹(2112)、右仿形推杆(2113)形状不同且各自组成形状不同的仿形手指夹且在每一个机械手抓模组(2100)上均安装若干对形状相同的仿形手指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整形装置(3000)包括:基板(3001)、组成滑道的前箱板(3002)和后箱板(3003),在滑道内滑动的左整形件(3004)和右整形件(3005),也包括用于折角的整形镶件(3006)和第二压线板(3007),压线气缸(3008)、整形气缸(3009)、吊板(3010)、第二连接板(3011)、第二底板(3012)和盖板(3013),所述第二底板(3012)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包括:工件承载件(4001)、支撑板(4002)、输送底板(4003)、送料电机(4004)、上料气缸(4005)、输送皮带(4006)、移载气缸(4007)、换向机构(4100)和定位机构(4200),所述换向机构(4100)包括:旋转槽(4101)、子母销(4102)、旋转杆(4103)、旋转气缸(4104)、第二固定板(4105)和第二顶升气缸(4106),所述定位机构(4200)包括:轨道(4201)、限位板(4202)、滑板(4203)、承载件压板(4204)、定位盒(4205)、气缸安装板(4206)和定位气缸(4207),所述输送底板(4003)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002)的底端与输送底板(400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轨道(4201)的底端与支撑板(400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4105)的底端与大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移载气缸(4007)的侧面与轨道(42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4103)位于输送皮带(4006)的末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引线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300马达中板自动穿引线机,包括机架,还包括:线材前处理机构、仿形机械手、线头整形装置、输送装置和回流输送线,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板,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线材前处理机构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仿形机械手的底端与线材前处理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头整形装置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头整形装置位于仿形机械手的下方,所述回流输送线的底端与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为了填补300系列马达后盖穿线的自动化空白,实现裁线、剥线、浸锡、插线、卡线的全自动化生产方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合格率,同时降低生产成品和资源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伟,廖永洪,蒯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精茂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