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及移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9398发布日期:2023-12-29 05:4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大跨距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探设备,涉及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石油钻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能够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油气资源最大化的纵、横双向大跨距丛式井钻机日益普遍。该类型钻机移运需要配套长达上百米的电缆和管线,并且要求管缆移运系统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很好地满足钻机纵、横双向快速移运以及整体运输的要求。解决该技术问题的现有技术方案是:在钻机纵向移运时,布置地面管缆移运系统,钻机打完一排井后,采用吊车将管缆移运系统吊移到下一排井后继续作业。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需要吊车和人员全程参与管缆移运过程,管缆需多次重复拆装,工人劳动强度高,移运效率低,并且容易损伤、折断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吊车和人员全程参与管缆移运过程,管缆需多次重复拆装,工人劳动强度高,移运效率低,并且容易损伤、折断电缆的问题。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方法。

3、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包括管缆存储架、短伸出架、长伸出架、高架折臂移运桥架,管缆存储架为框架结构,管缆存储架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一,初始状态时,导轨一的前段上设置有电缆转接箱ⅰ,导轨一的中段上设置有马鞍,管缆存储架的尾端安装有电动小绞车;短伸出架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二,长伸出架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三;移运工作前导轨二两端分别与导轨一和导轨三对接称为总导轨,马鞍沿总导轨前行,吊挂着电缆依次展开。

4、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方法,利用上述的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包括纵向移运方式及横向移运方式,所述的纵向移运方式的工作过程是,

5、步骤1:根据钻机井场的井口的布局,在vfd房前端依次布置管缆存储架以及短伸出架,并对接管缆存储架以及短伸出架顶部的导轨一和导轨二;连接泥浆泵组的高压管汇从短伸出架底部穿过后到达钻机主机;将固定有套筒支撑架的底座连接支架与钻机主机采用销轴连接,高架折臂移运桥架分别与套筒支撑架和支撑架采用法兰连接,从电控房引出的电缆经短伸出架前端的电缆转接箱ⅰ转接后进入高架折臂移运桥架,再次经过钻机主机上的电缆转接箱ⅱ转接后进入钻机主机的内部;

6、步骤2:在钻机准备纵向移运前,首先,在短伸出架前端安装一件与纵向井间距等长的长伸出架,并连接二者顶部沿中间线位置的导轨二和导轨三;断开高压管汇的纵向接头;其次,利用外力拉动短伸出架前端的电缆转接箱ⅰ及悬挂电缆的马鞍沿长伸出架的导轨三向前移运;

7、当钻机纵向移运到达新井口时,在高压管汇的纵向接头处安装与纵向井间距等长的高压管汇短节,连接钻机主机各部件之间的管线和电缆,完成一个纵向井间距的移运;

8、步骤3:每次移运前,在悬挂电缆转接箱ⅰ的长伸出架前端继续安装一件与纵向井间距等长的新的一个长伸出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钻机井位的连续纵向移运,即成。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管缆存储架能够存储钻机纵向移运所需的所有电缆,满足钻机大跨距纵向丛式井移运要求;所述高架折臂移运桥架能够存储钻机横向移运所需的所有电缆,满足钻机大跨距横向丛式井移运要求。钻机大跨距纵、横向移运时无需人工参与布线,纵、横向移运实现自动无缝转接,解决了目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系统吊车及人员全程参与的问题,能够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实现钻机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作业,管缆一次敷设后不再拆装,不仅显著地减少了钻机作业过程中吊车的使用频率,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移运效率;还有效地降低了管缆刮伤、折断风险;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安装操作方便,适配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缆存储架(1)、短伸出架(2)、长伸出架(3)、高架折臂移运桥架(4),管缆存储架(1)为框架结构,管缆存储架(1)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一,初始状态时,导轨一的前段上设置有电缆转接箱ⅰ(12),导轨一的中段上设置有马鞍,管缆存储架(1)的尾端安装有电动小绞车(13);短伸出架(2)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二,长伸出架(3)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三;移运工作前导轨二两端分别与导轨一和导轨三对接称为总导轨,马鞍沿总导轨前行,吊挂着电缆依次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架折臂移运桥架(4)的结构是,包括外折臂桥架(18)与内折臂桥架(19),外折臂桥架(18)与内折臂桥架(19)之间通过销轴首尾铰接而成,并能够绕销轴在水平面内旋转折叠;高架折臂移运桥架(4)的首尾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副法兰套筒,每副法兰套筒中插有一个套筒支撑架(16);在高架折臂移运桥架(4)的中间,即外折臂桥架(18)与内折臂桥架(19)铰接处采用法兰与支撑架(17)的法兰套接;内折臂桥架(19)靠近底座侧套装在底座连接支架(20)中间设置的圆孔内,底座连接支架(20)与钻机主机(6)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7)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14),外折臂桥架(18)的套筒支撑架(16)底端也设置有万向滚轮(14)。

4.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包括纵向移运方式及横向移运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移运方式的工作过程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移运方式的工作过程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系统,包括管缆存储架、短伸出架、长伸出架、高架折臂移运桥架,管缆存储架为框架结构,管缆存储架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一,初始状态时,导轨一的前段上设置有电缆转接箱Ⅰ,导轨一的中段上设置有马鞍,管缆存储架的尾端安装有电动小绞车;短伸出架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二,长伸出架顶部沿中间线设置有导轨三;移运工作前导轨二两端分别与导轨一和导轨三对接称为总导轨,马鞍沿总导轨前行,吊挂着电缆依次展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大跨距纵、横双向丛式井钻机管缆移运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满足钻机大跨距纵向及横向丛式井移运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艳,贾向锋,樊高泉,武卫卫,汪靖享,张景惟,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