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单元及自行式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0010发布日期:2023-06-15 01:4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单元及自行式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自行移动的自行式电动车辆所装配的电动机单元以及装配电动机单元的自行式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1、从过去以来,于双脚并拢的状态下坐于座椅或是于跨过座椅的状态下就坐并驾驶的自动二轮车等的自行式电动车辆中,为了冷却电动机而设有冷却装置。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所谓水冷式的自行式二轮电动车辆,其使用液体氟利昂等的冷媒来将发热的电动机冷却。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24490号公报

5、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行式二轮电动车辆中,控制电动机的运作的控制器配置于自行式二轮电动车辆的整流罩内,因此有难以有效地进行冷却发热的控制器的问题。

6、本发明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所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控制电动机的运作的控制器也可有效地冷却的电动机单元,以及装配所述电动机单元的自行式电动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具备:电动机,其具有主外壳,主外壳形成转子收纳空间,转子收纳空间收纳用以驱动自行式车辆中的驱动轮的转子;第二外壳,其于转子收纳空间的外侧形成控制装置收纳空间,控制装置收纳空间收纳控制电动机的运作的控制装置;以及送风机,其隔着主外壳及第二外壳而以跨越转子收纳空间与控制装置收纳空间的状态配置,并用以产生冷却风,冷却风使转子收纳空间及控制装置收纳空间的各外侧的空气流动。

2、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特征,电动机单元于电动机中的转子收纳空间的外侧,形成有收纳控制电动机的运作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收纳空间,并以跨越这些转子收纳空间与控制装置收纳空间的状态设置有生成使转子收纳空间及控制装置收纳空间的各外侧的空气流动的冷却风的送风机,因此可通过此送风机有效率地分别冷却电动机及控制装置。

3、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彼此以相同的材质所构成。

4、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是彼此以相同的材质所构成,因此可抑制在主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热膨张及热收缩的差,并提高耐久性。

5、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彼此以不同的材质所构成。

6、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是彼此以不同的材质所构成,因此可通过送风机所进行的冷却抑制在主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热膨张及热收缩的差。

7、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转子收纳空间形成于比控制装置收纳空间更下方。

8、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转子收纳空间形成于比控制装置收纳空间更下方,因此构成电动机的转子及定子等的重物位于比控制装置更下方,从而可降低电动机单元整体的重心,并提高稳定性。

9、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送风机是与沿着转子的轴方向延伸的主外壳及第二外壳相向配置。

10、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送风机是与沿着转子的轴方向延伸的主外壳及第二外壳相向配置,因此可沿着轴方向冷却电动机,从而有效地冷却电动机及控制装置的整体。

11、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控制装置控制送风机的运作。

12、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控制装置控制送风机的运作,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送风机用的控制装置,可简化结构。

13、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曲面,曲面随着送风机所面向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送风机分离而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朝分离的方向弯曲。

14、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中的至少一者中,具有于送风机所面向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从送风机分离的方向上弯曲的曲面,因此可使转子收纳空间及控制装置收纳空间的各外侧的冷却风的流动顺畅,并提高冷却效果。

15、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的至少一者具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液流路,送风机是面对冷却液流路而配置。

16、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主外壳及第二外壳的至少一者中,送风机面对流通冷却液的冷却液流路而配置,因此可通过冷却液的冷却从而有效率地冷却电动机及/或控制装置。

17、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进一步具备用以冷却冷却液的散热器,散热器配置于送风机的迎风侧或背风侧。

18、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进一步具备用以冷却冷却液的散热器,且所述散热器配置于送风机的迎风侧或背风侧,因此可对于散热器送入或吸取空气,从而可提高由散热器所致的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19、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进一步具备于主外壳及第二外壳与送风机之间限制冷却风的流动的冷却风限制部。

20、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进一步具备于主外壳及第二外壳与送风机之间限制冷却风的流动的冷却风限制部,因此可限制流动于主外壳及第二外壳的各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从而可调整或提高转子收纳空间及控制装置收纳空间的冷却效率。

21、又,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送风机发出比电动机的运作声更大的运作声。

22、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送风机发出比电动机的运作声更大的运作声,因此可分散电动机让人不适的运作声,且能通过够送风机的运作声让周围知道电动机单元或装配电动机单元的自行式电动车辆的接近。

23、又,本发明不仅可实施作为电动机单元的发明,也可实施作为自行式电动车辆的发明。

24、具体地讲,自行式电动车辆具备:座椅,其供驾驶者就坐;把手,其与座椅相向设置,并用以操纵前轮及后轮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上述任一记载的涉及本发明的电动机单元,其用以驱动前轮及所述后轮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如此地构成的自行式电动车辆,可期待与所述电动机单元同样的作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彼此以相同的材质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彼此以不同的材质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收纳空间形成于比所述控制装置收纳空间更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是与沿着所述转子的轴方向延伸的所述主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相向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送风机的运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曲面,所述曲面随着所述送风机所面向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送风机分离而从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朝分离的方向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的至少一者具有流通冷却液的冷却液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用以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于所述主外壳及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送风机之间限制所述冷却风的流动的冷却风限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发出比所述电动机的运作声更大的运作声。

12.一种自行式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针对控制电动机的运作的控制器也可有效地冷却的电动机单元,以及装配所述电动机单元的自行式电动车辆。本发明的解决手段为一种自行式电动车辆(100),其于支撑前轮(103)及后轮(108)的车架(101)安装有电动机单元(120)。电动机单元(120)具备电动机(121)、控制装置(132)及送风机(140)。电动机(121)中,于主外壳(124)的内部形成有转子收纳空间(126),并且第二外壳(130)覆盖主外壳(124)的一部分而形成控制装置收纳空间(131)。送风机(140)是隔着主外壳(124)及第二外壳(130)而以跨越转子收纳空间(126)及控制装置收纳空间(131)的状态配置。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薫,阿部真吾,大石荣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F.C.C.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