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4825发布日期:2022-07-13 01:1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


背景技术:

2.地铁区间过轨电缆主要用于大型射流风机及废雨水泵的使用,常常远离车站,加之设备功率较高,使的电缆截面积较大,所以区间大截面电缆的过轨一直交通交通行业设计者的一个困扰。
3.目前,地铁车站及区间的电缆过轨方式主要采用隧道结构层内穿管敷设、轨道道床内穿管敷设和隧道顶部吊架敷设两种方式。采用隧道结构层内或轨道内预埋管敷设的方式时,往往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多专业交叉施工等原因,导致预留的管材大多出现破裂、堵塞、弯曲半径不足等情况,导致电缆无法正常敷设;而采用隧道顶部吊架敷设时,要求敷设电缆位置处的隧道净宽较高,对于一些特殊工程,尤其是长大过江过海区间,区间隧道净空有限,顶部吊架过轨方式无法满足与接触网的安全距离要求,同时随着列车的运行震动,隧道顶部吊架的刚性固定螺栓在重力的作用下松动脱落风险加大,一旦脱落,将对列车运营造成严重危害。
4.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尚无可靠的大截面电力电缆过轨敷设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具有组装快捷、易于维护,同时运营期间过轨装置对列车运行无风险等优点。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包括电缆槽盒安装槽、电缆槽盒和支撑角钢,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开设于隧道结构的顶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安装有支撑角钢,所述电缆槽盒通过支撑角钢安装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所述电缆槽盒底部均匀设置散热孔。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角钢分别固定于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两侧的隧道结构。所述支撑角钢在电缆槽盒安装槽内为连续预埋。
8.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槽盒顶部两侧设有u型滑道,所述u型滑道与所述支撑角钢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u型滑道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角钢与电缆槽盒安装槽顶部的间距。防止列车运行期间产生的纵向震动使电缆槽盒脱落。
10.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槽盒下端面的水平高度不低于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电缆槽盒安装完成后,其下端面不会突出电缆槽盒安装槽,即电缆槽盒不会突出于隧道结构的顶部表面。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角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电缆槽盒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通过在固定孔上安装螺栓可限制电缆槽盒在支撑角钢上的横向移动,防止列车运行期间产生的横向震动使电缆槽盒脱落。
12.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槽盒由多个电缆槽盒单元拼接而成。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两端未设置支撑角钢的空间可满足电缆槽盒单元的拼装安装,即上述空间的长度大于电缆槽盒单元的长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过程中采用电缆槽盒单元拼接而成,全程不采用锚栓固定受力部件,便于安装,同时可消除地铁运营过程中重力等原因导致的锚栓机械疲劳,从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撑角钢预留位置的选择和电缆槽盒顶部两侧的u型滑道的尺寸设计,可消除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和纵向振动导致电缆槽盒脱落的风险。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隧道结构内预留电缆槽盒安装槽的方式,保证了电缆槽盒安装完成后不突出隧道结构面,满足了与列车接触网装置的安全距离。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隧道结构内预留电缆槽盒安装槽的方式,通过后期电缆槽盒单元的拼接,加快了安装速度,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槽盒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21.图中,1、隧道结构;2、电缆槽盒安装槽;3、支撑角钢;4、电缆槽盒单元;5、散热孔;6、u型滑道;7、电缆;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23.实施例1
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如图1-3所示,其包括电缆槽盒安装槽2、电缆槽盒和支撑角钢3。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2开设于隧道结构1的顶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2内安装有支撑角钢3。两个所述支撑角钢3分别固定于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2两侧的隧道结构1。所述支撑角钢3在电缆槽盒安装槽2的土建施工中预埋其中,所述支撑角钢3在电缆槽盒安装槽2内为连续预埋。所述电缆槽盒通过支撑角钢3安装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2内。所述电缆槽盒下端面的水平高度不低于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2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电缆槽盒安装完成后,其下端面不会突出电缆槽盒安装槽2,即电缆槽盒不会突出于隧道结构1的顶部表面。电缆7敷设在电缆槽盒内。所述电缆槽盒底部均匀设置散热孔5,散热孔5不仅可排出电缆7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同时也可排出将隧道结构1的渗漏水,以减少对电缆7的腐蚀。
25.所述电缆槽盒由多个电缆槽盒单元4拼接而成。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2内两端未设置支撑角钢3的空间可满足电缆槽盒单元4的拼装安装,即上述空间的长度大于电缆槽盒单元4的长度。
26.实施例2
27.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电缆槽盒单元4顶部两侧设有u型滑道6。所述电缆槽盒单元4与u型滑道6为一体结构,不采用二次固定,可有效防止列车运营的振动对过轨装置稳定性的影响。所述u型滑道6与所述支撑角钢3连接。所述u型滑道6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角钢3与电缆槽盒安装槽2顶部的间距,防止列车运行期间产生的纵向震动使电缆槽盒单元4从支撑角钢3上脱落。
28.实施例3
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两个所述支撑角钢3的两端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固定孔8,通过在固定孔8上安装螺栓,可将所有的所述电缆槽盒单元4限制于螺栓之间,可限制电缆槽盒单元4在支撑角钢3上的横向移动,防止列车运行期间产生的横向震动使电缆槽盒单元4从支撑角钢3上脱落。
30.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槽盒安装槽、电缆槽盒和支撑角钢,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开设于隧道结构的顶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安装有支撑角钢,所述电缆槽盒通过支撑角钢安装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所述电缆槽盒底部均匀设置散热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角钢分别固定于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两侧的隧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顶部两侧设有u型滑道,所述u型滑道与所述支撑角钢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滑道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角钢与电缆槽盒安装槽顶部的间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下端面的水平高度不低于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的下端面的水平高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电缆槽盒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由多个电缆槽盒单元拼接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顶部电缆过轨装置,包括电缆槽盒安装槽、电缆槽盒和支撑角钢,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开设于隧道结构的顶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安装有支撑角钢,所述电缆槽盒通过支撑角钢安装在所述电缆槽盒安装槽内,所述电缆槽盒底部均匀设置散热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快捷、易于维护,同时运营期间过轨装置对列车运行无风险等优点。营期间过轨装置对列车运行无风险等优点。营期间过轨装置对列车运行无风险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 贺维国 厉红星 金若翃 田峰 朱祝龙 付伟 曹灿 陈小飞 高锦丹 宋家祥 杨爽 王倩 李彬 赵凡凡 杨天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2
技术公布日:2022/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