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传动结构

文档序号:34581157发布日期:2023-06-28 14:2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防水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动,特别是一种防水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1、现代城市都布满错综复杂的各种输水网络,满足自来水输水、生活污水排水等用途。输水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问题,比如堵塞、破裂等,这时候需要把管道检测机器人放在输水管道里面进行相关问题检测,因此管道机器人设计时需要考虑防水的问题,整个管道机器人的防水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机传动轴的防水,目前电机传动轴的防水主要是采用机械防水,但机械防水的寿命不长,可靠性不高,同时有部分检测机器人会采用磁联轴器作为传动的方式,则需要在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之间设置隔板,两边的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会因磁性紧紧吸附在隔板上,在电机驱动主动磁力轮时,隔板不动,从动磁力轮会因磁场作用而同步转动,进而会导致隔板一直被主动磁力轮和从动磁力轮摩擦,从而容易导致隔板磨损严重且严重降低了电机的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传动结构,能够降低摩擦,提高传动效率。

2、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传动结构,包括壳体、隔板、第一磁联轴器、第二磁联轴器及第一驱动件;壳体,具有空腔及隔板,所述隔板置于所述壳体一侧,且所述隔板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空腔;所述第一磁联轴器具有第一轴承外套、第一轴承内套、主动磁力轮及第一环形垫片,所述第一轴承外套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承外套中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内套呈”凸”字型的形状且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的第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的基座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套的端面相抵接;所述主动磁力轮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主动磁力轮的第一端靠近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环形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套上,所述第一环形垫片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外套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的基座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主动磁力轮的传动连接。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滚针轴承;所述第一滚针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套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垫片的表面和所述第一轴承内套的基座表面相抵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磁联轴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磁联轴器能够沿着所述主动磁力轮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动磁力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磁联轴器及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磁联轴器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沿着所述主动磁力轮的轴线所在方向上来回移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外套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适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形槽。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凹槽匹配的第四凹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配合形成适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

11、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下检测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防水传动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第一环形垫片,可以使主动磁力轮远离隔板,则通过采用不同厚度的第一环形垫片,可以对主动磁力轮和隔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可以避免对隔板造成摩擦,有效地提高了第一驱动件与主动磁力轮之间的传动效率,且可以直接观察第一环形垫片的消耗状态,以便可以及时进行替换,有效地提升了便利性和可靠性,而配合壳体和隔板,可以对壳体进行密封,防止液体进入到壳体内部,以确保内部可以稳定地进行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磁联轴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磁联轴器能够沿着所述主动磁力轮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磁力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磁联轴器及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磁联轴器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沿着所述主动磁力轮的轴线所在方向上来回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外套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适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凹槽匹配的第四凹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时,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配合形成适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传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水传动结构,能够降低摩擦,提高传动效率。本技术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隔板、第一磁联轴器及第一驱动件;第一磁联轴器具有第一轴承外套、第一轴承内套、主动磁力轮及第一环形垫片,第一环形垫片置于第一轴承外套和第一轴承内套之间。本技术利用利用第一环形垫片,可以使主动磁力轮远离隔板,则通过采用不同厚度的第一环形垫片,可以对主动磁力轮和隔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可以避免对隔板造成摩擦,有效地提高了第一驱动件与主动磁力轮之间的传动效率,且可以直接观察第一环形垫片的消耗状态,以便可以及时进行替换,有效地提升了便利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伟,潘梦鹞,邹大鹏,林帆,陈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