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5145发布日期:2022-11-25 17:0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为现有输配电网的部分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电源会分别来自接入220kv变电站的35kv侧的第一线路、接入110kv变电站的35kv侧的第二线路,第一线路包括第三断路器、第一断路器,第二线路包括第四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由于二个电源侧的主变压器接线组别不同,其中220kv变电站的35kv侧的第一线路采用δ接线组别,而110kv变电站的35kv侧的第二线路采用y接线组别,因此220kv变电站供电的35kv侧线路和110kv变电站的35kv侧线路之间存在30
°
相角差,直接合环操作会引起较大环流,使35kv变电站短时失压和电源短时断电,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优质服务要求,更不符合现在倡导的优化营商环境及符合“获得电力”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存在相角差接线方式下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在电源倒换时环操作时确保变电站不失压和电网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在电源倒换时出现失压操作问题的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通过在线路上串联相角相位调整器、配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使双电源线路满足电网合环要求,确保电网供电可靠;同时借助光纤通道的传输稳定性,提高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满足优化电力供应的营商环境、“获得电力”及优质服务的要求。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220kv变电站的第一线路包括第三断路器、第五断路器、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第一断路器、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接入110kv变电站的第二线路包括第四断路器、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线路、第二线路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
6.优选地,所述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的接线组别为δ/y-1,接第五断路器、第一断路器,该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的容量为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的主变容量之和。
7.优选地,所述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为第一线路的主保护,接第三断路器、第五断路器;所述变压器保护装置为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的主保护,接跳第五断路器、第一断路器。
8.优选地,接入220kv变电站的第一线路包括第三断路器、第一断路器;接入110kv变电站的第二线路包括第四断路器、第五断路器、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第二断路器、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线路、第二线路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
9.优选地,所述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的接线组别为y/δ-11,接第五断路器、第二断
路器,该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的容量为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的主变容量之和。
10.优选地,所述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为第二线路的主保护,接第四断路器、第五断路器;所述变压器保护装置为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的主保护,接跳第五断路器、第二断路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现有35kv变电站电路接线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接线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接线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接入第一线路的相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接入第二线路的相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实施例1:
18.根据附图2、4,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220kv变电站10的第一线路1包括第三断路器73、第五断路器75、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第一断路器71、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接入110kv变电站20的第二线路2包括第四断路器74、第二断路器72;所述第一线路1、第二线路2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102的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
19.所述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接线组别为δ/y-1、接第五断路器75、第一断路器71,该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的容量为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的主变容量之和。
20.所述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为第一线路1的主保护,接第三断路器73、第五断路器75;所述变压器保护装置为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主保护,接跳第五断路器75、第一断路器71。
21.在第一线路1上的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经第五断路器75输入时为δ接线,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靠第一断路器71的一侧为y接线输出,相位会超前δ侧30
°
,这样与第二线路2的相位相角、即y/y12完全一致。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为第三断路器73与第五断路器75之间,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第五断路器75与第一断路器71之间。
22.实施例2:
23.根据附图3、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接入220kv变电站10的第一线路1包括第三断路器73、第一断路器71;接入110kv变电站20的第二线路2包括第四断路器74、第五断路器75、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第二断路器72、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线路1、第二线路2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102的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
24.所述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接线组别为y/δ-11、接第五断路器75、第二断路器72,该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的容量为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的主变容量之和。
25.所述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为第二线路2的主保护,接第四断路器74、第五断路器75;所述变压器保护装置为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主保护,接跳第五断路器75、第二断路器
72。
26.第二线路2上的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经第五断路器75输入时为y接线,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靠第二断路器72的一侧为δ接线输出,相位会滞后y侧30
°
,这样与第一线路1的相位相角即y/δ-11完全一致。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为第四断路器74与第五断路器75之间,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第五断路器75与第二断路器72之间。
27.本实用新型通过串联相角相位调整器、配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在任何情况下进行电源方式倒换操作而保证用户不间断供电,使双电源线路满足电网合环要求,确保电网供电可靠;同时借助光纤通道的传输稳定性,提高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优化电力供应的营商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220kv变电站(10)的第一线路(1)包括第三断路器(73)、第五断路器(75)、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第一断路器(71)、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接入110kv变电站(20)的第二线路(2)包括第四断路器(74)、第二断路器(72);所述第一线路(1)、第二线路(2)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102)的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接线组别为δ/y-1,接第五断路器(75)、第一断路器(71),该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的容量为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的主变容量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为第一线路(1)的主保护,接第三断路器(73)、第五断路器(75);所述变压器保护装置为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主保护,接跳第五断路器(75)、第一断路器(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220kv变电站(10)的第一线路(1)包括第三断路器(73)、第一断路器(71);接入110kv变电站(20)的第二线路(2)包括第四断路器(74)、第五断路器(75)、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第二断路器(72)、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线路(1)、第二线路(2)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102)的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接线组别为y/δ-11,接第五断路器(75)、第二断路器(72),该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的容量为第一变压器(11)、第二变压器(21)的主变容量之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35kv变电站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为第二线路(2)的主保护,接第四断路器(74)、第五断路器(75);所述变压器保护装置为第二相角相位调整器(88’)的主保护,接跳第五断路器(75)、第二断路器(72)。

技术总结
一种设置相角相位调整器的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入220kV变电站的第一线路包括第三断路器、第五断路器、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第一断路器、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保护装置;接入110kV变电站的第二线路包括第四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一、第二线路连通后的35kV母线分别接入35kV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相角相位调整器的接线组别为Δ/Y-1,其容量为第一、第二变压器的主变容量之和。本实用新型通过串联相角相位调整器、配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和变压器保护装置,使双电源线路满足电网合环要求,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借助光纤通道提高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保障设备运行安全,进一步优化电力供应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电力供应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电力供应的营商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明 李小冬 慎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明明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