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3447发布日期:2022-10-22 02:0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遮断模块冷却及防护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成本、安全的高压遮断模块防护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型蓄电池组是一种独立可靠地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内。蓄电池组容量根据需要大小不一,作为变电站、发电厂重要的直流电源,定期对蓄电池充放电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定期工作,用于检测蓄电池组性能的好坏。
3.传统的蓄电池组放电只能通过ptc发热材料消耗大型蓄电池组的电能,达到放电要求,此类放电造成了电能的极大浪费,现有的放电仪,通过对蓄电池恒流放电,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出,造成电能极大地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
5.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其组成包括:蓄电池组和切换开关,所述的蓄电池组的电源端与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两路输入连通,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一路输出通过直流监控单元连接到直流母排上;
7.所述的切换开关的另一路输出依次通过逆变器、微机单元和交流接触器连接到用户端。
8.所述的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所述的微机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所述的蓄电池组连接。
9.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能将蓄电池组放电试验时的电能供给用户使用,又能大大节省放电试验所需的人力,还能减少放电试验时人所面临触电事件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1.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蓄电池放出电能的二次利用,也能打破传统利用放电仪放电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
12.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切换开关;2、逆变器;3、微机单元;4、交流接触器;5、通讯单元;6、直流监控单元;7、直流母排;8、蓄电池组。
15.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一种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其组成包括:蓄电池组8和切换开关1,所述的蓄电池组的电源端与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两路输入连通,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一路输出通
过直流监控单元6连接到直流母排7上;
18.所述的切换开关的另一路输出依次通过逆变器2、微机单元3和交流接触器4连接到用户端。
19.实施例2:
20.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所述的微机单元通过通讯单元5与所述的蓄电池组连接。
21.工作原理:当切换开关在充电位置时,通过监控单元控制其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大于0.01c时,蓄电池进行均充且充电时间不超过十小时,当充电电流小于0.01c时,蓄电池进行浮充。
22.当开关开关在放电位置时,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源逆变为交流电源,根据蓄电池容量和电压等级决定逆变器输出功率,从而设定蓄电池放电条件,蓄电池放电采用恒流放电方式,微机单元通过61850通讯单元采集蓄电池电压、放电电流,当蓄电池电压达到放电终止条件(单节电压低于1.8v,放电时间超过10h)微机控制单元控制交流接触器与用户断开,并发出声光提示,终止放电。
23.61850通讯单元:采集蓄电池电压、电流、电池容量,并传输至微机单元。
24.直流监控单元:监测蓄电池充电电流、电压、容量,当充电电流达到0.01c及以上时,采用均充模式,否则采用浮充模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其组成包括:蓄电池组和切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电池组的电源端与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两路输入连通,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一路输出通过直流监控单元连接到直流母排上;所述的切换开关的另一路输出依次通过逆变器、微机单元和交流接触器连接到用户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微机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所述的蓄电池组连接。

技术总结
大型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装置。传统的蓄电池组放电只能通过PTC发热材料消耗大型蓄电池组的电能,达到放电要求,此类放电造成了电能的极大浪费,现有的放电仪,通过对蓄电池恒流放电,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出,造成电能极大地浪费。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蓄电池组(8)和切换开关(1),所述的蓄电池组的电源端与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两路输入连通,所述的切换开关的一路输出通过直流监控单元(6)连接到直流母排(7)上;所述的切换开关的另一路输出依次通过逆变器(2)、微机单元(3)和交流接触器(4)连接到用户端。本实用新型用于蓄电池组放电电能再利用。电电能再利用。电电能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坚 徐磊 任向锋 李雪华 贾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荆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7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