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

文档序号:33907685发布日期:2023-04-21 12:0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永磁驱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阶段永磁驱动电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永磁驱动电机是一种新型技术,应用于诸多领域,普通的永磁驱动电机的工作转速在30000rpm-60000rpm,高速的永磁驱动电机的工作转速能达到80000rpm以上。

2、由于高速永磁驱动电机的超高转速,导致永磁驱动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极多热量,永磁驱动电机的磁轴承、传感器、电机转子在过高的温度下可靠性都会降低,而传统的永磁驱动电机在运作时存在机身温度过高,不能支持永磁驱动电机连续不间断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产需求,因此永磁驱动电机的电机散热是永磁驱动电机的一个重要问题。

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结构设计合理的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密闭的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有相匹配的定子及转子,所述定子外侧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对定子进行冷却的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置在定子与电机外壳之间的水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套装在定子的外部并与电机外壳之间密封连接。

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5、所述水冷管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螺旋形的散热片,散热片的管壁内设置有冷却流道。

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共设有两组且均呈螺旋状布设在水冷管道上,两组所述散热片呈平行状态等距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管道的一侧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其中一组散热片相连通;所述水冷管道的另一侧开设有相同的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也分别与一组散热片相连通,使一组散热片实现进水、排水功能。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外侧设置有增大换热面积的扩展部。

9、进一步的:所述扩展部的内部设有与冷却流道相连通的冷却部。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由于两侧进水口分布不同,两组散热片内的水流向也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部分温度过高而部分温度正常的现象,如果散热片内的水流是单向的,前端部件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带着热量的水流至后端,导致后端部件的温度提高,对于散热具有局限性,而两个流向相反的水流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散热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

11、水进入到水冷管道内的冷却流道时,可以对定子进行冷却,当水从冷却流道进入后,由于螺旋形散热片的设置,冷却水沿着轴向方向在冷却流道内螺旋式的一圈圈前进从而使水冷机构的效果更加明显,并组成一个完整的散热循环。

12、常见的水冷机构拥有单个进水口,单个出水口,水的流动方向为单方向循环,水在流到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时,水温过高,导致该区域零件达不到理想的冷却效果,该水冷机构设计为两端进水,两端排水的结构,相比较常见的水冷机构,该水冷机构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密闭的电机外壳(1),所述电机外壳(1)内部设有相匹配的定子(2)及转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外侧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对定子(2)进行冷却的水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道(4)的一侧开设有一个进水口(7)和一个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7)和出水口(8)分别与其中一组散热片(5)相连通;所述水冷管道(4)的另一侧开设有相同的一个进水口(7)和一个出水口(8),也分别与一组散热片(5)相连通,使一组散热片(5)实现进水、排水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的外侧设置有增大换热面积的扩展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部(9)的内部设有与冷却流道(6)相连通的冷却部(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永磁驱动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永磁驱动电机冷却装置,包括密闭的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有相匹配的定子及转子,所述定子外侧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对定子进行冷却的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设置在定子与电机外壳之间的水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套装在定子的外部并与电机外壳之间密封连接;常见的水冷机构拥有单个进水口,单个出水口,水的流动方向为单方向循环,水在流到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时,水温过高,导致该区域零件达不到理想的冷却效果,该水冷机构设计为两端进水,两端排水的结构,相比较常见的水冷机构,该水冷机构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鑫,逄兰芹,任锦玲,张清鲁,李鑫,杜纪鹏,田淑君,葛同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