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座和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1550发布日期:2023-04-29 15:3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充电座和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和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市面上常见的机器人,比如扫地机器人、机器狗等能够以预先编排的程序自主运行,或者是接受用户指挥以用户指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协助用户开展工作,广受市场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座和设备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2、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

3、充电座主体、底板、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底板与所述充电座主体层叠设置。控制器用于根据待充电设备和所述充电座的相对位置信号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接件、驱动轮和电机。所述连接件于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驱动轮连接至所述连接件。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以使得所述驱动器在所述底板上平移。所述充电座主体随所述驱动器运动。

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充电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包括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和第二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共线,并与所述连接柱的中心轴线分别垂直,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分别连接至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之间;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以相同速度同向转动时,所述充电座主体随所述驱动器平移;所述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以相同速度反向转动时,所述驱动器绕所述连接柱的中心轴线旋转。

5、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主体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

6、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所述连接槽的底壁,另一端抵靠所述连接柱的端面;所述弹性件保持于压缩状态。

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充电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充电座主体凸起,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第二导轨,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中间板、第二导向件和第三导向件。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充电座主体之间,所述中间板包括挖空区,所述驱动器穿设所述挖空区;所述中间板包括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的延伸方向区别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中间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第三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中间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导向件与所述第三导轨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中间板凸起,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三从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所述第四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另一侧,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和/或,所述第三导轨自所述中间板朝向所述充电座主体凸起,所述第三导向件包括第五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所述第五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五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另一侧,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五从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导轨的延伸方向。

11、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主体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扫描设置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识别标识,以获取所述相对位置信号。

12、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组件,包括待充电设备和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

1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充电座能够自主地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对准,有利于对回到充电座附近的待充电设备充电座进行充电和收纳,对准过充电座程无需人为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充电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5、应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充电座主体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充电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充电座主体凸起,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第二导轨,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包括位置识别标识,所述位置识别标识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主体的表面,所述位置识别标识用于供所述待充电设备识别,以使得所述待充电设备生成所述相对位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主体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扫描设置于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位置识别标识,以获取所述相对位置信号。

11.一种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充电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电座和设备组件。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底板、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底板与所述充电座主体层叠设置。控制器用于根据待充电设备和所述充电座的相对位置信号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器包括连接件、驱动轮和电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充电座主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驱动轮连接至所述连接件。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以使得所述驱动器在所述底板上平移。所述充电座主体随所述驱动器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扬,郭文平,王勃,王锡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