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4987发布日期:2023-06-09 22:4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的,特别是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在电力系统的安装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缆敷设工作。其中在大型铁架上安转电缆,大型铁架上支架繁多而且一般配有爬梯,攀爬固定容易,电缆安装较为方便。然而在电线杆上安装电缆时,由于电线杆呈竖直杆状,电线杆侧面也没有额外的支架,工人攀爬固定较为不易,工人的安装风险更高,电缆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能够降低工人在电线杆上安装电缆的风险,提高电缆的安装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包括圆管外壳、爬杆机构、钉枪机构、测距仪、无线plc控制器、电缆架固定底座,所述圆管外壳内孔设有若干个爬杆机构、若干个钉枪机构,若干个爬杆机构设在若干个钉枪机构下方,电缆架固定底座设在圆管外壳上端口,电缆架固定底座与若干个钉枪机构适应相连,圆管外壳内壁设有测距仪,爬杆机构、钉枪机构、测距仪均和无线plc控制器无线连接。

3、作为优选,所述圆管外壳包含左半圆管、右半圆管,左半圆管、右半圆管左右对称设置,左半圆管、右半圆管围成圆管外壳,左半圆管后端、右半圆管后端之间铰接且铰接轴轴向设置,左半圆管前端、右半圆管前端之间螺栓连接,左半圆管内壁顶端设有径向设置的左限位托板,左限位托板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左限位通孔,右半圆管内壁顶端设有径向设置的右限位托板,右限位托板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右限位通孔。

4、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爬杆机构均径向设置在圆管外壳内孔壁,爬杆机构避开左半圆管、右半圆管的连接处,爬杆机构的数目为六个,三个爬杆机构靠近圆管外壳下端口,三个爬杆机构以圆管外壳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另外三个爬杆机构远离圆管外壳下端口,另外三个爬杆机构以圆管外壳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5、作为优选,所述爬杆机构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伺服电机、驱动齿轮、电控转轴、第一齿轮、第三支架、齿轮组、从动转轴、环形压力感应装置、第一防滑轮、第二防滑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伺服电机均设在圆管外壳内壁右端,第一支架右端、第二支架右端之间夹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后端设有驱动齿轮,第一支架左端、第二支架左端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电控转轴,电控转轴中部设有同轴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电控转轴铰接,第一齿轮右端与驱动齿轮啮合,电控转轴左端设有向左设置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左端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从动转轴,从动转轴与第三支架之间铰接,从动转轴与第三支架之间设有相适应的环形压力感应装置,从动转轴后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防滑轮,从动转轴前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防滑轮,从动转轴中部设有同轴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右端与第一齿轮左端之间连有相啮合的齿轮组,齿轮组设在第三支架内。

6、作为优选,所述爬杆机构与第三支架一一对应,靠近圆管外壳下端口的三个第三支架向下倾斜设置,远离圆管外壳下端口的三个第三支架向上倾斜设置。

7、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钉枪机构均以圆管外壳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钉枪机构的数目不低于六个,钉枪机构避开左半圆管、右半圆管的连接处。

8、作为优选,所述钉枪机构包含第一电控伸缩杆、钉枪,第一电控伸缩杆径向设在圆管外壳内壁,第一电控伸缩杆靠近圆管外壳圆心的一端设有钉枪。

9、作为优选,所述电缆架固定底座包含第一半圆管、第一半圆环、第一限位杆、第二半圆管、第二半圆环、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半圆管、第二半圆管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半圆管、第二半圆管围成一个圆管且该圆管设在若干个钉枪机构内侧,第一半圆管后端、第二半圆管后端之间螺栓连接,第一半圆管前端、第二半圆管前端之间螺栓连接,第一半圆管外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一半圆环,第一半圆环下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杆,若干个第一限位杆与若干个右限位通孔一一对应,第一半圆环设在右限位托板上端面,第一限位杆插入右限位通孔内,第二半圆管外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二半圆环,第二半圆环下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杆,若干个第二限位杆与若干个左限位通孔一一对应,第二半圆环设在左限位托板上端面,第二限位杆插入左限位通孔内,第一半圆环后端、第二半圆环后端之间铰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降低工人在电线杆上安装电缆的风险,使工人不必要拿着电缆、电缆支架之间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工人只需要在电缆支架被架线装置固定后,对电缆、电缆支架进行加固和微调即可,大大提高了在电线杆上安装电缆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缆的安装效率;通过设置爬杆机构,能够方便架线装置托着电缆、电缆支架在电线杆上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设置测距仪,方便控制电缆支架的安装高度;通过设置环形压力感应装置,根据环形压力感应装置检测数据调整电控转轴的功率,确保第一防滑轮、第二防滑轮有效抓在电线杆表面;通过设置钉枪机构,能够自动将电缆架固定底座顶在电线杆表面,进而使电缆支架被固定。

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外壳(1)、爬杆机构(2)、钉枪机构(3)、测距仪(4)、无线plc控制器(5)、电缆架固定底座(6),所述圆管外壳(1)内孔设有若干个爬杆机构(2)、若干个钉枪机构(3),若干个爬杆机构(2)设在若干个钉枪机构(3)下方,电缆架固定底座(6)设在圆管外壳(1)上端口,电缆架固定底座(6)与若干个钉枪机构(3)适应相连,圆管外壳(1)内壁设有测距仪(4),爬杆机构(2)、钉枪机构(3)、测距仪(4)均和无线plc控制器(5)无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外壳(1)包含左半圆管(12)、右半圆管(11),左半圆管(12)、右半圆管(11)左右对称设置,左半圆管(12)、右半圆管(11)围成圆管外壳(1),左半圆管(12)后端、右半圆管(11)后端之间铰接且铰接轴轴向设置,左半圆管(12)前端、右半圆管(11)前端之间螺栓连接,左半圆管(12)内壁顶端设有径向设置的左限位托板(122),左限位托板(122)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左限位通孔(1220),右半圆管(11)内壁顶端设有径向设置的右限位托板(112),右限位托板(112)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右限位通孔(1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爬杆机构(2)均径向设置在圆管外壳(1)内孔壁,爬杆机构(2)避开左半圆管(12)、右半圆管(11)的连接处,爬杆机构(2)的数目为六个,三个爬杆机构(2)靠近圆管外壳(1)下端口,三个爬杆机构(2)以圆管外壳(1)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另外三个爬杆机构(2)远离圆管外壳(1)下端口,另外三个爬杆机构(2)以圆管外壳(1)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杆机构(2)包含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伺服电机(22)、驱动齿轮(221)、电控转轴(23)、第一齿轮(231)、第三支架(24)、齿轮组(25)、从动转轴(26)、环形压力感应装置(260)、第一防滑轮(261)、第二防滑轮(262)、第二齿轮(263),所述第一支架(211)、第二支架(212)、伺服电机(22)均设在圆管外壳(1)内壁右端,第一支架(211)右端、第二支架(212)右端之间夹有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后端设有驱动齿轮(221),第一支架(211)左端、第二支架(212)左端之间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电控转轴(23),电控转轴(23)中部设有同轴的第一齿轮(231),第一齿轮(231)与电控转轴(23)铰接,第一齿轮(231)右端与驱动齿轮(221)啮合,电控转轴(23)左端设有向左设置的第三支架(24),第三支架(24)左端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从动转轴(26),从动转轴(26)与第三支架(24)之间铰接,从动转轴(26)与第三支架(24)之间设有相适应的环形压力感应装置(260),从动转轴(26)后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一防滑轮(261),从动转轴(26)前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防滑轮(262),从动转轴(26)中部设有同轴的第二齿轮(263),第二齿轮(263)右端与第一齿轮(231)左端之间连有相啮合的齿轮组(25),齿轮组(25)设在第三支架(24)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杆机构(2)与第三支架(24)一一对应,靠近圆管外壳(1)下端口的三个第三支架(24)向下倾斜设置,远离圆管外壳(1)下端口的三个第三支架(24)向上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钉枪机构(3)均以圆管外壳(1)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钉枪机构(3)的数目不低于六个,钉枪机构(3)避开左半圆管(12)、右半圆管(11)的连接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枪机构(3)包含第一电控伸缩杆(31)、钉枪(32),第一电控伸缩杆(31)径向设在圆管外壳(1)内壁,第一电控伸缩杆(31)靠近圆管外壳(1)圆心的一端设有钉枪(3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架固定底座(6)包含第一半圆管(61)、第一半圆环(611)、第一限位杆(612)、第二半圆管(62)、第二半圆环(621)、第二限位杆(622),所述第一半圆管(61)、第二半圆管(62)左右对称设置,第一半圆管(61)、第二半圆管(62)围成一个圆管且该圆管设在若干个钉枪机构(3)内侧,第一半圆管(61)后端、第二半圆管(62)后端之间螺栓连接,第一半圆管(61)前端、第二半圆管(62)前端之间螺栓连接,第一半圆管(61)外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一半圆环(611),第一半圆环(611)下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杆(612),若干个第一限位杆(612)与若干个右限位通孔(1120)一一对应,第一半圆环(611)设在右限位托板(112)上端面,第一限位杆(612)插入右限位通孔(1120)内,第二半圆管(62)外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二半圆环(621),第二半圆环(621)下端面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杆(622),若干个第二限位杆(622)与若干个左限位通孔(1220)一一对应,第二半圆环(621)设在左限位托板(122)上端面,第二限位杆(622)插入左限位通孔(1220)内,第一半圆环(611)后端、第二半圆环(621)后端之间铰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建施工用的架线装置,包括圆管外壳、爬杆机构、钉枪机构、测距仪、无线PLC控制器、电缆架固定底座,所述圆管外壳内孔设有若干个爬杆机构、若干个钉枪机构,若干个爬杆机构设在若干个钉枪机构下方,电缆架固定底座设在圆管外壳上端口,电缆架固定底座与若干个钉枪机构适应相连,圆管外壳内壁设有测距仪,爬杆机构、钉枪机构、测距仪均和无线PLC控制器无线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降低工人在电线杆上安装电缆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于有宝,管志强,夏晓燕,曹津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