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6400发布日期:2022-10-14 22:2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在控制负载供电电路中,业界使用增强型mos管(下简称mos管)串接于母线电压上,通过控制mos管的开闭,为负载供电;通常而言,负载作为一个电器件,都有较大的输入电容,在mos管快速闭合的瞬间,会在母线电压上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从而造成母线电压跌落(极端情况还会烧毁mos管),进而影响到负载的正常工作。
3.目前业界普遍使用负载软启器,即将软启器串接在mos管与负载之前,当mos管快速关闭导致的冲击电流产生时,该冲击电流可以在软启器上被消耗掉,从而保证母线电压不被冲击电流拉低,进而确保了负载的正常工作。
4.然而,现有的解决技术问题方案中使用的负载软启器,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不适用于结构空间与成本较为紧张的控制器项目。为此提出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与mcu连接的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在三极管q2的b极与e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三极管q2的c极连接于电阻r3,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3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母线电压vcc-in;增强型mos管q1的s极连接于母线电压vcc-in,g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接,d极与vcc-out相连接;
8.在电阻r3与电阻r2之间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压vcc-in连接。
9.可选的,所述c1的电容值并非固定,根据具体型号的增强型mos管g极-s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参数ciss与crss共同确定所述电容c1的值。
10.可选的,所述vcc-out为q1控制的母线电压的输出电压。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旨在提升mos管的抗冲击电流能力,同时兼顾体积、成本等各方面因素;通过使用较少物料,在几乎不占用印制电路板面积的情况下,减小冲击电流,稳定母线电压,保护q1不会被冲击电流

i损坏,将电路失效率降低在可接受范围内;此外,整个电路仅需要添加一个小型的封装电容,成本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未添加任何软启措施的增强型pmos管的开关电路;
14.图2为添加一电容元器件后的增强型pmos管软启动的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17.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以增强型pmos管为例,图1中未添加任何软启动措施,mcu连接的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在三极管q2的b极与e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三极管q2的c极连接于电阻r3,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3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母线电压vcc-in;增强型mos管q1的s极连接于母线电压vcc-in(母线电压可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g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接,d极与vcc-out相连接,vcc-out为q1控制的母线电压的输出电压;mcu为主控芯片提供的开启pmos q1的信号名称,当mcu设置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2饱和导通,进而控制q1开启,当mcu设置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关闭,进而控制q1关闭(此图中,pmos为高电平开启,低电平关闭,不代表所有增强型mos的开启和关闭均要遵循上述高低电平规律);此时,当负载前级输入电容较大,且q1不添加任何软启措施时,在q1开启的瞬间,q1本体有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冲击电流,存在损坏风险。
18.图2中,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电容c1,在电阻r3与电阻r2之间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压vcc-in连接;在pmos管q1的g极-s极之间,添加一颗电容元器件,电容为通用封装形式,图2中,在q1的g极-s极之间,添加电容c1,即可完成q1的软启;c1电容值并非固定,需要根据具体型号的增强型mos管g极-s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参数ciss与crss共同确定。
1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添加c1即可控制q1软启动的原理:当三极管q2闭合时,g极电位与s极电位相同(即vsg=0v),满足q1关闭的条件,所以此时q1关闭;反之,当三极管q2开启时,g极电位低于s极电位(即vsg>0v),当vsg数值上升至q1规定的门限电压vsg(th)时,则满足q1开启的条件,所以此时q1准备开启;开启后,q1的d极电位逐渐升高,即s极与d极的压差逐渐减小,直至接近0v;根据公式

i=

u/

t,当

u/

t较大时,电流的变化量

i就会随之增大;在q1的g极-s极之间添加电容(图中的c1),可以延长q1的开启时间,从而降低q1的开启速率(降低

u/

t),所以

i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保护q1不被冲击电流(较大的

u/

t)烧坏。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mcu连接的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在三极管q2的b极与e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三极管q2的c极连接于电阻r3,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3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母线电压vcc-in;增强型mos管q1的s极连接于母线电压vcc-in,g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接,d极与vcc-out相连接;在电阻r3与电阻r2之间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压vcc-in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1的电容值并非固定,根据具体型号的增强型mos管g极-s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参数ciss与crss共同确定所述电容c1的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vcc-out为q1控制的母线电压的输出电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载供电的软启动控制电路,涉及电路技术领域,MCU连接的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连接,三极管Q2的E极接地,在三极管Q2的B极与E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三极管Q2的C极连接于电阻R3,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3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母线电压;增强型MOS管Q1的S极连接于母线电压,G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接,D极与母线电压相连接,在电阻R3与电阻R2之间连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压连接;保护Q1不会被冲击电流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强 马东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希德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2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