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8271发布日期:2022-11-22 22:4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在使用时往往都会安装过载保护机构,避免电机被烧坏,常用的电机过载保护机构有两种,分别是热过载保护和护感器保护,目前现有的电机过载保护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容易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具备拆装快速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机过载保护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均放置有热继电器本体,所述热继电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框架内腔两侧的顶部和隔板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框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表面的两侧均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通过轴承与调节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底部延伸至安装盒的内腔并通过轴承与安装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安装盒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竖板,所述凸轮的一侧与竖板相接触,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竖板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孔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框架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
6.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套管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7.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热继电器本体的两侧均与挡块相接触。
8.优选的,所述竖板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竖板的一端与安装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节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双轴电机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框架、横板、热继电器本体、连接块、隔板、安装盒、调节板、双轴电机、蜗杆、蜗轮、转杆、凸轮、竖板和安装杆的配合使用,具备拆装快速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电机过载保护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便于检测框架附近的温度,以便于进行散热处理,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套管的内部,影响散热扇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挡块,能够便于放置热继电器本体,通过设置复位弹簧,能够便于复位竖板,以便于多次使用竖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轮与转杆连接示意图。
16.图中:1、框架;2、横板;3、热继电器本体;4、连接块;5、隔板;6、安装盒;7、调节板;8、双轴电机;9、蜗杆;10、蜗轮;11、转杆;12、凸轮;13、竖板;14、安装杆;15、温度传感器;16、套管;17、散热扇;18、防尘网;19、复位弹簧;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包括框架1,框架1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横板2顶部的两侧均放置有热继电器本体3,热继电器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横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框架1内腔两侧的顶部和隔板5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6,框架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调节板7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蜗杆9表面的两侧均啮合有蜗轮10,蜗轮10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1,转杆11的顶部通过轴承与调节板7的内壁活动连接,转杆11的底部延伸至安装盒6的内腔并通过轴承与安装盒6的内壁活动连接,转杆1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轮12,安装盒6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竖板13,凸轮12的一侧与竖板13相接触,竖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4,安装杆14远离竖板1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孔的内腔,横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15,能够便于检测框架1附近的温度,以便于进行散热处理,框架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6,套管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7,套管1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8,通过设置防尘网18,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套管16的内部,影响散热扇17的使用效果,横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通过设置挡块,能够便于放置热继电器本体3,热继电器本体3的两侧均与挡块相接触,竖板1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9,能够便于复位竖板13,以便于多次使用竖板13,复位弹簧19远离竖板
13的一端与安装盒6的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板7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双轴电机8电性连接,通过框架1、横板2、热继电器本体3、连接块4、隔板5、安装盒6、调节板7、双轴电机8、蜗杆9、蜗轮10、转杆11、凸轮12、竖板13和安装杆14的配合使用,具备拆装快速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电机过载保护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19.使用时,将热继电器本体3放置在两个挡块之间,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器20启动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带动蜗杆9转动,蜗杆9带动蜗轮10转动,蜗轮10带动转杆11转动,转杆11带动凸轮12转动,凸轮12推动竖板13移动,竖板13带动安装杆14移动,安装杆14对安装孔进行限位,安装孔限位后即可完成热继电器本体3的安装工作。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所述横板(2)顶部的两侧均放置有热继电器本体(3),所述热继电器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框架(1)内腔两侧的顶部和隔板(5)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6),所述框架(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调节板(7)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8),所述双轴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所述蜗杆(9)表面的两侧均啮合有蜗轮(10),所述蜗轮(10)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的顶部通过轴承与调节板(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1)的底部延伸至安装盒(6)的内腔并通过轴承与安装盒(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轮(12),所述安装盒(6)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竖板(13),所述凸轮(12)的一侧与竖板(13)相接触,所述竖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4),所述安装杆(14)远离竖板(1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孔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框架(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7),所述套管(16)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热继电器本体(3)的两侧均与挡块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3)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远离竖板(13)的一端与安装盒(6)的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双轴电机(8)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过载保护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均放置有热继电器本体,所述热继电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框架内腔两侧的顶部和隔板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本实用新型通过框架、横板、热继电器本体、连接块、隔板、安装盒、调节板、双轴电机、蜗杆、蜗轮、转杆、凸轮、竖板和安装杆的配合使用,具备拆装快速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电机过载保护机构,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和拆卸都比较麻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邵华 王安 叶新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光陆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