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3181发布日期:2023-04-21 16:1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充电接口如usb、typ-c。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涉及到手机无线充电,现手机中高端产品,无线充电这个功能已是标配。但手机都是大线圈,3c产品中相对1a以上的大电流,对与当下新的智能穿戴产品、无线耳机、个人口腔产品、美容产品等,小电池小功率300ma电流的无线充电为之空白,qi协议的无线充方案放置到以上产品线上进行无线充电时,不仅效率低,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散热性能力也比较差,会造成使用寿命低,电池不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小功率无线充电需求、充电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有pcb板和usb插头u1,所述pcb板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所述pcb板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无线发射芯片u2、mos管q1、电阻r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7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所述电容c2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4、优选地,还包括有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二端均接地。

5、优选地,还包括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地之间。

6、优选地,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0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3,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1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5,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3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4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4,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5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2。

7、优选地,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2均为0ω电阻。

8、优选地,所述pcb板为圆形pcb板。

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通过usb插头u1连接外部电源适配器,当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上电工作时,通过其pwm引脚向所述mos管q1的栅极输出脉冲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产生交替变化电流,进而向外辐射无线电磁能量,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结构简单,结构小巧,发热量低,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pcb板(1)和usb插头u1,所述pcb板(1)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所述pcb板(1)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无线发射芯片u2、mos管q1、电阻r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7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所述电容c2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二端均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地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0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3,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1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5,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3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4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4,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5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2均为0ω电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1)为圆形pcb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包括PCB板和USB插头U1,PCB板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PCB板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电阻R1连接于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电阻R7连接于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MOS管Q1的栅极之间,MOS管Q1的源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MOS管Q1的源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MOS管Q1的漏极,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MOS管Q1的栅极,电容C1连接于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电容C2连接于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本技术能满足小功率无线充电需求,而且充电效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宦有春,阚海峰,黎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玛雅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