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6387发布日期:2023-04-20 06: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频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电机功率的增大,现有变频器的功率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生产需要,因此,许多低压大功率变频器孕育而生。现有低压大功率变频器较少站在水电一体化产品的角度上去考虑整个产品布局,存在散热效率低、可维护性差、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率低,可维护性差、整体布局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包括:

3、机柜、变压器、电抗器组件、冷却结构机芯、液冷管组件、输入铜排、输出铜排;

4、所述机柜包括变压器柜和单元柜,所述变压器柜和所述单元柜相邻设置;

5、所述变压器和输入铜排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柜内;

6、所述电抗器组件、冷却结构机芯、液冷管组件和输出铜排设置在所述单元柜内,所述电抗器组件和冷却结构机芯采用液冷散热。

7、优选地,所述电抗器组件包括第一输入电抗器、第二输入电抗器和输出电抗器;所述冷却结构机芯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第二冷却结构机芯;所述第一输入电抗器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抗器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电抗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柜内的第二接触器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电抗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抗器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铜排接入负载电机,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正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负极电气连接。

8、优选地,所述变压器柜内还设置有空气开关、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所述变压器的一端通过输入铜排接入三相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开关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抗器组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开关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抗器组件电气连接。

9、优选地,所述变频器还包括铜排套件,所述电气连接通过铜排套件实现。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入电抗器和所述第二输入电抗器设置于所述单元柜内靠近所述变压器柜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设置于另一侧,所述输出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底部。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相背设置。

12、优选地,所述冷却结构机芯包括冷却板和机芯本体,所述机芯本体设置于所述冷却板表面,所述机芯本体包括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

13、优选地,所述液冷管组件,包括主进液管、主出液管和至少一根连接软管,所述主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单元柜内的底部前侧,所述主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单元柜内的中部前侧。

14、优选地,所述电抗器表面设置有液冷散热单元,所述液冷散热单元、所述冷却板、所述主进液管和所述主出液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软管连接。

15、优选地,所述机柜包括框架、底座、门板、顶盖,所述门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顶盖设置有出风口和风扇,所述底座设置有进线区域。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局结构使得变频器的结构装配更加的简单,散热效率高,布局更加合理,便于安装,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组件包括第一输入电抗器、第二输入电抗器和输出电抗器;所述冷却结构机芯包括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第二冷却结构机芯;所述第一输入电抗器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抗器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电抗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柜内的第二接触器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电抗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抗器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输出电抗器的另一端通过输出铜排接入负载电机,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正极电气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负极电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柜内还设置有空气开关、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所述变压器的一端通过输入铜排接入三相电源,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开关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空气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抗器组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开关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抗器组件电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铜排套件,所述电气连接通过铜排套件实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电抗器和所述第二输入电抗器设置于所述单元柜内靠近所述变压器柜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设置于另一侧,所述输出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机芯和所述第二冷却结构机芯相背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机芯包括冷却板和机芯本体,所述机芯本体设置于所述冷却板表面,所述机芯本体包括整流模块和逆变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组件,包括主进液管、主出液管和至少一根连接软管,所述主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单元柜内的底部前侧,所述主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单元柜内的中部前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表面设置有液冷散热单元,所述液冷散热单元、所述冷却板、所述主进液管和所述主出液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软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框架、底座、门板、顶盖,所述门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顶盖设置有出风口和风扇,所述底座设置有进线区域。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变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机柜、变压器、电抗器组件、冷却结构机芯、液冷管组件、输入铜排、输出铜排;机柜包括变压器柜和单元柜,变压器柜和单元柜相邻设置;变压器和输入铜排设置在变压器柜内;电抗器组件、冷却结构机芯、液冷管组件和输出铜排设置在单元柜内,电抗器组件和冷却结构机芯采用液冷散热。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散热效率低、可维护性差、布局不合理的技术问题,节省了产品占用的空间,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胜,谭治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