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7798发布日期:2023-04-20 06:5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cn207926513u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组件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组件装置, 包括太阳能板连接组件、太阳能板框和太阳能板框连接组件,所述太阳能板框的内部安装 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底部设置有太阳能板连接组件,所述太阳能板连接组件安装 在太阳能板框的底部内侧,所述太阳能板框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板框连接组件,所述太阳 能板框连接组件的底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 安装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膨胀螺丝;所述太阳能板连接组件包括弹簧支撑块、限位挡板和弹簧,其中,所述弹簧支撑块 安装在太阳能板框的底部内侧,所述弹簧支撑块的上方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设置 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安装在太阳能板的底部;所述太阳能板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限位块、木销子和限位槽,其中,所述连接 座安装在太阳能板框的一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块,所述连接座的 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连接有木销子,所述限位槽安装在液压伸缩杆的顶部;

2、其技术方案的优点为:设计了太阳能板连接组件和太阳能板框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太阳能板与板框之间的快速连接;

3、其技术方案的缺点为:虽然简化了太阳能板与板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但是其在空间内的朝向为固定方式,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致使其无法及时高效的接收较为充足的光照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虽然简化了太阳能板与板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但是其在空间内的朝向为固定方式,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致使其无法及时高效的接收较为充足的光照能源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部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用于起支撑作用的下基柱,所述下基柱正上方设置有用于起转动作用的上基柱,所述上基柱与下基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周向转动作用的周向驱动组件,所述上基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光电转换作用的光伏板,所述上基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在空间内发生翻转的空间翻转组件,所述上基柱与光伏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光伏板的承载组件。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基座上部设计了周向驱动组件、空间翻转组件和承载组件,因此能够带动光伏板在空间内部进行转动并且还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虽然简化了太阳能板与板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但是其在空间内的朝向为固定方式,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致使其无法及时高效的接收较为充足的光照能源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部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用于起支撑作用的下基柱(2),所述下基柱(2)正上方设置有用于起转动作用的上基柱(3),所述上基柱(3)与下基柱(2)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周向转动作用的周向驱动组件,所述上基柱(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光电转换作用的光伏板(4),所述上基柱(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4)在空间内发生翻转的空间翻转组件,所述上基柱(3)与光伏板(4)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光伏板(4)的承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上基柱(3)与下基柱(2)之间的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的电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翻转组件包括设置于上基柱(3)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三角托架(7),所述三角托架(7)上部设置有与其转轴连接的气撑(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设置于多个光伏板(4)背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的横撑(9),所述横撑(9)上部居中位置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的方形支架(10),所述方形支架(10)上部对称设置有三角支架(11),所述三角支架(11)与上基柱(3)之间采用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4)背部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的电盒(12),所述横撑(9)上部居中布置的光伏板(4)顶边位置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的光敏传感器(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节光伏组件;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部设置有与其螺栓连接用于起支撑作用的下基柱,所述下基柱正上方设置有用于起转动作用的上基柱,所述上基柱与下基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周向转动作用的周向驱动组件,所述上基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光电转换作用的光伏板,所述上基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光伏板在空间内发生翻转的空间翻转组件,所述上基柱与光伏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光伏板的承载组件。本技术解决了无法及时高效的接收较为充足的光照能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澜澜,王永,巴义敏,李纪伟,王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