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6104发布日期:2022-12-28 06:1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源电路都带有保护功能,而且开关电源的输出连接负载。带保护的开关电源,触发保护之后,一般处在打嗝模式中,其中单个周期中输出分成两端,一小段时间为小能量输出,一大段时间为无输出,多个周期如此往复,直到保护停止正常输出,打嗝模式就是电源检测到异常情况,比如说短路的,负载过大的时候,停止输出,然后停机一段时间,自动恢复输出,输出的时候又检测到异常的情况,如此循环。
3.触发开关电源保护之后,开关电源处于打嗝状态,间隔输出小能量,如果负载功耗较小,比如单片机、仪表、半桥芯片或者其他小功耗负载,负载还是会短时间启动,如负载是仪表,就是表现为开关电源触发保护之后仪表不断闪烁,负载是半桥芯片,就是表现为开关电源触发保护之后半桥芯片不断的启动又关闭,这样就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使用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第二场效应管为nmos管,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且第一电容通过二极管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7.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接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有负载。
8.优选的,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148。
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为钽电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中,利用第一电容两端电压不能迅速变换的优势,使开关电源触发保护之后,打嗝状态下,单个周期内无论是输出电压有多高,只要能量小于没有输出状态下第一电容、二极管、第五电阻形成的回路消耗的能量,电路输入输出之间无论多长时间都不会导通即整体电路无输出的状态。而正常工作时正常输出,不影响后端电路的工作,解决了普通打嗝式保护造成的后端电路误触发的情况。
附图说明
11.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13.图中: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q1.第一场效应管,q2.第二场效应管,d1.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5.如图1所示,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为pmos管,第二场效应管q2为nmos管,第一场效应管q1为p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为pmos管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为pmos管的源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一场效应管q1为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c1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且第一电容c1通过二极管d1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为pmos管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q2为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为p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为p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为pmos管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16.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17.该电路的默认状态,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处于截止状态,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ds之间均断开,开关电源输出和负载之间断开,整体电路无输出。
18.触发保护之后单周期内开关电源输出能量低,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形成积分电路,导致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逐渐上升,当单周期内开关电源无输出时,第一电容c1中的电通过二极管d1和第五电阻r5形成闭环,消耗电容中存储的能量,整个过程中稳压二极管d2未导通,第二场效应管q2的ds之间未导通,第一场效应管q1的ds之间未导通。
19.当电源正常工作后,随着第一电容c1电压不断上升,当稳压二极管d2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稳压二极管d2导通,第二场效应管q2的gs两端之间形成压降,第二场效应管q2的ds两端导通,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当于接地,源极带正压,gs之间形成负压,第二场效应管q2的ds之间导通,输入输出导通。
20.具体的,还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连接有负载。
21.具体的,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148。
22.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容c1为钽电容。
23.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第二场效应管为nmos管,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且第一电容通过二极管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第二场效应管为pmos管的栅极与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二电阻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接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有负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14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为钽电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该开关电源能量保护电路中,利用第一电容两端电压不能迅速变换的优势,使开关电源触发保护之后,打嗝状态下,单个周期内无论是输出电压有多高,只要能量小于没有输出状态下第一电容、二极管、第五电阻形成的回路消耗的能量,电路输入输出之间无论多长时间都不会导通即整体电路无输出的状态。而正常工作时正常输出,不影响后端电路的工作,解决了普通打嗝式保护造成的后端电路误触发的情况。路误触发的情况。路误触发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秋 如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新一科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