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2213发布日期:2023-05-07 00: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1、地埋电力电缆当电压等级超过66kv时一般采用单芯敷设方式,单芯电力电缆的结构主要由导体线芯、绝缘层、屏蔽层、阻水带、金属护层、外护层等构成。交流电力电缆运行时,线芯中通过的交变电流会产生交变磁场。磁场产生的磁链不仅和线芯相链,也会和金属护层相链,在金属护层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对单芯的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电缆,感应电压可能达到较大的数值,当电缆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雷电冲击或操作过电压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将会危及人身安全,甚至可能击穿电缆外护套。

2、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电力电缆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长距离电缆线路(线路长度大于1km),电缆金属护层采用交叉互联方式接地。交叉互联是将电缆线路分成3的倍数等长线路段,在每个线路段之间安装绝缘接头,金属护层在绝缘接头处用同轴电缆引出并经互联箱进行交叉互联后,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电缆两个终端的金属护层直接接地,这样形成一个互联段位。如果电缆线路更长时,可以通过若干个互联段位连接形成多段互联。目前,等长线路段的敷设方式采用的是统一排列形式,例如,平行敷设、三角敷设等。虽然护层交叉互联的形式可以遏制感应电压,但是由于电缆故障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仍存在感应电压超过电缆耐受能力的可能性。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从而改善现有长距离电力电缆存在感应电压超过电缆耐受能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电力电缆包括线芯、绝缘层、金属护层和外护层,包括:多个等长线路段,其相互交叉互联,相邻的等长线路段的敷设排列方式不同。

3、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敷设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或紧挨三角排列。

4、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平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和品型排列的间距为0.2m。

5、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等长线路段的数量为3的倍数。

6、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等长线路段的数量为3个,等长线路段的敷设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水平排列、紧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品型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紧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紧挨三角排列-竖直排列或竖直排列-紧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

7、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等长线路段的敷设排列方式为直角排列-品型排列-水平排列。

8、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等长线路段的长度为300~500m。

9、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等长线路段之间设有绝缘接头,金属护层在绝缘接头处通过同轴电缆引出并经互联箱进行交叉互联后,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

10、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端的金属护层直接接地。

1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1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等长线路段采用不同的敷设排列方式,相较于采用统一敷设排列方式,可以减少单芯高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及环流,有利于提高电缆传输容量。特别是,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护层过电压普遍降低。

14、2.根据电缆长度选择每个等长线路段的电缆敷设排列方式,能够对不同长度电缆进行优化设置。

15、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所述电力电缆包括线芯、绝缘层、金属护层和外护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和品型排列的间距为0.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长线路段的数量为3的倍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等长线路段的数量为3个,等长线路段的敷设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竖直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水平排列、紧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品型排列、直角排列-品型排列-紧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紧挨三角排列-竖直排列或竖直排列-紧挨三角排列-水平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长线路段的长度为300~50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等长线路段之间设有绝缘接头,金属护层在绝缘接头处通过同轴电缆引出并经互联箱进行交叉互联后,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两端的金属护层直接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1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单芯高压电力电缆,电力电缆包括线芯、绝缘层、金属护层和外护层,包括:多个等长线路段,其相互交叉互联,相邻的等长线路段的敷设排列方式不同。本技术中相邻的等长线路段采用不同的敷设排列方式,相较于采用统一敷设排列方式,可以减少单芯高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及环流,有利于提高电缆传输容量。特别是,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本技术的电缆护层过电压普遍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董杰,刘维功,张洪阳,李明,时振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