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分离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3625发布日期:2023-04-26 20:4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高低压分离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高低压分离线槽。


背景技术:

1、在储能行业中,一般使用集装箱作为一个电池舱,每个电池舱内包含若干个电池簇进行串并联连接,而电池簇由电池架和若干个电池箱组成;若干个电池箱之间通过线束进行串并联,而若干个电池簇之间也通过线束连接,这些线束众多,一般分为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

2、为了方便走线,通常会在电池架上设置线槽,将所有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汇总到线槽内进入汇流柜。其中线槽包括槽体和槽盖,这些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一同汇集在槽体内,彼此信号干扰,无法满足电磁屏蔽需求。

3、现有做法是将高压线束汇集在槽体内,低压线束则放置在槽盖上,通过槽盖进行彼此之间的隔离,但是低压线束裸露在外,影响美观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低压分离线槽,以便对高低压线束分开走线,实现有效隔离且不影响美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低压分离线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一槽盖和第二槽盖,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一槽盖连接,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二槽盖连接,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所述第一槽体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槽体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槽体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分别容纳不同的线束。

3、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槽体顶部高于所述第二槽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槽体的部分槽壁突出于所述第二槽体。

4、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壁设有第一穿线口,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壁设有第二穿线口,所述第一穿线口用于穿设高压线束,所述第二穿线口用于穿设低压线束,所述第一穿线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穿线口的位置。

5、优选地,所述第一穿线口和第二穿线口均为u形状,所述第一穿线口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槽体长度反向的两端,所述第二穿线口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第二槽体的中心。

6、优选地,所述第一槽盖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槽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配合的卡条,所述第一槽盖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槽体卡合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卡槽和卡扣,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槽盖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槽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槽盖的方向,所述卡扣一端与所述卡槽的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条卡接。

8、优选地,所述第二槽盖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结构相同。

9、优选地,所述第二槽盖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两个凸起,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盖的侧边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壁设有供所述凸起嵌入的缺口。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二槽体包括第三槽壁,所述第一槽壁、第二槽壁以及第三槽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槽壁位于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三槽壁之间,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共用所述第二槽壁。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安装在电池架的顶部,所述电池架的顶部包括顶盖,所述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第三槽壁均与所述顶盖垂直,所述第一槽壁、顶盖和第二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槽壁、顶盖和第三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空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分别铺设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对两种线束进行有效隔离,且都安装在槽体内,不影响美观;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外形尺寸不同,便于区分;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设置成高低结构,互不影响穿设线束;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共用第二槽壁,节省成本;利用电池架的顶盖作为槽底,进一步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能够分离高低压线束,且不影响美观,提高线束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21)、第一槽盖(12)和第二槽盖(22),所述第一槽体(11)与所述第一槽盖(12)连接,所述第二槽体(21)与所述第二槽盖(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槽体(21)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槽体(11)顶部高于所述第二槽体(21)的顶部,所述第一槽体(11)的部分槽壁突出于所述第二槽体(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的槽壁设有第一穿线口(112),所述第二槽体(21)的槽壁设有第二穿线口(212),所述第一穿线口(112)用于穿设高压线束,所述第二穿线口(212)用于穿设低压线束,所述第一穿线口(112)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穿线口(212)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口(112)和第二穿线口(212)均为u形状,所述第一穿线口(112)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槽体(11)长度反向的两端,所述第二穿线口(212)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第二槽体(21)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盖(12)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槽体(11)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合部配合的卡条(113),所述第一槽盖(12)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槽体(11)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卡槽(121)和卡扣(122),所述卡槽(121)位于所述第一槽盖(12)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槽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槽盖(12)的方向,所述卡扣(122)一端与所述卡槽(121)的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条(113)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盖(22)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盖(22)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两个凸起(221),所述凸起(2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盖(22)的侧边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槽体(11)的槽壁设有供所述凸起(221)嵌入的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包括第一槽壁(114)和第二槽壁(115),所述第二槽体(21)包括第三槽壁(213),所述第一槽壁(114)、第二槽壁(115)以及第三槽壁(21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槽壁(115)位于所述第一槽壁(114)和第三槽壁(213)之间,所述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21)共用所述第二槽壁(1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低压分离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21)安装在电池架(3)的顶部,所述电池架(3)的顶部包括顶盖(31),所述第一槽壁(114)、第二槽壁(115)和第三槽壁(213)均与所述顶盖(31)垂直,所述第一槽壁(114)、顶盖(31)和第二槽壁(115)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空腔(111),所述第二槽壁(115)、顶盖(31)和第三槽壁(21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空腔(2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低压分离线槽,包括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一槽盖和第二槽盖,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一槽盖连接,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二槽盖连接,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所述第一槽体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槽体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槽体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分别容纳不同的线束。本技术能够分离高低压线束,且不影响美观,提高线束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